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2022-12-10 19:12: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欢迎阅读!
巴山夜雨,归期,有期,池《夜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

寄北》



出自晚人李商隐的《夜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译文二 作者:佚名

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

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齐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

译文三 作者:佚名

1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还没有确定的日子。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涨满了的河池。

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你说说,今晚在巴山作客听着绵绵夜雨,我是多么寂寞,多么想念你!



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的。从诗中 巴山 一语看来,诗写于巴蜀之地。李商隐曾经应聘到四川,任东川节度柳仲郢的幕僚,时间是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先于此一年,李商隐的妻子却已故去。给李商隐诗集作笺注的清代人冯浩,尽管认为诗题不必改作 寄内 (因为 集中寄内诗皆不明标题 ,但内容却是 寄内 的。为此,他把诗的写作时间,推前至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按冯浩考证,李商隐这一年是在桂州(今广西桂林)郑亚的幕府。当年郑亚由于政敌的诬陷,被贬为循州刺史。李商隐未去循州,由水路经长沙,于次年回到长安。冯浩认为在归途中李商隐曾经 徘徊江汉、往来巴蜀 巴蜀间兼有水陆之程 《夜雨寄北》就是写在归途中经过巴蜀时。近人岑仲勉、陈寅恪曾经指出关于巴蜀之程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其实,冯浩也没有说得太死。他含糊地说,李商隐这时到过巴蜀, 玩诸诗自见,但无可细分确指 。可见,通常把《夜雨寄北》,说是李商隐寄给自己妻子的;这一说,似还可再斟酌。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413424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6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