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初探

2022-12-25 11:05: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初探》,欢迎阅读!
反思性,初探,高中,教学,历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初探

作者:周明芬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0年第04

一、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实践存在的困难 1.学校因素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很多学校没有形成良好的反思性教学的氛围,很多反思仅仅是应付检查、流于形式。尤其是历史这样的科目,地位相对低下,学生投入历史学习的精力有限打击了教师反思的热情。旧有的评价体制并未完全转变,为了应付高考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反思。

2.反思性教学自身的弱点

第一,教师对教学实践合理性没有全面的认识,反思性教学的评价标准尚不完善,这给合理评价与正确掌握反思性教学带来困难。第二,反思性教学不否定操作性教学,但其过多地依赖常规,没有创造出较多的独特的教学策略,使得自己的风格没有全面展示出来。第三,反思性教学更多的是揭短”“纠偏”,容易使一些教师产生畏难情绪。 3.教师自身的因素

反思性教学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要求教师持之以恒。这对教师的意志、精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很多教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坚持。特别是历史教师的地位相对低下,历史学科被打入冷宫打击了教师反思的热情。教师没有深入掌握反思性教学理论,不能运用多样的反思方,也会影响反思性教学。教师之间由竞争引发的各自为政的状态也会影响教学反思的开展。 二、开展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的建议 1.改善教学环境

校园的文化环境对反思性教学的开展起到重大作用,在一个充满反思氛围的学校中,自然而然的大家都能有反思的意识和行为。要创设有利于反思的校园文化首先需要领导自身起带头作,善于反思、勤于反思,起好榜样示范作用。其次要采取一些鼓励性的措施,支持教师进行反思,改变评价体系,缓解教师之间激烈的竞争和紧张的关系,使同事之间能够加强交流,通过同事来反,这是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 2.从实践出发明确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历史教师本身来说,敏锐的问题意识是基本的素质之一,在实践中要善于反思,发现问题。例如,在教授民主这个概念的时候,有时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尤其是无法弄清古代的民主和今天的民主有什么区别,其他很多生涩的概念学生也难以理解,例如: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等政体有何区别?差额选举制、比例代表制又是什么含义?如果学生不理解的话,就很难达到课标的基本要求。所以如何使学生理解这些概念,把握现代与历史异同,成为教师备课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重点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道德感。只有具备问题意识和道德感的教师才能不断地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从中发现问题,并围绕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学会学习学会教学结合起来,向学者型教师迈进。 3.在反思性的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

反思性教学的反思”,不应该仅仅是内隐的思维活动,更应该是外显的实践活动。教学是具有实践性的,只有在实践中采取反思性教学,并不断地监控教学,发现证实或证伪假设的材料,使假设在各个环节中都得到检验;要仔细观察,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新情况,并采取变通的措施,才能促进教学实践更加科学地开展。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讲,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很多,而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上要注意不要出现松散跑题现象。要时刻关注学生,对学生的注意力情况进行反思和调控。一旦发现学生有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可适时地调整教学进度,采取富有吸引力的手段,重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反思和调控课堂情况变化的同时,根据变化及时地调整课时计划。 4.反思性的教学评价

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回顾,对前两个环节进行评价。主要反思以下问题: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明确了要解决的问题?课堂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原因何在?有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课堂教学的闪光点何在?有何失败之处?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扬长避短。课后反思的方法很多,可以请同事听课,课后进行讨论指出优缺点;也可以通过录像,课后回顾发现问题并直接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与同事探讨;或者通过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寻找答案;还可以在网络上发帖子寻求更多帮助;可以通过同学生交流,从他们的感受中寻找自己的不足;可以通过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提高与否来进行反思。 参考文献

[1]刘志坚,苏新友.试析反思性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2]谢慧.开展反思性教学提高历史教师素质[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2(3). [3]汤文华.反思性教学的实施及其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2). (责任编辑庞丹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483e11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8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