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5.12汶川大地震灾后景观重建与生态重修问题

2022-05-26 03:35: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讨论5.12汶川大地震灾后景观重建与生态重修问题》,欢迎阅读!
震灾,汶川,重修,重建,景观

讨论5.12汶川大地震灾后景观重建与生态重修问题

灾后重建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汶川 5 . 12大地震之所以造成巨大的损失:地震本身所释放的强大破坏力所造成 ,加之受灾地区大都处在山区 ,经济的相对落后、 城镇房屋与基础设施的简陋以及设防等级的严重不足进一步加重了灾害的损失。整个汶川的景观和生态都处于脆弱状态。在重建中我们需要从下面五点进行考虑。

一、惨痛的损失凸显出城镇建设选址的重要性 ,灾后重建规划必须充分尊重自然 ,坚持科学发展观思想 ,切实做好城镇建设的选址工作。影响灾区山地城镇选址的两个主要因素: (1)地下条件。指场地的地质状况。在山地环境进行城市建设 ,首先要做的工作之一是进行地质灾害评估 ,地下条件决定地上布局 ,城镇建设用地应避开地震断裂带及潜在的次生灾害危险区。 (2)地上条件。指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灾区城镇选址应主动避开生态敏感区 ,城镇的人口与经济活动应适应场地的生态承载力。

因此 ,重建规划必须尊重自然 ,尊重科学 ,在宏观、 中观与微观 3个层面上处理好城镇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努力营建出自然与城镇和人和谐共处的人居环境。

第一 ,宏观上。受灾山区自然资源丰富 ,水系发达 ,溪流纵横 ,是岷江、 涪江、 沱江等四川主要河流的水源地 ,其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成都平原乃至四川盆地的用水安全 ,同时也直接影响到长江的水源。该地区森林覆盖率较大 ,动植物种类丰富 ,风景名胜分布集 鉴于该区域生态的高度敏感性 ,在灾后重建中应切实保护生态平衡 ,维持整个地区环境与发展的可持续性 ,处理好城镇与世界自然遗产的关系 ,创造出环境优美、安全可靠的人居环境。

第二,中观上,应注重灾后城镇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因果关系 ,自然环境的条件决定了城镇的性质、 规模 ,而不能先入为主地从城镇性质、 规模出发 ,以至于当城镇建设与自然环境相矛盾时 ,盲目向大自然索取资源 ,破坏自然环境。

第三 ,微观上 ,城镇建设的各类项目也应充分尊重自然。受灾城镇多数地处山区 ,山高坡陡 ,用地条件有限 ,在快速城镇化的当下 ,人地矛盾尤为突出 ,但这些都不能成为破坏自然的借口。受灾城镇的房屋建筑、 基础设施建设应因地制宜 ,尽量减小对自然山水的破坏。

二、加强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城镇特色的塑造

汶川 5 . 12大地震受灾地区处在川西地区 ,因毗邻号称“ 天府之国 的成都平原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沉淀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尤其是以蜀汉文化和三星堆文化为世人所熟知。汶川 5 . 12大地震使众多文物古迹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如都江堰老城区、 王庙等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平武报恩寺也受到不小的破坏。在灾后重建规划工作中 ,一方面要尊重这些历史文物 ,科学地对其进行修复。另一方面 ,对处在历史文化敏感区附近的城市建设活动 ,应充分尊重历史 ,做好保护与发展的协调工作。

受灾地区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之一 ,多元文化并存 ,历史人文资源独特 ,尤其是以羌族、 藏族为代表的藏羌文化更是独具特色。

受灾地区独特的山地地形地貌 ,在给城镇建设带来困难的同时 ,也为营造独特的山地城镇风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平原地区不同 ,山地城镇因地形高差的变化 ,建筑为了适应不同的地面标高 ,在水平和竖向上不断地升降、 扭转 ,产生了丰富的变化 ,由栋及组 ,由组及 ,形成了空间灵动多变、 建筑群体变化丰富的山地城镇整体风貌。因此 ,在山地城镇的灾后重建过程中 ,从山地的特殊地形地貌出发 ,采用山地城镇的规划设计方法 ,塑造独具特色的山地城镇风貌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三、对防灾应急疏散通道、 防灾紧急疏散场所做出安排。

借鉴日本城镇的防震规划经验 ,可将应急疏散通道、 紧急疏散场所和城镇公共空间结合起来 ,受灾时作应急用 ,平时作为城镇户外公共空间。具体措施是: (1)城镇主、 次道路作


为灾时主、 次疏散通道; (2)景观商业广场、 市民广场以及小型街头广场等日常的户外公共空间灾时作为紧急疏散场所; (3)部分用地条件较好的城镇公共绿地灾时也可转换为紧急疏散场所; ( 4)城镇中小学建筑密度较小 ,空间开阔 ,是灾时重要的紧急疏散场地。

四、 充分考虑灾后重建环境承载能力。

1、经济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决策、合理开发原则,实现近期与长远统一,局部与全局兼顾。要优先考虑灾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产业与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要同步进行,科学确定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灾害危险区和交通干线两侧可视区内进行矿产资源开采。

2、要加快受灾地区第三产业发展。坚持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原则,把第三产业和生态农业作为灾区未来发展重要方向,加快旅游产业恢复重建,开辟新的特色景区、景点,在重灾区的都江堰、彭州规划建立地质灾害公园。要对现有工业布局进行必要调整。进一步优化灾区现有工业布局,使其更加科学合理。结合地质灾害影响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启动,整合全市现有工业园区,突破行政区域界限及权利利益壁垒,依据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动同类产业相对集中,实现区域合理分工和重组。

五、在生态环境恢复重建工作中,必须强化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理念,更加重视科技在生态环境恢复重建中的作用。

1、是科学恢复自然保护区。综合运用各种科技手段,以不破坏现有存活树木,不影响现有野生动物为前提,按照原有森林林木种类,加快科学补植补造,尽快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重建野生动物栖息地。

2、是发展多功能立体林业。加强受灾地区林业科技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开展受灾地区的植树造林活动,不断提高城乡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稳定生态环境基础。

3、是提升基础建设生态含量。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尽量少占林地、草地,集中居民居住点、居住小区重建要充分考虑生态因素,积极推广新型材料,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努力建设绿色家园。四是提升景区恢复重建档次。在不改变景区名胜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景观设计,实现景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总之,灾后重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既要尽快解决涉及灾民切身利益的永久安置问题 ,同时还要顾及到灾区城镇的生态环境、 历史文化、 山地城镇特色、 城镇防灾减灾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4081008763231126edb11c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