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学案——用

2022-04-05 08:01: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黄河颂学案——用》,欢迎阅读!
黄河



《黄河颂》预习学案

精彩开篇词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滚滚东去的黄河浪涛见证了古老中国的兴衰荣辱,黄河澎湃的惊涛,恢弘的气势和那奔腾不息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为之拼搏奋斗。在抗日战争那段血雨腥风、民族危亡的日子里,一首深沉豪迈的黄河赞歌传遍了大江南北,激发了众多爱国志士保家卫国的万丈豪情。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当一个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实在需要母亲河的召唤!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二、预习与交流

1.你对黄河了解多少呢?关于黄河的诗句有哪些,标明作者。(48号抢)

2.作者链接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 3. 背景链接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那是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他的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的心中掀起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

4.请根据汉字写拼音。

磅礴( )( ) 澎湃( )( ) 气魄( ) 高山之巅( ) 狂澜( ) 哺育( ) 浊流( ) 屏障( )

三、合作与探究

(一)激情朗读【提示:⑴注意语音和停顿。⑵要读出“颂”的语气。⑶注意一些重读词语。】

你认为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这首诗?

(二)品读分析

1、朗诵词——从朗诵词中你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2、歌词——主体部分,作者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望”统领哪些内容? 写: 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






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 ;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

3、“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的“奔”能否换成“流”,为什么?

4、“掀起万丈狂澜”运用了什么修辞? 5“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中的“劈成”能否换成“分成”为什么?

6、作者分别从哪三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伟大贡献的? (自主学习:依次对三个方面从朗读、内容、赏析、感受等方面进行学习。

7、歌词主体部分反复出现“啊!黄河!”起什么作用?

8、诗歌最后部分与中华儿女联系上的目的是什么?

9、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三)合作朗读【提示:⑴注意合作⑵可以加入动作】

四、拓展延伸——情到深处自成诗(下面两个题目任选一个进行创作)

1、请你帮《保卫黄河》的歌词写一个朗诵词。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靳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2、请仿照《黄河颂》,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赞颂自然界中其他事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4bb1707866fb84ae45c8dd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