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如何进行古诗教学讲课稿

2022-04-19 07:1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如何进行古诗教学讲课稿》,欢迎阅读!
古诗,讲课,进行,小学,教学

学习资料

小学如何进行古诗教学 保太完小 陈成秀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它们大都具有如下特点:语言优美精炼、想象丰富新奇、韵律朗朗上口、情感动人心魄、哲理深刻入微。小学古诗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那么,如何进行古诗教学呢?本着教学的经验,略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尊重个性化理解,创导自主诵读

一首古诗,诗人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老师如果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是不对的,也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就拿诗意来说,我认为只要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因为诗人要表达的情怀深藏于字里行间,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如何去展现?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学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韵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感染。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首》中的《清平乐。村居》时,上课伊时,笔者引导学生理解诗题,词人,学生根据注释大概了解诗意后,我重点引导学生诵读。先是划节奏读,然后学生自由朗读,再次比赛谁能美美地背诵,最后根据画面想象这是怎样的一幅田园风光?这一家子的生活如何?你有什么感受?词人想表达什么情感?班上的大部分学生都能体验理解,并能背诵和说说词的意境,思维活跃,表达优美,虽说法不尽相同,但词的意境美已淋漓尽致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已悄悄地感染了学生,情感得以共鸣。学生在自主的诵读中,得到了个性化理解。

二、反复吟诵想象,读中悟情。

古人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诵读对于古诗学习之所以这样重要,是因为古诗有语言之美、节奏之美、音韵之美、意境之美。教师应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朗读,感悟文本的空白意义,直指作者的心灵,进而唤醒学生的心灵。重视朗读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笔者在教学张继的《牧童》时,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朗读指导:一是找出诗中描写景物的四个词,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这些景物(如西沉的明月、皎洁的明月,广阔的原野、悠扬的笛声,无悠无滤的牧童等),读出自己的理解。二是教师描绘意境:一个美丽的黄昏,一位牧童吹着木笛放牧归来,他来不及脱下蓑衣就……学生诵读古诗并说说读后的感受。三是补充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放牧归来的牧童,此时此刻是什么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这首诗。

别林斯基说过: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歌创造的形象不能直接作用于欣赏者,只有欣赏者自己用丰富的想

各种学习资料,仅供学习与交流


学习资料

象,才能去感受和再现诗歌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所以,使学生进入意境之中的最好方法就是要求学生充分吟诵加联想,将自己设想成作者本人,从作者当时的立场设身处地地考虑感受,使诗中描写的形象和景象,形成画面。至此,学生才可以说进入了诗的意境。一旦进入意境,那么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及诗词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则不言而喻,学生也就掌握了诗词的精髓。因此,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中,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诗词的意境,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三、整合教学内容,强化语言积累

古诗词积累,强调阅读记诵的过程,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教材教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诗,要课内外结合,要前后联系,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程资源。例如,我们高学段的语文老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可以巧妙地根据主题引导学生回忆读前面学的诗词,适当推荐同主题的诗词引导学生诵读。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古诗词阅读量,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另外在复习时,可引导学生对已学的古诗进行题材分类——咏物诗、送别诗、思乡诗、爱国诗……这样的整合教学,既增强了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又强化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拓展实践,深化古诗词的学习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文化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它精练的语言,深远的哲理,丰富的内涵,优美的意境,是值得每一位学子去学习和运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小学古诗词教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阶段学生应背诵的古诗词篇目共计160篇(段),再加上附录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70首,小学阶段古诗词总量已经是相当大了。此外,《语文课程标准》还在阶段目标中对小学古诗词教学提出了诵读诗文、体验情感、领悟内容等更多具体的要求。可见小学古诗词教学,不仅在数量上增加,而且要求更为具体,内容也趋于丰富;古诗词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其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去实施好这部分教学,在实践教学中,我在班级开展每周一诗,每月一诵,每季一写,要求学生在拓展阅读中去积累,去体验,虽然班级学生的作诗水平不怎样,但诗句能脱口而出,颇有诗人的味道。我们教诗的最大目的不只是为了教,而是要让学生体验,理解,运用,传承。平时的语言训练中,要让学生适当引用诗句,增加语言的魅力;在口语表达中,可以因地置宜地利用诗句提高语言的说服力;在课后练笔中,可以把诗句写成短文,对比阅读理解;在与学生说理教育时,可以引用诗句让其明白,如惜时句,爱国句,亲情句等。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但只要教师能深入浅出的引领学生走进文本,领悟诗境,领略作者遇境吟诗的无穷魅力。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教学,都能焕发出精神活力,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各种学习资料,仅供学习与交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3f88520e6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