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传播

2022-04-09 19:13: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的传播》,欢迎阅读!
唐诗,传播



唐诗的流传

1.赠诗。

赠送是比较普及的传播手段。流行较广的《唐诗三百首》中赠送诗就占了近五十首。连皇帝李世民也要用这种方法让人知道自己的诗作。《全唐诗》收唐太宗诗共八十八题九十九首,不少是赠诗,如《赐房玄龄》、《赐魏征》等。

2.投献。

投献是由于唐代科举制发展起来的一种传播方式。由于科举制度对诗名的重视,唐人应举者一般都要把平日所作诗文写成卷轴,即行卷。投献朝中显贵,希望得到赏识。

3.墙壁题诗。

唐代诗人多喜欢在酒店、馆驿、佛寺等地墙壁上提写诗词。比如崔护《题都城南庄》这种在公众场所题写诗作意味着直接向社会发表。这种发表还有自编文集传播于世。

4.题画传诗。

古人诗画一体,画上多题诗,在画传播的同时也传播了诗,这是题写的另一种传播方式。

5.诗板题诗。

唐朝盛行用专门的诗板流传诗文,然后挂起来,供人阅读。旅店、人员密集的地方,风景区中都会有大量的诗板,供过路的文人写诗。可见诗板在当时很普遍,设置诗板一般是当地的县令或寺庙的和尚。他们请过路人留下诗篇,以求为本地留下光彩。

6.乡间流传。

是在由社会重诗风气影响下自然形成的在多种渠道里广泛传播的方式。

“宾王七岁,能诗,尝嬉戏池上,客指鹅群令赋焉。应声曰:‘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客叹咤,呼神童,”于是名声在乡里传播。 7.出版诗集。

唐朝时,发明了雕版印刷术,诗人也可以印诗集,比如白居易就曾印过一本,但是印数很少,很难广为传播。

8.诗瓢传诗。

寺庙里的和尚许多也会做诗,他们一般住在山上,不轻易下山,写好了诗后,就后把诗装进一个大葫芦里,然后放到山上的河中,让葫芦顺着水流流到山下,路人捡到了,打开后,就可以读到这些诗作了。

思考:你知道哪些诗是通过上面的方式传下来的呢?请搜集相关的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5d8163867ec102de2bd899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