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动物狂欢节》说课稿.doc

2022-07-09 13:32: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音乐《动物狂欢节》说课稿.doc》,欢迎阅读!
狂欢节,动物,音乐,doc

音乐《动物狂欢节》说课稿

本课内容选自中师音乐专业班《音乐欣赏》课本下册第三章:浪漫乐派时期的作品欣赏。我认为本课的内容在外国音乐作品欣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为浪漫乐派时期的音乐欣赏在这本课本中不但从内容上是最多最丰富的,而且世界许多著名的作曲家的作品也大多在这个章节。

而法国作曲家圣桑的作品又特别具有代表性,因为他的作品“在技术与风格上既继承了古典的传统,又能吸收新的开展成果”。同时《动物狂欢节》这个作品在小学音乐教材和中学音乐材里都有,可见其重要性之所在。

1、通过学习本课,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水平,明确标题音乐非标题音乐的区别;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小学音乐教学实际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1、重点是:欣赏《动物狂欢节》中的第十三曲《天鹅》及第十四曲《终曲》;

2、难点是:联系小学教学实际进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设计; 022班是二年级音乐班,这个班的学生学习态度认真,课堂气氛活泼。他们通过一学年的音乐欣赏课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欣赏知识和能力,对于《动物狂欢节》这样的标题音乐作品他们还是有一定的理解力的,但是作为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设计这样的知识和内容他们还是比拟缺乏的。

本节课主要运用了欣赏法、讨论法和练习法。


讨论法主要表达了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教学中采用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手段,并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学习,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练习法是主要依据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引导创作法”而来,通过练习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的结合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编写教学设计方案。

1、欣赏《动物狂欢节》第十三曲《天鹅》

这个过程主要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音乐,通过仔细欣赏音乐并充分发挥艺术联想,然后答复老师提出的问题。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2、欣赏《动物狂欢节》第十四曲《终曲》

这里主要是学生以小组形式通过网络资源,讨论式的自主学习,并采用“生生互动”的教学手段,由一个小组的学生向另一组的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答复相关问题,表达了现代自主、合作学习的教育新理念。 3、讨论教学设计练习

这个过程是通过课前布置学生以小组形式,上网查询相关资料,自选《动物狂欢节》其中的一曲作为教学内容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提交到课堂上进行讨论,由各组互相提出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并在讨论中加以解决,从而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突出了师范性。

成功之处在于:

1、实现了课前所制定的教学目标; 2、表达了新的教学理念;

3、突出了重点,较好地解决了难点;


4、教法运用合理恰当,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相结合,突出了师范性;

5、整合了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 6、课堂气氛活泼而热烈,教学效果好; 缺乏之处在于:

1、时间安排稍显紧张,问题探讨欠深入;

2、教学过程中设备出现一点小故障,致使提交问题这一环节显得不够通畅;

不当之处,希望得到各位领导和评委们的指导、帮助。谢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3edf714a0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