安徽自考唐诗研究真题模拟三

2022-05-08 07:12: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安徽自考唐诗研究真题模拟三》,欢迎阅读!
安徽,真题,唐诗,自考,模拟

唐诗研究 模拟试题三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

1. )的诗意象峥嵘奇特、壮伟瑰怪,意象之间往往突起突结、撑住突兀。 答案:【韩愈】

2. )是指盛唐诗歌给人以充实饱满、旺盛有力的感觉。 答案:【“笔力雄壮,气象浑厚”】

3. 最明显的特征是每首四句,而每首四句或是用四句表达一个意念单位是中国民歌和古代诗歌一个普遍的现象。 答案:【绝句】

4.唐代科举,尤其是最为人所重的进士科,考试中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即( )在主司选人中居于决定性地位。 答案:【文辞优劣】

5. )发展的第二阶段是高宗朝前期以上官仪为代表的“龙朔变体”。 答案:【宫廷诗】

6.岑参和高适的边塞诗写出了( )亲历边塞的实际见闻和感受,与前阶段的边塞诗相比,有着更多的具体性和真切感。 答案:【军幕文士】

7.晚唐诗坛绮艳诗歌的代表人物有( )、温庭筠、杜牧。 答案:【李商隐】

8. )之后,随着五、七言古体、近体诗高潮的过去,新的抒情诗体——词兴起。 答案:【中唐】

9. )的叙情长篇多半是写赠友人的,结合叙交游、述友情,描写社会生活、描写个人怀抱。

答案:【李白】

10.文艺表现人们生活美和( )的问题,在人类艺术发展史上自始至终都存在着。 【精神美】

11.《唐音癸签》的编著是明代的( )。 答案:【胡震亨】

12.文学史上,孟郊和贾岛也向来并称,被合称为( )。 答案:【“郊寒岛瘦”】

13.“沈宋”指( )与宋之问,他们对唐诗发展具有专门贡献。 答案:【沈佺期】

14.佛教,通常指的是“儒释道”中的( )。 答案:【“释”】

15. )诗歌的收敛,也反映在体制上,境界小,骨气弱,情感内容有限,难于适应篇幅较长的五七言古体。 答案:【晚唐】

16. )应该有较强的山水田园意识,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答案:【山水田园诗】

17.夔州诗是( )创作的第二个高潮。 答案:【杜甫】

18.《江雪》是( )代表诗作。 答案:【柳宗元】


19.汉魏五古本身有两种,一种是以( )为代表的偏于叙事的体系;一种是从苏李赠答、古诗十九首到陶渊明的偏于抒情的体系。 答案:【汉乐府】

20.初唐七古以卢照邻、( )、王勃等人为代表。 答案:【骆宾王】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 21.四分法

答案:宋代起,开始给唐诗划分阶段。影响最大的是明代高棅编成《唐诗品汇》,把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唐四个阶段,标志着四分法的正式形成。高棅的四分法为明清以来的多数学者所接受,在文学史和有关唐诗研究著作中被广泛使用。

22.全唐诗

答案:是清朝初年编修的汇集唐代诗歌的总集;全书共九百卷,共收录唐代诗人二千多人,诗作四万多首;清康熙四十四年曹寅、彭定求、沈立曾、杨中讷等奉敕编纂,成书于次年十月;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一部诗歌总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23.请简述白居易的诗歌分类。

答案:白居易将他的诗歌分为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类; 1)讽喻诗注意反映政治社会问题,向帝王和当权大臣进行讽谏; 2)闲适诗表现暂离政务休闲在家时的悠闲恬适心情; 3)感伤诗表现亲朋聚散、丧亡等使人悲悼之事;

4)杂律诗即是律诗,它重视声律、讲究平仄、声调比古体诗更和谐动听; 5他自己最看重讽喻诗、闲适诗,认为这两类诗分别表现了“兼济之志”“独善之义”

24.请简述李杜为代表的诗人体现的精神美。

答案:(1)李白一派诗人,基于庶族地主对门阀世族的抗争和不满,表现出对传统束缚的蔑视和对自由的向往。

2)以杜甫为代表的另一批诗人,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出身教养等多种因素影响,他们更多地吸取了儒家思想中某些积极成分,并发展为对祖国、对人民命运的极度关怀。

25.请简述王维与佛教的关系。

答案:(1)王维是唐代诗人中,受佛教影响最大的代表人物;

2)他生前被誉为“当代诗匠,又精禅理”,死后有“诗佛”称号;

3)王维崇尚佛教,有家世渊源,对他影响最大的是道光禅师,曾从其学佛十年; 4)就王维诗歌与佛教关系而言,可以分为直接表现和间接表现佛理的诗。直接表现佛理的诗,有描绘佛寺诗和称颂禅师诗,间接表现佛理的诗指佛理于山水风光之中的禅意诗。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26.请论述中晚唐边塞诗创作的一般情况 答案:1随着唐朝国防力量的下降、版图缩小、矛盾激化,诗人的注意力由外转向内部,边塞诗创作的热潮逐渐减退。


2)边塞诗的退潮也有一个过程,大历至贞元初,李益、卢纶等的边塞诗,笔力和气象还比较接近盛唐。李益是唐代边塞诗的重要作者之一,不过感伤的情调较浓。其后,边塞诗中浪漫豪情进一步让位给现实主义精神。边塞诗追随时代变迁,从边塞这个侧面反映唐朝的没落。让人看到领土丧失、边民沦落为奴的现实。

3)因为北方藩镇割据,唐朝较多地经营包括岭南在内的南方地区,在滇、蜀交界处,需要多方面应付南诏。由此而来,反映西南边疆的诗,在中晚唐数量增加。南疆诗就其所体现的边塞意识看,不如北疆诗强烈。

27.请论述唐诗所表现的生活美与精神美。

答案:(1)生活本身就能激发诗情,在时代精神影响下,唐人带着诗的眼光看生活,在平常生活中发现美,如《春江花月夜》表现对于生活的感受和自然所给予的美感。日常的送行和离别也被诗化。爱情也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2)不平常的生活,也常常有别样的美感。士大夫的生活比人们的日常生活来得放任,有许多浪漫事迹。

最能再现唐人浪漫生活和传奇色彩的,是边塞诗。岑参等人对天山、热海、大风雪,边疆战斗的描写,开辟了前所未有的美学境界。

3)杜甫等人描写在离乱生活感受时,悲得痛入骨髓,却带着憧憬和温存,显得更加沉郁顿挫。把冰冷的悲感与生活中温暖的成分融合在一起,构成丰富的色调,几乎是中唐以后一些优秀的古体长篇的共同倾向。用哀换的形式肯定美,突出地表现在以李商隐一部分无题诗为代表的爱情诗中。

4)唐诗所表现的生活美,偏重于客观生活感受,而与此相联的主观因素看,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情操、襟怀气质,则有一种唐人所独具的精神美。首先表现出来的是那个时代中人们豪壮开阔的胸襟。王之涣《登鹳雀楼》、杜甫《望岳》,写出山河的气象恢廓,诗人的精神更欲凌其上。由于时代因素使然,唐人对待生活有着特别执着的精神,其中对理想的追求最为动人。另外,在不同流派诗人身上,还各有其特别突出的方面。

5)唐人的可贵处,是他们对生活富有希望和信心。进而使得作为他们生活和精神写照的唐诗,具备了生活美和精神美这样有力的两翼。正因为其中贯注了生活的气韵和当事人的真实感情,它不仅仅是一般地带着生活美和精神美,而是表现得更加真实和生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363ffe19d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7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