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送柴侍御》及赏析

2023-01-09 07:1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昌龄《送柴侍御》及赏析》,欢迎阅读!
王昌龄,赏析,柴侍御



王昌龄《送柴侍御》及赏析

唐代: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译文

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

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解释 侍御:官职名。

通波(流):四处水路相通。 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两乡: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时的作品。这位柴侍御将要从龙标前往武冈,诗人写下这首诗为他送行。 赏析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




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究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运用灵活的笔法,一句确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也承接了一二句,表达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假如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一样,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亮的共性。

这首诗通过想象来制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奇,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由于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意也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读者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离伤”强压心底,不让自己的“离伤”感染对方。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离伤”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擅长言情的诗人用乐观开朗又深情动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是更爱护、更感人的友情。正是如此,“送君不觉有离伤”,更能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更加耐人寻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5b6e60268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