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学定义初探

2022-05-05 20:25: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导引学定义初探》,欢迎阅读!
导引,初探,定义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导引学定义初探

“导引”一词最早出现在气功是通过意识的运用使身心优化的自我锻炼方法。气功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政府正式确定的正式名称,在古代有多种称呼,如养生、导引、吐纳、守一等等,不下30种。其中“导引”和“养生”最为贴切。导引,意为“导气令和,引体令柔”之意,比较全面地反映气功锻炼的内容,是技术关键:使“气”更平和,使“体”更柔软。养生,则更强调锻炼的目的,是内涵。为了呵护自我健康的导引和养生方法已经风行数千年,但是正式作为医疗手段之一而由中央政府权威机关颁布的则是公元610年。是年(隋大业六年),太医令巢元方(中央医院院长)发表《诸病源候论》一书。书中论述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及症候变症,是中华医学史上最早也是最完整的一部中医病理学专著。全书共分五卷,六十七门,二千零三十九论。为张仲景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以来最重要的医学著作。此书不同于前人之处在于,全书基本不涉及方药,只在每论末尾写上“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一笔带过。 反,全书共载“养生方”或“导引法”289条,213种具体方法。可以说巢元方是集前此数千年医学气功成就之大成者。也是今日医学气功学”最早的领路人。《诸病源候论》的问世,标志着气功在医学上的应用已进入成熟的阶段。“辩症施功”是本书的最大特色,全书所介绍的213法绝大多数是根据不同症候选用。五脏六腑诸病候均有不同方法。例如标明“肝病候”条目下的方法是“肝脏病者,愁忧不乐,悲思嗔怒,头眩眼痛,‘呵’气出而愈;“心病候”条目下导引法是:“心脏病者,有冷热,若冷‘呼’入;若热‘吹’气出”“脾病候”导引法是:“脾脏病者,体面上游风习习,痛,身体痒,烦闷疼痛,用‘嘻’气出。“肺病候”导引法:“肺脏病者,咽喉窒塞,腹满耳聋,用‘呬’气出。“呵”“呼”“吹”“嘻”“嘘”“呬”六字用以治五脏病并非始自巢氏,五代梁朝之陶弘景(公元452-531)已有记述,但作为政府颁布之医疗方法则是巢氏的功劳。巢氏著作的另一特点是简明扼要。巢氏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均非常简单,便于日常实施。例如“风旋”,其养生方只有一个动作:“以两手抱右膝,着膺,除风旋。”仅八个字。治“大便不通”“龟行气,伏衣被中,覆口、鼻、头、面,正卧,息息九道,微鼻出气。寥寥14个字,把调形、调息要领剖明无遗。巢氏之法简明扼要,使得有志传播医学气功者易于效法和借鉴。

1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巢元方虽为医学气功之集大成者,但并非始作俑者。气功之用于呵护百姓健康早在远古就已盛行。马王堆汉墓文物的出土,张家山汉墓《引书》的复出,揭示了它曾经辉煌的一段历史。我们不仅可以从中得窥西汉以前经济、文化成就于一斑,而且从中更进一步认识到远古时期医学气功的伟大成就。马王堆出土的医学文献中除《五十二病方》《脉法》《阴阳脉死侯》等医书外,尚有关于经络文献三种:《阴阳十一脉灸经》两种(甲乙本)和《足臂十一脉灸经》一种,说明经络研究与医疗气功的发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关系。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曾指出:奇经八脉为训练有素的气功家所发现。因为“经络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马王堆《导引图》和竹简《养生方》更直接反映汉初医学气功的研究成果。《导引图》所载的是各种医疗气功的“功法大全”。其中的辩证施功更早于巢元方的时代七百年。《却谷食气》篇是写在出土《导引图》的同一幅帛上的另一篇医疗气功文献。此文是写在《导引图》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之后,说明三种文献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却谷食气》是医疗气功的有效手段之一,包含两方面内容:“辟谷”和“食气”,即通过一段时间的不吃粮食以达到治疗某种疾病为目的。《史记》说:张良“性多病,即导引不食谷。”看来“辟谷”治病至少在汉初上层有一定影响。“食气”又称“服气”“采气”。此文正是介绍春夏秋冬不同季节里食气的各种注意事项及其原理。马王堆出土的《养生方》竹简木牍共两百余枚,主要阐明(1)养生必须顺应自然界的客观规律。2)关注日常饮食与卫生。3)关注性生活的健康方式。《养生方》失传已久,它的再现,弥补我国传统医学性保健方面的空白。

1984年,湖北江陵张家山第二七四号汉墓出土大量文物。其中竹简1236枚。记载导引、医学、法律、算学、军事理论等方面内容。内中《引书》为导引学之专著,共有竹简112枚。墓葬时间当为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或稍后不久。比马王堆汉墓还早18年。书名《引书》为原题,意即导引之书。《黄帝内经》注说:“引谓导引”“引”为“导引”的略称。全书由三部份组成:第一部份述养生之道,与马王堆汉墓《养生方》极相似;第二部份记载导引术式以及用导引术治疗疾病的方法。前者与马王堆汉墓帛画《导引图》有珠联璧合之妙。《导引图》有图无文字说明,虽有寥寥数字题图名,但难以窥全豹,《引书》丰富的文字解释,使人一目了然。后者的文字表达,与七百年后巢元方专著的叙述几乎一模一

2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样,可见隋代医学气功的形成应发端于汉初甚至更早。《引书》的再现,使我们更加明确:第一,作为学术,医学气功学,是一门独立学科。并未受道教、佛教、儒教的影响,更与武术不相干;第二,后世道书如宋张君房《云笈七签》中虽有导引的记载,均为“流”而非源;第三,医学气功作为自康复的养生手段,汉初时已在社会中相当普及。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39eeab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