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能力缺陷

2022-08-27 22:08: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专业能力缺陷》,欢迎阅读!
缺陷,能力,专业



.

专业教师专业能力缺陷及完善途径

杜培恩



在分析专业课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时,我们往往会论及专业课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问题,因为专业课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专业课教师专业能力的高低。但在对专业课教师专业能力进行分析时,却往往是隔靴搔痒,找不到症结所在,所有改善专业教师专业能力的方案,都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到底存在哪些缺陷?这些缺陷又是如何制约教学质量的提高的?通过何种途径来克服这些缺陷?.我不揣浅陋,谈几点思考与认识,以旧教于大方之家。

一、专业能力缺陷的种种表现

技能动作的示范能力弱。因为专业教师自身所接受的教育培训经历的不完善,

导致大多数人自身专业技能的规格比较低(具备高级技能证的人很少),技能单一,而且其技能迁移能力、技能创新能力几乎没有,技术基本功也不十分过硬。在专业技能训练中,其示范的能力较弱。尤其是难度较大的技能动作,几乎做不出示范动作的教师,大有人在。我们知道,技能的学习,首先从模仿开始,如果教师无法为学生提供示范,学生的学习就失去了模仿的对象,期望学生能又快又好的掌握技能动作,就无异于天方夜谭。

对专业岗位技能的分析能力差。任何岗位技能都有其自身的独特结构,专业教师能否对这些技能结构作精确的分析和解构,决定了其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只有对岗位技能的结构了然于心,他才能够科学合理地设计技能教学方案。这种分析能力是建立在对技能形成规律有清晰的认识基础之上的,如果对岗位技能中的单项技能、单元技能、综合技能和技能迁移的形成规律一知半解,教师就没有办法拿出针对性的训练方案。现在的专业教师,由于在大学阶段没有学习过技术原理等相关课程,其专业技能的学习过程和现在的中职校的技能训练又别无二致,基本上不了解岗位专业技能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不能对技能做合理的解构,其训练方案的设计就缺乏了必要的依据。

技能训练模块的设计能力不强。以项目为训练模块设计的核心,已是现代技能训练的潮流,将理论和技能训练整合成一体,有效的解决了知与行脱节的问题,效率高,效果好。但如何确立训练项目,如何围绕训练项目设计技能动作、编制技能动作规范,如何整合专业理论,如何制定技能训练评价方案等等工作,都需要专业教师来完成。但限于教师对技能形成规律的认识不到位,对岗位技能结构的不甚了了,导致很多人不具备技能训练模块的设计能力。有的人甚至还缺乏技能训练模块的设计意识,依然采用落后的师徒传授式的训练方法。技能训练模块的设计能力不足,也集中反映了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修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技能训练的评价能力不足。科学的平价、评价结果的恰当运用,对技能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但这没有引起广大专业教师的足够重视。






价手段单一,结果性评价占主导地位,过程性评价很少运用。训练过程中的细节评价,如动作的规范性、速率、节奏等,还没有纳入评价范畴。这直接导致技能训练方法的简单粗放和技能训练效果的不尽人意。事实上 ,技能训练的评价,是一个立体的体系,既有结果性评价,也有过程性评价;既评价其技能规格是否达标,也评价其技能动作的规范性、速率、效率和训练中体现出的职业素质等。不能以简单地制作一个工件,或完成一项任务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岗位技能。教学实践中,很少有专业课教师在制定训练计划时,拟订相应完备的评价方案。有些专业教师对教学评价的原理知之不多,有心评价,却无力设计评价方案。

影象资料的采制、编辑和运用的能力欠缺影象资料的灵活运用,已经成为现代技能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些复杂的技能动作的分解示范,如果利用从不同方位录制的影象,反复播放、讲解,可以有效提高训练的速度。对学生技能训练过程进行录象回放,让学生对自己的技能动作进行诊断,比教师的评价会更有效。但实践中,影象技术还很少被采用,原因恐怕旧在于教师的影象技术薄弱,不能根据教学需要去采制、编辑和运用影象资料。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教学反思的能力有待加强。或者说大多数专业教师还缺乏主动反思的意识,教学反思还没有成为专业教师的职业习惯。预先拟定的教学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原因是什么;同一方案对不同的学生适应度有何差别、怎样调整方案以求得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教师不断的思考,随时拿出相应的方案。这种思考的过程,就是对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的反思过程。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反思,就没有教学的优化。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差,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习惯,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学难度大,这就更加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反思能力,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期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如果对教学过程不作反思,不能因人、因时、因境去改变教学策略,教学效果自然就不够理想。有些教师的教案多年不变、训练手段多年不变、评价方式多年不变,甚至学生的训练课题也多年不变,就是因为教学的反思意识差,反思能力弱。不能因材施教,“量体裁衣”

二、完善教师专业能力的途径

专业教师的这些能力缺陷,并非集中在所有人身上,很多专业课教师仅仅是缺失其中的某一种或几种能力,而且这些缺失的能力并非不可弥补。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学校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规范管理,在很短的时间内,这种缺失的能力就会回归。

一、个人的主观努力,是完善专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外因总是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如果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能力结构,成为专业教师的自觉追求,过教师主动的学习、反思、和实践的锤炼,专业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将得到有效提升,岗位能力会切实增强。当然个人的主观努力,也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引导。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推动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意识的觉醒。

向专业教师提出专业能力标准,让专业教师自行规划专业能力发展方案,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必须达标。比如技能操作的示范能力达标,可以规定在相应的时间内,分别

取得高级工证、技师证、高级技师证,如不达标,则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如果达标,则可在评先选优、职称评定、业务进修等方面获得优先权,同时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通过这种方式,对专业教师施加一定的压力,可以调动专业教师提高专业能力的积极性。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让专业教师有机会向专业能力高的同志学习。通过交

流、对比,让教师自己查找与高水平教师的能力差距,汲取别人在专业发展方面的经验教训,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敬业和勤奋、学习与反思,是专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任何人都可以让专业发展到相当的高度。帮助教师树立专业发展的信心。

想方设法为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影象技术的学习,就需要学校为教师提供必要的设备。教师只有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才能够逐渐掌握这一技术。必要时,专业教师还需要去大专院校的实验室、大型企业的车间,向高级专业人员学习取经等,都需要学校给予必要的支持。校方的支持,是教师主观上追求专业发展的高效催化剂,将会不断推动专业教师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二、学校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规范管理,是专业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

以校本课题研究为抓手,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让教师在不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反思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反思,大多集中在对一节课、

或一节课的某一环节的得失上,缺乏系统的有深度的反思。反思能力的缺失,要还在于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薄弱,缺乏对问题深究的意识,不善于将问题分类梳理,寻找各问题间的因果关系,也就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极大地制约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通过组织课题研究,将专业教师吸引到有深度的问题研究中来,在研究中,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逐渐形成反思的意识,不断提高反思的能力。

加强对专业课教学的过程监管,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开展教学活动。目前的技能课教学,还缺乏严格的规范标准,有些专业的技能课教学,甚至还没有完善的教学计划,教师授课计划不周密,方案不细致,评价不到位,这些既影响了教学质量,也影响了教师自身的能力发展。学校应组织力量研制各类专业技能教学的计划、方案,并要求教师严格依计划编写训练的教案,包括训练的模块、技能动作的顺序、动作规范、动作速率、评价表等,课后写出训练情况记录,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对上课随意性较大的教师,应予以惩戒。只有高标准,严要求,才会有高质量,高效益,才会培养出教师自觉提高专业能力的意识,才会让教师不断地去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专业能力的发展。

加大对教师业务进修的管理。业务学习既包括专业理论,也包括新的技术、工艺,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要让专业教师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拓宽视野,发现不足,才能为专业发展提高必要的知识基础。如果错误的认为已有的知识储备足以应付教学需要了,将导致专业能力的发展停滞不前。学校应有完善的专业教师业务进修的管理方案,针对不同教师不同的专业能力缺陷,提出不同的业务进修要求。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567000b52ea551810a6877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