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画里阴晴》课后习题及答案

2022-04-28 20:1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吴冠中《画里阴晴》课后习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吴冠中,课后,习题,答案

《画里阴晴》课后习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训练



1.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兴( 真谛 浓酣 透露 染( 色调 仿( 协调 透( 含蕴 2. 下列选项中对课文中提及的绘画知识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水彩画是用水彩绘成的画,水彩是用水调和后使用的绘画颜料,能表现出透明、轻快、湿润等特有效果。

B. 水墨画是指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国画。

C. 印象派是19世纪下半叶在我国兴起的一个画派。

D. 油画是西洋画的一种,用含油质的颜料在布或木板上绘成,能表现出物体的真实感和丰富的色彩效果。

3. 下列选项中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 A. 吴冠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B. 潘天寿——默看细雨湿桃花。

C. 张志和——《渔歌子》——斜风细雨不须归。

D.《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车窗外——雨洗过的茶场一片墨绿,像浓酣的水彩画。 B. 中国画家爱画风雨归舟,爱画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境。 C. 曾有画油画的人说:江南不宜画油画。 D. 衣服湿了、颜色变深、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但湿了的大自然景色却格外有 致。

5. 下列选项中对“我……头发都灰白了,还拿不定主意该定居到油画布上呢,还是从此落户在水墨之乡了!”一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拟人 B. 比喻 C. 拟物 D. 排比

6. 下列选项中关于课文内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微雨天中的故乡景致更像一幅山水画。 B. 作者喜欢阴雨天的景色,并有自己的创作风格,与他长期留学在外,受国外传统文化的影响分不开。

C. 作者对“江南不宜画油画”的说法是非常赞同的。 D. 写“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主要作用是反衬。

二、阅读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自学过水彩画和水墨画后,便特别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我不喜欢英国古老风格的水彩画。我以往的水彩画可说是水墨画的 ,从意境和情趣方面看,模仿西洋的手法少,受益于中国画的成分多。西洋画中也有表现风雨的题材,但西洋画中是将风雨作为一种事故或大自然的 来描写的,很少将阴雨作为一种欣赏对象的审美趣味来表现。西方风景画之独立始于印象派,印象派发源于阳光,画家们投靠阳光,说光就是画面的主人,因之一味分析色彩与阳光的物理关系,甚至说都不是色彩,而中西画家大都陶醉于阳光所刺激的强烈的色彩感,追求亮、艳、丽、华、鲜……多半是从派生出来的。

曾有画油画的人说:江南不宜画油画。大概就是因为江南阴雨多,或者他那种油画技法只宜对付洋式的对象。数十年来,我感到在生活中每次表现不同对象时,永远需寻找相适应的技法,现成的西方的和我


国传统的技法都不很合用。浓而滞的油画里有时要吸收水分,娇艳的色彩往往须渗进墨韵……人们喜欢晴天,有时也喜欢阴天,如果阴与晴中体现了两种审美趣味,则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又画油画又画水墨,我的这两个画种都不纯了,只是用了两种不同的工具而已,头发都灰白了,还拿不定主意该定居到油画布上呢,还是从此落户在水墨之乡了!



1. 第一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为( A. 变态 变种 B. 变种 变化 C. 变种 变态 D. 变化 变态

2. 简要概括西洋油画家对阳光和阴雨的感受和表现与作者的不同。



3. 在选文中用横线画出有些人认为“江南不宜画油画”的原因。 4. 简要分析“人们喜欢晴天,有时也喜欢阴天,如果阴与晴中体现了两种审美趣味,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一句的含义,并指出其采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5. 选文的最后一句“又画油画又画水墨,我的这两个画种都不纯了,只是用了两种不同的工具而已,头发都灰白了,还拿不定主意该定居到油画布上呢,还是从此落户在水墨之乡了!”是不是表明作者对自己的立场产生了动摇?请简要分析。



答案:

一、1. yí dì hān lù xuàn diào mó tiáo shèn yùn 2. C 3. A 4. C 5. B 6. D

二、1. C 2. 西方油画家崇尚阳光,“一味分析色彩与阳光的物理关系”,陶醉于阳光所刺激的强烈色彩感受,很少将阴雨作为一种审美趣味来表现。而作者却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 3. 大概就是因为江南阴雨多,或者他那种油画技法只宜对付洋式的对象。 4. 作者在自己的绘画中同时融汇了中西方两种绘画技法,他认为这两者是可以兼得的。采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5. 不是。作者终生追求的就是油画的民族化和中国画的现代化。这样说是用幽默诙谐来表现他的自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5e54bcbce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