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护士资格证考试基础护理:护患沟通

2022-05-17 13:44: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2年护士资格证考试基础护理:护患沟通》,欢迎阅读!
资格证,护士,护理,沟通,基础



2022年护士资格证考试基础护理:护患沟通

一、沟通的概念

沟通或称沟通,是指遵循一系列共同的规章互通信息的过程。 沟通包括五个根本因素:沟通的背景;信息发出者;信息内容;信息承受者;信息反应过程。 二、沟通的形式

沟通的形式有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两种形式。

(一)语言性沟通语言性沟通又有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等不同形式。口头语言沟通在护患交往中应用较为广泛;书面语言沟通在护患之间主要用于安康宣教资料,在医护人员之间主要用于各种医疗文件的记录等方面。 (二)非语言性沟通非语言性沟通就是不使用语言文字,运用身体运动、姿态、表情、眼神和触觉等进展的沟通。它可以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非语言性沟通的主要目的是表达感情,维持自我形象,验证语言信息的精确性,调整互动,维持护患关系。 非语言性沟通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体语——通过人体运动所表达的信息,如面部表情、步态、手势等。 2.空间效应——对人们沟通时的空间和距离的理解和应用。个体沟通沟通时的空间和距离影响个体的自我暴露程度及舒适感。人们交往过程中应用的距离主要可分为四种:




1)亲切距离:人们能相互触摸的距离。用于劝慰、爱抚、查体等活动时。

2)个人距离:约一臂长的距离。文化不同的人群沟通时的个人距离差异显着。与亲切朋友沟通,护士对病人解释治疗护理操作、进展护患沟通时常用此距离。

3)社会距离:用于工作单位或社会活动时,如护士与同事工作时或通知病人进餐时。

4)公众距离:用于上课、讲演等活动时。

3.反响时间——反响时间的快慢可反映出对沟通的仔细和关注程度。 4.环境因素——影响人们传递信息和舒适程度的因素,如光线、噪音、室温等。

三、有效的沟通与沟通技巧

(一)有效沟通的概念信息承受者获得的信息与信息发出者所要表达的全都。沟通的结果是使双方相互影响,并建立肯定的关系。

(二)促进有效沟通的因素主要有护士的素养、有利于沟通的环境、适当的沟通技巧等。

1.护士应具有良好的素养,即真诚、亲切、不批判、能爱护病人隐私及具有敏锐的观看力等。

2.沟通的环境应舒适,并利于爱护病人隐私。 3.促进有效沟通的一般技巧




1)全神贯注:关注病人的需求,不受外界环境干扰,避开表现出分心的小动作。

2)参加:适当参加,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方式表示在倾听,且能理解对方的信息,可促进谈话进展。

3)倾听:倾听时应做到留意力集中、急躁,不因病人的语音、语速等而分心,不任凭打断病人的谈话,不对病人做是非推断,留意领悟病人谈话的隐含深意,留意病人的非语言性沟通,同时可鼓舞病人将非语言性信息用语言表达出来。

4核对:沟通中常常核对自己的理解,以确定获得信息的精确性。核对的方法有澄清问题、重复内容和总结归纳等。

5反响:答复或示范对方表达的内容,使病人重新评估他的谈话。 6)缄默:适当运用缄默的技巧,可使病人感到舒适,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

7提问:提问可引导谈话进展,提问有开放式和闭合式两种方式。开放式提问允许病人做出广泛的、不受限制的答复;闭合式提问只要求病人做确定或否认的答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4b03001cf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6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