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自我效能感测量研究述评(一)

2023-02-20 00:23: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职业自我效能感测量研究述评(一)》,欢迎阅读!
述评,效能,测量,自我,职业

职业自我效能感测量研究述评()

【摘要】当前,有关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与职业内容有关的自我效能研究;二是与职业行为过程有关的自我效能研究。文章仅从测量的角度出发,回顾国内外研究的进展,展望其发展趋势,以求能为相关研究中职业自我效能感测量工具的编制和选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职业自我效能感;职业展望

20世纪80年代,随着自我效能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的兴起,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在国外开始蓬勃发展。纵观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对它的测量始终处于最基础也最为举足轻重的地位。

1981年,HackettBetz首先运用自我效能理论来研究职业领域中的问题,设计出了第一个职业自我效能量表,使得自我效能理论扩展到职业领域,出现了职业自我效能的概念。进入21世纪后,国内学者也开始涉足此领域,编制和修订了各种测量职业自我效能感的量表,并普遍的将职业自我效能感理解为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和职业相关的任务或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具体来说包括与职业内容有关的自我效能以及与职业行为过程有关的自我效能。 一、与职业内容有关的自我效能感测量研究

传统的职业自我效能研究着眼于职业所规定的具体内容,从一般意义上的职业到各种具体行业,其关注的是个体对自身完成这些具体内容(如职业所需要的教育所规定的工作职责或任务)能力的信念。

(一)一般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在研究大学生职业心理时,常常会遇到性别差异现象,即女大学生在非传统女性职业领域所占比例相对男大学生较低。为了解释这一现象,HackettBetz1981)设计出了职业自我效能量表,他们假设这种不足是由于她们在这些领域中的低自我效能所致。该量表根据女性在各种职业中所占百分比,选择了l0个传统女性职业和10个非传统女性职业,共20项目。对每种职业而言,被试都要表明他们成功地完成两种任务的信心:教育要求和工作职责,并以此构成了两个分量表。该量表在信、效度方面均达到了较高标准1],目前已被翻译或修订成各种语言,在各不同种族和人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国内学者姜飞月,郭本禹2004对该量表进行了修订。他们重新选择了适合中国文化背景l0个传统女性职业和10个传统男性职业,并对记分方式做了少许调整,使量表更加量化便捷。

(二)任务具体化与具体职业的自我效能感测量

事实上,在自我效能的研究领域一直都存在着一般与领域之争研究者们提出一般自我效能的概念,用于表示个体应对广泛的任务要求或新情景时的一般能力信心。但以班杜拉为首的领域自我效能倡导者们坚持认为,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概念、自尊等概念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自我效能是具有针对性即相对于特定的领域而言的。由于不同活动领域之间的差异,人们所需要的能力、技能也存在差别,因此自我效能感总是和特定领域或任务相联系的。 1996BetzBorgen以霍兰德六种职业兴趣为基础编制出技能信心量表SCI,旨在测量与不同职业兴趣类型相联系的活动或任务的自我效能感。汤梅于2001年修订了SCI2005年王祯等又运用此量表进行了调查,因素分析的结果验证了量表所包括的管理型研究艺术现实型常规型社会型职业自我效能六因子结构。

在任务具体化的职业自我效能测量领域,研究者们还单独针对专门的职业技能进行了分析。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有关计算机使用、写作和人际关系的效能感测评,常使用的量表有McCarthy1985写作自我效能感诊断工具Durndell2000编订的“CSE调查表及赵永礼(2007)的CSE修订版。

与此同时,测量各种具体职业的自我效能工具也层出不穷。其中,以教师的职业自我效能测


量研究最为深入。此种测量主要有两种趋势2],分别以罗特的控制点概念和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前者把教师效能感看成是教师认为他们能够控制其活动的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只有两个项目的测验;而后者则从班杜拉的效能和结果预期两个概念出发理解教师职业自我效能,1984GibsonDembo提出了一个包含30个情景项目两个因素的教师效能感量表”(TES),并成为当时被广为接受的教师效能感测量工具之一。随后,HoyWoolfork1993)编制了教师效能感量表RiggsEnochs1990)开发了理科教学效能感信念工具STEBISchmitz等(1997)人也设计了教师自我效能感量表。当前,教师的职业自我效能感研究已有走向整合的趋势,集体效能感量表也开始出现。R.D.GoddardW.K.HoyW.A.Hoy20002002)编制的教师集体效能量表与刘红云等(2004)以我国小学教师为被试修订的教师集体效能量表都表明教师的集体效能感具有单一的因素结构。除此之外,国内研究者们对企业员工、管理者、推销员、运动员、公务员、导游、飞行员等职业的自我效能测量也在逐渐展开中。

二、与职业行为过程有关的自我效能感测量研究

职业自我效能感测量关注的另一方面即是与职业行为过程有关的自我效能感,它是指个体对自身完成有关职业行为过程,实现行为目标能力的信念。 (一)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起源于职业决策理论,而其概念的提出则直接受职业决策困难研究的影响。BetzHackett继合编了一般职业自我效能量表后,就把目光转移到了职业决策困难者身上,试图再一次验证运用自我效能理论来理解和解决职业决策困难的有效性。在此之前,Osipow1976Holland1977的研究都曾表明缺乏信心可能导致职业决策困难。受此两项研究结果影响,借鉴Crites1978)职业成熟度理论模型中职业选择能力部分的结构(5个因素:自我评价、收集职业信息、挑选目标、制订未来的规划、问题解决)Betz又与Taylor1983)合作设计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DMSE),用于测量个人需要成功作出职业决策时的信念程度。1996年,Betz等人又对此量表进行了修订,把原来的50个项目缩减到了25个项目。修订后的量表被称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简缩版CDMSE-SF在简洁的同时,它更为高效实用,也具有了更加令人满意的信、效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60ae7d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3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