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和韦苏州秋斋独宿翻译赏析

2022-04-16 12:10: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和韦苏州秋斋独宿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秋斋,苏州,古诗,赏析,翻译

古诗和韦苏州秋斋独宿翻译赏析

《和韦苏州秋斋独宿》作者为金朝诗人赵秉文。其古诗全文如下: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前言】

《和韦苏州秋斋独宿》是金代赵秉文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原文】

⑴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秋斋独宿:韦应物的诗作。 ⑵冷晕:借“晕”代月。 【翻译】

清冷的烛火浸没在快要燃尽的蜡烛,绵绵的秋雨敲打在竹林深处。夜雨阵阵鸟儿难耐不时惨声叫,枝头湿寒身体打颤鸟儿难安宿。 【赏析】

金代赵秉文的《和韦苏州秋斋独宿》作为唱和之作,除第三句外,其余三句的韵脚都和韦应物的诗作相同。开篇仍然从月光入笔,但这月光已经着上了“冷”的色调,一“冷”一“侵”一“残”字,道出了冷月残烛的凄凉止境。而“雨声深竹”的点染,更加浓了凄清的氛围。那在雨夜惊飞的山鸟,“寒枝不成宿”的形象,何尝不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此诗和韦应物的诗作所表达的情感及手法同中有异。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

1


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了天气变化,引出下句。情感表达,一明白如话,一含蓄蕴藉。各得其所,各尽其妙。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5aad84f02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