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考试题.doc

2023-02-15 03:2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学考试题.doc》,欢迎阅读!
考试题,社会学,doc

学科最初得名于孔德,经过K马克思、H•斯宾塞、E•迪尔凯姆、M韦伯等学者的不断发展, 社会学比如以E•迪尔凯姆为代表的社会唯实论,认为人存在于社会之中,其行为和思想都 并非纯粹服从于个体理性的,而是受到社会的塑造、限制乃至决定。另有以M•韦伯为代表 的社会唯名论。

2. 交换理论的代表人物:.霍曼斯和布劳,米德 符号互动理论代表人物:库利和戈夫曼 结构功能主义:帕森斯和默顿 社会冲突论:科塞和达伦多夫

3. 角色理论;:米德

4. 农村社区的形成类型:自然起源,社会组合,和农村建设。散村,集村,集镇。 5集体行为的创始人:帕克。 名词解释

1. 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 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1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2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3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 4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2. 社会互动即社会相互作用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 社会互动就是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行为的回应行动。 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互动是有条件的。

3. 文化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 质的东西。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才有了文化。文化特征:1、超生理性、超个 人性2、复合性

3、象征性4、传递性与反哺、融合5、变迁性与文化堕距(文化滞后 4. 文化中心主义

文化中心主义是指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认为本民族的文化优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进 而排斥和否定其他民族文化的现象。文化中心主义是比较极端的认同本族群文化而否定其他 文化的现象。

5社区

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 域。社区包括四层涵义:

1. 社区总要占有一定的地域;

2. 社区的存在总是离不开一定的人群;

3. 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种共同的利益、面临共同问题、具有共同的需要而结合 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

4. 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6.

社会阶层

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的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社 会阶层是指根据人们的社会特征进行多角度划分而形成的社会地位阶梯。 社会阶层有两种类型:

1 阶级内部的阶层 2 阶级外部的阶层


7. 社会流动

社会流动也称为社会位移,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化关系的空间中从一个社会位置向另一个 社会位置的移动。社会流动类型: 简答题

1. 社会的含义

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共同生活而结成的具有心理精神意识、享有共同文化,以共同物质生 产活动为基础和相互交往产生联系的共同体和有机整体。它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是指由于共同利益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这个名词为人类所独 有,人类之外的生物界是没有社会的。

2. 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

社会唯实派,认为社会不仅是个人之集合,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其代 表人物有;德国的乔治•齐美尔,法国的迪尔凯姆.

另一派叫社会唯名派.他们认为社会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而非实体.真实存在 的只是个人,代表人物有吉丁(登)斯,法国的塔尔德.

3. 文化的特性

1、超生理性、超个人性2、复合性3、象征性4、传递性与反哺与融合5、变迁性与文化堕 距(文化滞后)书上1.文化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和学到的2.文化是群体共享的3.文化是建立在 象征符号之上的。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4. 合作的条件

一是,合作者有一致的目标。二是,参与合作者不能单独地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上述目标, 而且必须相互依赖。三是,参与合作者有能力为达到共同的目标做出贡献。四是,参与合作 者相互之间要有基本的信任,即相信对方会为了共同的目标而作出自己的努力。

5. 社会流动的因素

1•社会分层结构的类型和特点。社会分层结构属于开放型还是封闭型会对社会的垂直流动产 生影响。 2.

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比如户籍制度、人事制度、招生制度等。

3.

4.

文化价值观念。是影响人们的流动愿望和流动行动的内在因素。这种文化价值观

念主要又分为社会流动观、社会职业观和社会竞争观。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结构分化。是引起社会流动的根本原因。

案例分析

1. 用韦伯的社会行动论解释理性和非理性行动的社会意义。

在社会活动中,人们的行为具有社会性,这表现为人们的行为是有目的的。这种指向他人, 并以他人的符合自己预想的反应为目的的行为被称为社会行动。韦伯认为,这种有意识,有 目的的行为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

韦伯把人的社会行动分为:目的理性行动,价值理性行动,情感行动和传统。目的是人们对 作为手段的自己的行动和达到目标的可能性都进行过认真计算的行动,核心是达到自己的目 的,自己和对方的行为都是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或工具。价值是为了追求某种价值一伦理的, 没血的宗教的信仰而采取的行动。情感行动是基于情绪尤其是感情而采取的行为。传统是由 传统的,约定成俗的习惯所决定的行动。韦伯看来,目的具有最高的合理性。

2. 社会角色理论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的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它 是人们对其具有特定身份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角色是社会地位的 外在表现。社会角色特点:普遍性,具体性,复杂性,表现性。类型: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规定角色和开放角色,理想角色和实际角色。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515306194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4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