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2022-04-18 04:2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犯罪学名词解释和简答》,欢迎阅读!
犯罪学,名词解释,简答

名词解释

1.犯罪学:犯罪学就是研究犯罪问题的综合性科学,准确地讲,犯罪学是研究犯罪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并据以确立对策防卫社会和改造罪犯的刑事社会科学 2、被害人:被害人或刑事被害人,是指其人身和财产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或法人)。

3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指某些有组织的集团性犯罪已具备黑社会犯罪的某些性质,但还不完全符合黑社会犯罪的完整特征,属于在一般犯罪集团向完全意义上的黑社会犯罪过渡的一种中间犯罪形态。

4、犯罪对策:是指国家司法、行政机关和各种社会组织以至全体公民,为预防或者减少犯罪现象而采取的一切宏观、微观的政策、策略、措施、方法的总和。 5、犯罪规律:是指犯罪状况的变化、犯罪行为的实施和犯罪主体的条件等诸多关系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包括犯罪数量的增减起伏、犯罪类型的分布与传播、犯罪手段的更新与升级、罪运行的条件与转换等,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背景以及具体时空环境的内在的、本质的关系。

6、犯罪原因:是指由各种犯罪因素按其作用层次和作用机制构成的动态系统,这一系统总体上决定犯罪现象的存在,而具体表现为诱发、影响犯罪行为的产生。

7、犯罪数量:是指一定地区和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的犯罪总量。可以分为两种数据来表

示,一是犯罪案件数,二是犯罪人数;而一般多表示犯罪案件的数量,% n N8 l. v& C0 P1 w 8、暴力犯罪,是指使用暴力或以强暴手段相威胁,侵害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攻击型犯罪。

9、犯罪的相对性,是指对某一行为的犯罪标定是相对的,具有可变性,此时此地是犯罪行为,彼时彼地则可能不是犯罪行为;反之亦然。 10、犯罪动态:是指犯罪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与发展趋势情况,以犯罪数量、罪率、犯罪类型结构等的发展变化来综合反映出来,其中,各类犯罪的增减变化与发展趋势是最重要的指数。

11职务犯罪:狭义的职务犯罪,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滥用职权,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依照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的总称。

12、犯罪对策, 是指国家司法、行政机关和各种社会组织以至全体公民,为预防或者减少犯罪现象而采取的一切宏观、微观的政策、策略、措施、方法的总和。313犯罪率,是指一定地区和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的犯罪数量与同期总人口数之比,通常按万分比计算。

14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毒品管制法规,从事与毒品有关的危害社会治安秩序和公民身心健康的活动,依法应当受到

处罚的行为。) M9 15机会成本,是指由于选择犯罪而必须舍弃的其他利益。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有多种行为选择,而犯罪人选择了犯罪,在追求犯罪成功所带来的收益时,就要放弃从事正当职业与合法行为的一系列好处。

16团伙犯罪,是指具有首犯或是骨干分子,但一般成员不固定,由首犯召集而经常进行的共同犯罪。

17 行为得逞律,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总是要使其行为得

逞的规律。 H. S @5 ^" ~% 18经济犯罪:在商品经济的运行领域中,为谋取不法利益,反国家法律规定,严重侵犯国家经济管理制度,破坏社会经济秩序,依照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这不包括财产犯罪和贪污贿赂犯罪。

19犯罪预备,即行为人实施犯罪,进行在混被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是一种未完成犯罪的行为状态。

20结伙犯罪,是制少数犯罪成员结帮成伙,临时组合性的共同犯罪2 H" w$ N4 l5 C! `7 U) n8 `21、犯罪因素的消长律,指犯罪态势的辩护必然受到热会上的抑制犯罪积极因素和诱发犯罪的消权利因素之间的相互斗争的影响与制约。22犯罪行为,是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受到刑罚处罚或者必须进行社会监控,矫治行为。

23逃避处罚律,指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总是逃避社会发现与惩处的规律

24时空影响律,指一定的时间、

空间环境必然影响着犯罪行为运行的规律。( k0 W9 L, y! g! 25.犯罪人:犯罪学中的犯罪人,是指实施了犯罪行为,危害了社会,社会应当对其采取矫治措施的人。

26.犯罪社会学理论:犯罪社会学理论是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探讨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与犯罪之间关系的学说,它侧重于以社会因素解释犯罪原因。

27.作为一个系统的犯罪原因:作为一个系统的“犯罪原因”

以定义为:引起犯罪发生和变化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统一体整体。

28.犯罪预防:犯罪预防就是调动社会上的一切积极因素,限制、消除犯罪的原因,控制“犯罪场”减少或防止犯罪现象的发生。

29.犯罪人类学理论:犯罪人类学理论,是以人类学为基础,人体特征出发研究犯罪原因的学说。意大利医生犯罪学家龙勃罗梭是这一理论的创始人,其代表著作是《犯罪人论》。龙勃罗梭的学生、意大利学者菲利和加洛法罗是其主要支持者。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天生犯罪人论。他认为,犯罪者是人类隔世遗传的产物,是向野蛮人退化的返祖现象。原始人类和低等动物的残忍本能在他们身上的再现导致其实施犯罪行为。菲利提出,罪是人类学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三因素犯罪原因论,加洛法罗提出了自然犯罪论。他把犯罪分为自然犯罪和人定犯罪两种。


30.犯罪预测:犯罪预测,就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一定社会内未来犯罪现象的种类、量、发展趋势以及特定个体犯罪或再犯罪的可能性等内容所进行的有根据的推测和估计。 31.综合治理社会治安:对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就是在各级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机关、工厂、学校、部队、街道、农村等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行政法机关的专门工作和群众工作相结合,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思想的、行政的、教育的、文化的、道德的和法律的等各种手段,预防犯罪,打击犯罪,挽救失足者,教育和保护青少年,不断消除产生犯罪的原因和条件,增强防卫,减少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32.数理统计:所谓数理统计,就是指在社会调查中搜集、整理和分析犯罪统计资料,并进行推论的工作。

33.犯罪人的认知结构:犯罪人认识结构是犯罪人知识水平、识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的总称。

34.犯罪行为:犯罪学中的犯罪行为是作为单独的,由犯罪人直接实施的具体行为表现出来的危害社会行为。

35.犯罪类型:所谓犯罪类型,就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或标准,将复杂的、各种各样的犯罪现象划分为不同的犯罪类型。 36.犯罪心理: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犯罪心理处于关键的枢纽位置。人的行为总是受人的心理活动的调节和支配

的,由于犯罪心理的支配作用,人才能实施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从而成为犯罪人。 37.被害人学:被害人学是以犯罪的被害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38.犯罪场:简要说来,它指犯罪的社会原因和个体原因以外的能够制约和影响犯罪发生的诸因素,包括:时间因素,空间因素,犯罪侵害对象有关情况,犯罪控制机制弱化情况。 39.可责性:可责性是指被害人因自身的过错,如挑衅、引诱、攻击等导致了犯罪的发生,因而对被害负有一定的道德、伦理甚至法律上的责任。

40.社会帮教:社会帮教是我国在对社会治安进行综合治理的实践中,人民群众创造的一种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对违法犯罪人尤其是违法犯罪青少年进行帮助教育的群众性社会教育管理措施。

41.犯罪动机:犯罪动机是个体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推动力,犯罪心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内部心理与外在行为的扭结点。

42.犯罪学的首要任务:确立刑事政策观念,正确执行刑法,卫社会,惩治犯罪和改造罪犯。犯罪学也称刑事政策学,它重在根据历史条件和现实状况,确定同犯罪现象作斗争的刑事政策,用以正确指导刑法的执行,从而有效地实行社会防范,准确地惩治犯罪,成功的改造罪犯,以保卫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经济权益,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公益,维护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安定社会秩序,促进生产,

发展经济,这是犯罪学的首要任务。

43.系统论:就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对某种“系统”的研究、设计、规划行组织和管、制造、试验和使用等进理的科学 44.被害性:被害性是被害人首要的基本特征,是指由被害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精神诸要素所构成的足以使其被害的内在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反映了被害人容易受害的外表特征

45.法人犯罪:所谓法人犯罪,是指法人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在执行职务活动中,法人的名义并根据法人决策机构的旨意,为了法人的利益故意或过失实施的依照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46.跨境犯罪:按照犯罪学的观点,当犯罪行为或犯罪结果发生在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即两个法域,并违反了它们的法律时,该犯罪就通称跨境或跨国犯罪。 47由公安机关实施的行政处罚,有(治安管理处罚)和(劳动教养)两种。

48工读教育的对象是(十二周岁至十七周岁的青少年)。 49、纪律处分三个方面的特点:1)纪律处分具有组织权限的局限性。2)纪律处分对行为具有较高的道德要求。3)纪律处分的严历性远远不如行政处罚和刑事惩罚。

简答题1、简述经济犯罪案件潜伏期长的特点。

经济犯罪大多是无现场、不易发现、跨年度案件占绝大多数。作案到最终非法获利,需要一个过程,案件潜伏期比较长,犯罪

主体以"合法"面目出现,案情逐渐显露端倪,往往要几年时间,有的非要到存款、贷款到期后才发现被骗,有的单位为保"业绩",隐瞒不报,结果错过了调查取证的时机,待到实在捂不住,不得不报案时,犯罪分子已携款潜逃,给追逃追赃工作造成相当的难度。

2、为什么毒品犯罪属于那种"无被害人"的犯罪? 毒品犯罪属于那种"无被害人"的犯罪,没有案发现场,没有人主动自首,而吸贩毒的丑恶行为却在暗中进行,破案的难度较大,破获毒品案件也必须在作案现场人赃俱获,因而立案是在破案之后,与其他的犯罪案件有所不同。发现并侦破毒品的案件,必须深挖情报线索,否则,就"没有"毒品犯罪,毒品犯罪的隐蔽性还在于伪装藏匿手段不断翻新。

3、简答"黑客"的定义和"黑客"行为的社会效应。; c6 p. U+ q4 "黑客"是英文Hacker的音译,最初指那些尽力挖掘计算机程序的最大潜力的电脑精英,现在则专指利用通信软件及联网计算机,非法进入他人系统,截获或篡改计算机数据,危害信息安全的计算机入侵者和网络破坏者。黑客行为却总在提醒计算机专家考虑如何设防,从而促进了计算机安全技术的发展。由此可以说,黑客行为是计算机革命的伴生物,只要计算机网络技术有缺陷存在,就会有黑客行为。 4简答犯罪人群体的年龄特征。从定量分析上看,在犯罪人群体中,青少年比重最大,中年人次之,老年人则一直较低。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年龄因素对人的行为方式的影响,青少年犯罪的高发正是由于已产生独立意识,要求脱离家庭而步入社会,但分析、判断各种事物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又较差,在这一充满矛盾而且心理难以承受挫折的人生转折阶段,最容易产生不


良乃至犯罪行为。中年人一般已建立了家庭,增加了个人行为的稳定性,犯罪发生率明显降低;老年人以晚年生活有保障和精神有寄托为满足,即便有过犯罪经历的人,也大都放弃不轨企图,因而犯罪行为极少见。从定性分析上看,在犯罪人群体中,青少年多实施凶杀、伤害、斗殴、强奸、抢劫、盗窃等强暴类型犯罪。这同青少年身体强健而社会阅历浅、经验少、智谋低等不无关系。随着犯罪人年龄的上升,其犯罪行为的暴力成份逐次减少,而智能因素逐渐增多。中年人一般多实施盗窃、欺诈、贪污、伪造等侵财型犯罪或报复性犯罪。至于老年人因体力不支,会活动能量降低等,往往进行一些小额盗窃、行骗、包庇、窝赃、诬告、教唆等犯罪行为。 35简答最高人民法院在有关司法解释中概括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征。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一般应具备以下特征:(1)组织结构比较紧密,人数较多,有比较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有较为严格的组织纪律;(2)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3)通过贿赂、威胁等手段,引诱、逼迫国家工作人员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活动,或者为其提供非法保护;(4)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范围内,以暴力、威胁、滋扰等手段,大肆进行敲诈勒索、欺行霸市、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 6、简答产生犯罪相对暗数的原因。

相对隐案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属于群众没报案,其原因则多种多样,诸如被害人有的未意识到自己被害,有的担心个人名

誉、利益受到损害,有的因作案人是亲戚、朋友而碍于情面不报案,有的惧怕作案人报复,有的顾及企业形象或个人政绩,有的怀疑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与能力等等。此种情况由于缺乏权威性的被害人调查,因而难以估量其比率,在此不展开分析。另一种情况属于公安机关不立案,析其诸多原因,对于克服立案不实这一顽症,严肃执法规范,护公安机关的执法形象,无疑具有实际意义。7 V, E/ E( A2 b; N- p$ \2 j

7简答暴力亚文化的主要表现。 暴力亚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崇尚野蛮凶残的所"英雄";2不顾是非与法度的"情义"观念;(3)具有深厚封建色彩的"行帮"意识;4具有深厚封建色彩的"行帮".

8、简答计算机犯罪的隐蔽性特点。

计算机犯罪一般通过程序和数据这些无形信息的操作、变更来实现,其作案的直接目标也往往是无形的电子信息,对机器硬件等信息载体不造成丝毫损伤,案后可以不留任何蛛丝蚂迹,果不使用计算机甚至不运用被篡改的数据与程序,或者严重后果尚未产生之前,则难以察觉出犯罪。因特网的跨时空性,又使网上作案一般不受时空限制,现犯罪行为的实施地同犯罪后果的产生地远距分离的状况,罪人可以通过在网络中不断重复登录的手段来多次变更自己的身份与居住地,借以隐蔽自己。而且不同国家、地区的有关法律法规也不同,以致调查取证非常困难甚至根本不可能。 9、简答当前我国计算机犯罪增长的原因。

(1)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缺陷诱发犯罪;(2)犯罪方式使罪恶感淡漠化;(3)计算机犯罪的隐蔽性使犯罪人心存侥幸;(4)立法相对滞后,并且宣传力度欠

10简答犯罪学与刑法学的联系. 一方面,法学研究具有法律特征的犯罪行为,这决定着犯罪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法学的研究成果,如对犯罪行为的判定、法解释、分析犯罪与犯罪主体的种类等,为犯罪学的研究重点与范围等提供了线索;同时,刑法学所研究的刑罚的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功能,也是犯罪学中犯罪对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犯罪学考察社会犯罪状况和诸多因素对犯罪行为过程的影响,也为刑事政策、量刑原则、刑罚制度与种类等刑法内容提供理论依据,为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服务。特别是对新的犯罪类型,往往是犯罪学者首先关注并陈明社会危害,继而影响刑法学研究的界入,形成定罪量刑的法条。* Y7 j0 V) A0 Y 11简答被害人成为犯罪动因的三种情况。' a6 \3 a8 E$ |8 p: S一是助成犯罪行为,即无意或有意地为犯罪提供了机会或条件。二是诱发犯罪行为,即无意或有意的引诱、刺激而导致犯罪的发生。三是激起犯罪行为,由于双方言辞、行为的冲突,不相让,致使犯罪的发生 12为什么单位经济犯罪更具有蒙蔽性与欺骗性。

单位经济犯罪往往更具有蒙蔽性、腐蚀性,以单位的身份出现,易于获得上级以及被害一方的信任;同时,为单位而谋利的心理,会使当事人减弱法制意识,减轻对刑罚的畏惧感,也使单位的多数成员因获利而变得漠然、麻痹,容忍犯罪行为,更会在群体心理上降低法律的权威性。 13简述计算机犯罪方式使其主体罪恶感淡漠化的原因。 计算机犯罪的方式容易死主体的罪恶感淡漠化,从而削弱了法律规范力和自我控制力。同传统的犯罪不同,主体面对电脑屏幕,敲击键盘而事实了犯罪,受不到被害人的痛苦与愤怒。“他们在进行犯罪活动之前设

法从心理上自我安慰,他们想象,被害人是匿名的,万一造成损失,也会落到许多人头上,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更有甚者,过为的少年黑客在挑战密码、炫耀才华的心理驱动下,非法入侵系统,使网络失灵等乐事,毫无罪恶感,这种心理推动其肆无忌惮地侵扰其选定的系统。

14简答人口过多,性别失调对犯罪的影响

[1]、人口过多,必然抵消经济增长的效益;[2]人口过多,必造成我国的教育科技事业的投入,相对不足;[3]人口过多,势必造成一部分人失业;[4]口过多,势必家具人口无序流动;[5]、男女比列失调,会成为犯罪尤其是性发最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15简述毒品犯罪诱发多种其他犯罪的原因?

毒品引发多种犯罪行为,严重危害社会治安。高额吸毒消费,使吸食者婚姻解体、倾家荡产,然后则走向犯罪,最常见的为“男盗女娼”,其他如贪污、骗、抢劫、杀人等,以谋取毒资。吸毒者以贩养吸,以坑害他人来维持自己的毒品消费,此为贩毒案件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贩毒的高额林润,使一些犯罪贩子孤注一掷、不顾一切,实行武装贩毒、集团贩毒、涉枪合流,袭警案件频发;毒品促使犯罪的有组织化,大的贩毒集团在过为即为黑社会,在我国则多为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因此,毒品犯罪又是犯罪总体上增多的生发源之一。- q# x7 K( }, y1 s " 16、简答有组织犯罪增长的原.0 T$ A3 H v" E' V7 {5 N7 一、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与利益多元化的格局,形成有组织犯罪的经济依托;二、消极腐败现象为有组织犯罪提供保护伞三、建行帮意识是维系有组犯罪的精神纽带;四、境外黑社会的渗透,是有组织犯罪增多的催化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4bc401480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6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