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图

2022-12-31 20:0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二十四孝图》,欢迎阅读!
二十四

《二十四孝图》教学设计

教学要点

1、了解作品诞生的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 2、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深刻领悟作品的主旨

3、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孝道”进行思考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题解及导入

《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通过一个个的故事来宣扬孝道。一般我们都会被其中描绘的场面所感动,但是鲁迅先生却有与我们不一样的看法,他是如何看待《二十四孝图》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二十四孝图》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后改为豫亭,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这篇《二十四孝图》是选自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朝花夕拾》写到他年少时代以至于到日本前后的若干生活片段,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展现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 三、阅读文本,把握整体内容

学生进行自由朗读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四、理解课文 1 课堂交流:

1)鲁迅先生对二十四孝图所列举的孝子们的做法持什么态度? 提示:批评的态度

2)文章的线索

提示: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 3""收到长辈赠送的二十四孝图是一种怎样的反应? 读完后又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为什么会感到失望?

提示:起先很高兴,读完后却感到失望。因为其不实的描写与封建性

4)鲁迅先生着重写了哪几个故事?鲁迅先生通过这几个故事主要批判了什么? 提示:“哭竹生笋”“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前两则鲁迅先生主要批判了其不真实性,而后两则是对愚昧的孝道的沉重抨击。通过这几则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

2 理清文章结构内容

全文可以分为两个大部分: 第一部分(1——4段):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第二部分(5——17段):鲁迅先生回忆起自己儿时读书的情景,进而详细


叙述了对《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批判封建孝道。

在讲第一部分时,将时代背景给同学交代清楚,从时代背景就可以很容易理解鲁迅先生为什么会提倡白话,批判反白话者。讲解的重点将放在第二部分上面,导学生对“孝道”形成正确的认识。

背景:其发表于1926525日《莽原》,其思想主要是批判旧文学旧思想,也是五四时期反对旧道德的一篇文章。1925112日,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通过会议决定,小学生要读经,自初小四年级起,每周一小时,直至高小毕业。北洋军阀竭力提倡“以正人心而厚风俗”的读物。上海出版了《男女百孝图全传》作为“家庭教育的好模范”的必读本。《朝花夕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其用意,正如许广平在讲到关于鲁迅对待儿子海婴的态度时所指出的那样:“他自己生长于大家庭中,一切戕贼儿童天真的待遇,受得最深,记得最真,绝不肯让第二代的孩子再尝到他所受得一切。尤其是普通的所谓的礼仪,把小孩子教成木头人一样,见了人都不敢声响的拘拘为仁。”因而《朝花夕拾》中的许多作品,是对封建教育制和封建家长的无情鞭挞。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去后找5个关于《二十四孝图》的成语故事 板书: 1——4段:反白话 反复古 5——17段: 私塾读书:读书受限 打骂 私下读书:自由

《二十四孝图》 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请同学起来谈谈自己看过《二十四孝图》中故事后的看法 二、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全面地把握中心思想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明确了鲁迅先生的《二十四孝图》一文通过对自己儿时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对封建孝道进行了批判。 课堂交流:

1、请同学归纳本文的中心

提示:①尖锐批判复古倾向 ②批判封建教育与封建孝道 2、鲁迅在文中虚拟自己仿效“陆绩怀橘”“哭竹生笋”“卧冰求鲤”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揭示道德家们的虚伪,他们故意捏造那种现实中不存在的道德高标来突显 自己的价值。

3、鲁迅先生是真的在批判孝道吗?

提示:不是在批判孝道,孝是应该的,愚孝与盲从是错误的。 4、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孝道”的看法 提示:不应该“愚孝”,对传统“孝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5、写作手法

把叙述描写抒情议论有机的糅合一体,充满诗情画意。把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时弊的议论结合的自然恰当,天衣无缝。揶揄嘲笑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正话反说,反话正说,犀利风趣耐人寻味。 三、总结 其实,《二十四孝图》中那些孝子们的故事,原本该是很感人的。只可惜,一代代人们给它披绫挂彩,涂脂抹粉,将感人的真实涂抹成了让人反感的矫情。鲁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510ea4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2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