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课程概述--课程类型

2023-03-01 02:2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学课程概述--课程类型》,欢迎阅读!
课程,教育学,概述,类型

教育学课程概述--课程类型

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按课程内容属性分类

1)学科课程主要是从各学科领域中精选的部分内容,按照该领域的逻辑结构构成的知识体系。

2活动课程是关注学生兴趣、动机和时间,体现学习者中心的一种课程形态。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按课程组织方式分

1)分科课程也叫学科课程,是从某一学科领域选择知识,并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加以组织的课程形态。

2)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

根据综合课程的综合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相关课程,就是保留原来学科独立性的基础上,寻找两个或多个学科之间的共同点,使这些学科的教学顺序能够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穿插进行。 融合课程,也称合科课程,就是把部分科目统合兼并于范围较广的新科目,选择对学生有意义的论题或概括的问题进行学习。如把动物学、理学植物学等融合为生物学

广域课程,就是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如社会研究课包括了历史、地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内容。

核心课程,这种课程是围绕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内容,又被称为问题中心课程。

3、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按课程管理、开发主体不同来分 1)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于中央教育机关。国家级课程是一级课程。

2)地方课程,就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


3)学校课程,也称校本课程,是指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习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4、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按课程任务分类 1)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

2)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它方面的学习。 3)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 5、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按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分类 1)必修课程,国家、地方或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

2)选修课程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学术取向和职业需要而自由选择的课

6、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从性质上分类

1)显性课程亦称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计划性,这是区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2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这词最早由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在1966年提出的。

练习题:

1、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

A.课程任务 B.课程制定者 C.课程设置的要求 D.课程管理层次

答案【C】解析:根据课程任务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根据课程设置的要求,可以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50e1a351d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