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手抄报:重阳节的由来

2022-10-14 04:5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重阳节手抄报:重阳节的由来》,欢迎阅读!
重阳节,抄报,由来

重阳节手抄报: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魏晋时期便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到了清代,这种风俗依旧盛行。

关于重阳节的由来,大致有三种说法。

1、据《续齐谐记》记述:汉代桓景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年。一天,费大师对徒弟讲,九月九日那天应系茱萸登高,桓景及家人因听从师言幸免于难,而未及撤离的家畜全部患瘟疫而死亡。每年九月九日外出登高,躲避灾难,相沿成习。

2、源于汉代的道学。道家奉为经典的《易经》中,把奇数视为阳数,偶数视为阴数,阳数中 又被视为 极阳 ,九月九日是两个 极阳 相遇,所以称作 重阳 。阳又表示钢,重阳是 二钢相逢 而相克,所以被视为 厄日 ,登高和系茱萸,目的是为了 解厄 ,重阳习俗由此而来。

3源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战国时代的齐景公。九月初九的这天他带了很多人登高山,爬城垣,感到秋高气爽,心旷神怡,于是认定

1




是个吉日。以后,每年这天他都要外出登高。后人仿之,形成习俗。

但这3种说法究竟哪种正确,历史学家和民俗学家们尚无定论。 重阳节的神话传说

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在民间的传说,是这样的: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决心为民除掉瘟魔。桓景找到了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桓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宝剑。一天仙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 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 。仙长送给他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辟邪用法,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重阳节手抄报:重阳节的由来 相关内容: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4d4389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3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