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

2023-04-20 08:02: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欢迎阅读!
传序,开课,教案



《伶官传序》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论证来论证文章中心论点的写作手法。

2、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二、导入

在我们刚结束的课程《项羽之死》中,项羽在乌江自刎前,曾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惨败的原因:“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

其实,不只是项羽,很多帝王将相都将自己灭亡的原因归结于天命,许多平民百姓也都将人生的苦难、命运的坎坷归咎于天命。

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来探讨一下事情的成败究竟是在天命还是在人事。

齐读课文

1、这是一篇史论文,前面我们学习过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文,它在第一段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它的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那么这里是不是也一样呢?

朗读第一段。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呢?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翻译 (国家兴盛或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

古人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迷信地认为人的命运是由上天主宰,作为那个年代的封建士大夫,他没有否定这种传统说法,但在这里他更强调人事的作用。

2 作者依据什么提出这样一个论点呢? 请用原文语句来回答。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翻译(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历史史实是“盛衰之理”最有力的证明。

这一“得”一“失”,与论点中的一“盛”一“衰”相应,并领起下文。 3 如果我们不看下文,推想一下作者接下来应该写什么内容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呢?

明确:用庄宗如何得天下及怎样失天下的事实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写的。

()第二、三段先将内容 再讲结构

切入点:1合作学习:请同学们结合23段的内容,为庄宗做个简单的履历表。

明确: 年代 岁数 事件

908年,23岁,接受三矢,继父遗命。 912年,27岁,“系燕父子以组。(灭燕) 923年,38岁,“函梁君臣之首”(亡梁) 926年,41岁,“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2、从表中可以看出什么?

(庄宗得天下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有三年)






作者认为庄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衰”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呢?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盛”——“忧劳可以兴国” “衰”——“逸豫可以亡身” 翻译: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通过对庄宗得失天下的原因的分析,作者得出怎样的结论?

齐读:“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 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评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就是作者给出的结论

“忧劳”和“逸豫”都是人的一种行为,但其结果却是完全不同,庄宗已经成为历史一面永远的镜子,当他国破家亡对天长叹时,早已忘记了古人的一句名言:成由勤俭败由奢

3“兴国”时庄宗是以怎样的面貌出现的?班级齐读

明确:“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 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这便是庄宗“兴国”的体现。

这一段分为两个层次:“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之前是一个层次,主要讲述了庄宗接受遗命,第二层次主要讲述了庄宗执行遗命。

作者在记叙庄宗执行遗命的过程中连续运用了很多动词:“受”“藏”“遣”“告”“请”“盛”“负”“驱”“纳”形象地描绘了庄宗执行遗命的情形,可以看出庄宗接受遗命,矢志复仇的决心和意志。(庄宗对三矢的庄重态度。) 那么这些语句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本文议论的中心“人事”的作用。

4、等到庄宗即将要灭国时,作者是如何描写那种场面的?班级齐读

明确:“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如果说前文中庄宗执行遗命叙述属于“忧劳”那么这一段的叙述便属于“逸豫”“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是本文的中心论点,作者巧妙的寓论点于叙述中。

作者先用饱蘸感情的笔墨盛赞庄宗的成功,继而感叹他的失败,着以大起大落的转折,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手法?

对比论证。

学过的课文中对比论证手法 鲁迅《拿来主义》《过秦论》

总结:使用对比论证的原则和好处。

5、论证方法归纳

例证法、对比法、引用法

(三)第四段

行文到第三段,已得出结论,似乎可以结束了,那么最后一段是否多余?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齐读第四段

推论:“夫祸患积于忽微,而智勇多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翻译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所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这样写是否画蛇添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5da4e9dbb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2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