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影视鉴赏的特征和过程OK

2022-08-16 22:04: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3影视鉴赏的特征和过程OK》,欢迎阅读!
鉴赏,特征,过程,影视

第十三章 影视鉴赏的特征和过程 第一节 影视鉴赏的一般特征

一、影视鉴赏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现象

艺术鉴赏活动中,人们一方面需要感性认识,一方面又需要一定的理性认识。

在影视鉴赏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中,观众还必须具备现实性和超越性。所谓现实性,是指观众紧密联系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及自身的生活经验来进行鉴赏。所谓超越性,指观众又必须在精神上与现实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能够在鉴赏的时候超越于鉴赏的影视作品之上,只有这样才能透过影视作品的外表达到对其内在本质的理解和认识。 譬如鉴赏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首先触动观众感官的是银幕上的视觉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人物活动的环境等等,观众由此对影片有了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这是一部表演京剧艺人的影片,影片反映的时代是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的。接着影片通过视觉形象所演绎的故事(人物关系、矛盾冲突、人物的喜怒哀乐、人物的命运)会穿过人的眼睛进入观众的内心,并引起观众相应的情感反应。观众会为戏班里孩子的悲惨命运掬一把泪……..会为杨小楼与程蝶衣因在舞台上常演霸王别姬而产生的复杂关系而心领神会,会为他们在文革中的痛苦遭遇扼腕叹息,会为他们在新时期重演霸王别姬而心情沉重复杂,并最终会为整部影片的历史感与沉痛感而震撼。在此基础上,观众会启动他的思维,进入深沉悠远的思考和探寻:影片要表现什么?给观众什么启迪?进而,影片为什么会给观众如此巨大的情感冲击和心灵震撼?它采用什么手法、技巧,其整体、局部、细节、风格等是如何设计和处理的?当观众对此进行思考后,他会得出自己对影片的整体认识和基本观点。 二、影视鉴赏是一种生活实践形式

影视鉴赏作为生活实践形式是这样实现的:以导演为代表的创作者是信息的发送者,影视作品是媒介物,观众是信息的接受者。紧接着,观众作为审美鉴赏的主体把接受结果以各种方式反馈给创作者,接受成果包括对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的看法,对演员演技的评价等,反馈方式可以通过座谈形式,也可以通过写艺术评论的形式。

在影视鉴赏的过程中,要求创作者必须使信息具有准确性。创作者要有较高的表达能力,观众要有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他们之间还必须拥有共同的语言。观众在鉴赏时,一方面要努力达到对原作所传达信息的基本还原,另一方面要在还原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造。 三、影视鉴赏对影视创作的巨大能动作用

票房收入和收视率是衡量电影和电视艺术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观众观赏影视作品后发表的反馈的信息,对影视创作的影视也是不可低估的:影响演员今后的表演;如果是电视连续剧,那么会影响到后面的播出;使影视创作者改动影片。

第二节 影视鉴赏的特性

影视鉴赏共同的特性: 一、被动性

影视鉴赏过程中,观众的观赏只能随着以导演为代表的创作者的指挥棒打转,从而使影视鉴赏呈现出鲜明的被动性特征。 影视鉴赏的被动性,源于影视鉴赏的观众和以导演为代表的创作者互相交流与沟通的滞后性。

仅电影而言,其特定的观赏环境也使电影的观众不得不保持在一种被动状态里。“全息性”“集体观赏”“一次性”…… 二、亲和性

影视鉴赏的亲和性是和影视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的逼真性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影视鉴赏的亲和感的产生还在于观众在观赏时可以获得对“美”的享受。 三、感受性


影视艺术传达的信息具有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分布密集、速度快捷的特点。因此,在观赏影片艺术的过程中,观众真正活跃的精神活动主要是感性的,而不会是理性的。

影视艺术的感受性还与鉴赏主客体对视觉形象的契合有关。 电视艺术鉴赏呈现出的特性: 1 主动性

电视艺术的观赏环境是家庭,不是全息性的,观赏者会觉得自己是强有力的。 观赏电视的集体往往是一个家庭的成员,可以在观赏的过程中自由地交流。 2 间离性 首先,电视的观赏环境和观赏方式,使观众不可能产生并长时间保持如电影观赏中的审美幻觉。广告、家庭事物的打断,会削弱亲和性,而使得间离性呈现出来。 其次,电视艺术的内容设置也使电视鉴赏呈现出间离性。电视艺术的题材内容往往是关于家庭伦理、言情打斗、历史演义、传奇故事等等,且十分重视对话、情节进展比较缓慢、戏剧性强、各部分比较独立。这一方面使观众在错过一些情节之后仍然不影响其继续观赏,一方面,这类题材内容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而不会引起观众将其与生活认同的强烈心理。 最后,电视的物质媒介和技术手段的限制,使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产生与电影相比的种种不足,从而造成明显的间离感。电视磁带在记录生活的真实性方面不如胶片,电视荧屏比起电影银幕不仅面积小,而且清晰度差。考虑到这些特点,电视编导在创作时也只能常用近景,少用远景,至于角度、方位、运动、造型也只能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电视艺术多室内剧,且看电视往往觉得没有看电影那么场面壮观、气魄大、过瘾。 3 审视性

电视艺术鉴赏的审视性是伴随着电视鉴赏的主动性和间离性而来的。

电视鉴赏的主动性、间离性、审视性与影视鉴赏共同的本质特性——被动性、亲和性和感受性在电视鉴赏中是相辅相成的,主动性、间离性和审视性只是在被动性、亲和性和感受性的基础上某种程度地存在。

第三节 影视鉴赏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

对一般的影视鉴赏过程来说,在准备阶段观众最好学习、了解一些影视专门知识。熟悉影视的基本构成:物质基础、技术原理、形式要素等。 二、观赏阶段

影视鉴赏的主体部分。 在观赏阶段,观众主要是被动地通过视觉和听觉接受银幕或荧屏影像信息,从而感受影视作品,激起经验记忆,将所观赏的影视形象与现实生活景象合一。 三、体味品评阶段

影视鉴赏的完成阶段。

对影视作品的体味品评有两种完成形式。一种形式是个人化的,它主要体现在影视鉴赏主体的精神方面,一种形式是社会化的,它主要体现为影视鉴赏主体的“物质”成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53d0e14f18583d04964591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