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民俗

2023-04-08 00:0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民俗》,欢迎阅读!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民俗

一、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民俗







萨满教——形成与原始社会后期,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认为宇宙有上(天上神灵居住)、中(人界)、下(阴间,为鬼魔和祖先神居住)三界。宇宙万物、人世祸福由神鬼主宰(神灵赐福,鬼魔布祸),萨满(氏族神灵)消灾求福。 男——长袍马褂、白袜、青鞋(单、夹、皮、棉) 女——旗袍

满族的常服还有坎肩、兜肚

满族的帽子——便帽(耳朵帽、四喜帽、帽头)与礼帽 满族的鞋: 旗鞋(分寸鞋、高底鞋)

主食:主要是蒸煮食品,用面粉制成各种饽饽——“驴打滚”“萨其马”最有名

束装紧袖

男女老少均喜佩荷包 以面食为主

萨满教、祖先崇拜、佛教并

10682万。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以辽宁最多。特点大分散中有小聚居——岫岩、凤城、新宾、青龙、丰宁五个满族自治县 满语(文)

阿尔泰语系 备注









肉食类:猪肉、羊肉。“白肉血肠”最著名,其次“坛肉” 蔬菜类:大白菜、酸菜(酸菜、猪肉粉条为主料的火锅) 饮品:白酒(白干)黄酒(黄米)米儿酒。关东烟(红烟)







满族有敬老之俗,不分贵贱,称呼年老者“玛法”——祖父 进餐时,有主人先向客人斟第一杯酒,喝酒用小盅,没有干杯、碰杯的习惯。客人喝酒,必须留点底子,俗称“福底”

不准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能当着主人的面赶狗、说狗的坏话。

满族人忌打喜鹊与乌鸦

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忌讳妇女在西炕生小孩

“狗救憨王”的传说

以西为大(上)





坐北朝南的两间正房。俗称“口袋炕”“万字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

各地婚俗差别较大。“成不成,三瓶酒” 一般实行土葬

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中秋节

1923万(2000年)主要居住在东三省。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朝鲜族最大的聚居区

绝大多数朝鲜族使用朝鲜语和朝鲜文。(创制与15世纪中叶) 多种宗教信仰——萨满教、佛教、儒教、基督教。

祖先崇拜——始祖神檀君;守护神崇拜

妇女为短衣长裙,色彩鲜艳(粉红、天蓝、浅绿) 男子——则羔利、长裤(裤裆肥大,裤腿宽、裤脚紧)



“白衣民族”








主食:米饭(打糕、冷面)

肉食——牛肉、鸡肉、海鱼(明太鱼),最爱吃狗肉。 喜欢吃素,不喜欢羊、鸭、鹅及油腻食物。传统副食品泡菜、

大酱汤









与长者同行,忌走在前面,非超不可,应说明原委;路遇认识





尊老风俗

的长者,须恭敬地问安并让路

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家宴无法回避,应举杯背席而饮

严禁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

吃饭要先为老人盛饭,并为其摆单桌,老人举匙就餐,全家才能开始就餐

陪客人吃饭时,如果主人先把匙子放下,便是失礼(匙子要放在汤碗中,若放在桌上,则表示已吃完)

客人来访,男客进客房,女客进灶间大铺炕,忌进儿女的卧室



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节)、端午节秋夕(中秋节)五大节日。还有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

有人口58132000年)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分布于新疆、辽宁、青海、甘肃、吉林等地区。1206年(13世纪)以“成吉思汗”(铁木真)为首的蒙古部落统一蒙古诸部后,建立蒙古汗国,并逐渐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族。









“蒙古”一词最早见于唐代



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主要信仰藏传佛教(喇嘛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天主教、伊斯兰教

蒙古服饰主要包括首饰、长袍、腰带、靴子四个部分。各式袍子兼坎肩是鄂尔多斯蒙古族妇女特有的服饰。 饮食种类大致有茶食、粮食、奶食、肉食

粮食:主要有炒米(蒙古米)“暖穿皮子,饱吃糜子” 茶食:淡茶、奶茶、酥油茶、油茶。普遍嗜饮砖茶

肉食:羊肉是蒙古族最普遍最爱吃的肉食。最负盛名的是“手扒羊肉”、“全羊大席”。

最著名的两种尚宴即是“全羊大席”“蒙古八珍



以御寒的“皮

有衣服和被子的作用,讲究袖长、肥大、宽敞,下端左右不分衩。件“为多





蒙古族有尊老敬师、尚白崇九的习俗。赠送礼品忌讳单数来宾不可坐西炕,忌讳用碗在水缸、锅中取水,忌碗口朝下扣放;不能用烟袋或手指人头;忌讳在火上烤脚、鞋、袜、裤等;骑马坐车近蒙古包时要轻骑、慢行以免惊动畜群;骑马的鞭子要放在门外;“白为纯洁九吉数,崇鹰恨蛇爱犬马”

小年(二十三)、大年(春节)、那达慕大会(最具特色的传统盛会,每年的七八月间,源于摔交、射箭、骑马)、敖包祭祀

“长者为尊西为大,敬烟敬茶献哈达” “口利”“口到”习俗 那达慕游戏“娱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52f890e28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