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地道路设计软件指导手册简版

2022-07-07 09:02: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纬地道路设计软件指导手册简版》,欢迎阅读!
设计软件,道路,指导,手册,简版

3.1运行软件



1-1-1程序界面

3.2建立设计项目

点击“项目”→“新建项目”,指定项目名称、路径,新建公路路线设计项目。

3.3打开数字地形图

应用AutoCAD打开数字化地形图。

3.4平面线形设计

3.4.1打开“主线平面设计”对话框

点击“设计”→“主线平面设计”,打开主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1-1-2主线平面设计对话框





对于已有项目,“主线平面设计”启动后,自动打开并读入当前项目中所指定的平面交点数据。用户点按“计算绘图”后便可在当前屏幕浏览路线平面图形。

3.4.2确定交点

1) 单击主线平面设计对话框上的【拾取】按钮,从图中选择路线起点位置,获

得路线起点的坐标,并显示在对话框上(图1-1-3。也可以在键盘上直接输入起点的坐标。



1-1-3 起点的坐标

2) 单击对话框上的【插入】按钮,从图中选择(或者键盘输入)路线其它交点

的坐标,可以连续选择多个交点的位置,也可以只选择一个交点的位置,ESC键退出交点位置的选择,返回主线平面设计对话框。结果见图1-1-4



1


交点4

交点2

路线起点

交点3

交点1



1-1-4路线交点

说明:1“交点序号”“交点名称”

“交点序号”显示的是软件对交点的自动编号,起点为0,依次增加。 “交点名称”编辑框中显示或输入当前交点的名称,交点名称自动编排,般默认为交点的序号,可以改成其它的任何名称,如起点改为BP终点改为EP在调整路线时,如果在路线中间插入或删除交点,系统默认增减交点以后的交点名称是不改变的。如果需要对交点名称进行重新编号,可在交点名称处单击鼠标右键,系统即弹出交点名称自动编号的选项菜单(如图1-1-5所示),选择对当前项目的全部交点进行“全部重新编号”,或“从当前交点开始重新编号”或“以当前交点格式重新编号”

2




1-1-5交点编号

2X(N)Y(E)”编辑框 输入或显示当前交点的坐标数值。 3“插入”“删除”按钮

“插入”用来在当前交点位置之后插入一个交点;“删除”用来删除当前的交点。

4“拾取”“拖动”按钮

“拾取”可以从地形图上直接点取交点坐标;

“拖动”可以实现交点位置的实时拖(移)动修改功能。

5)可以使用AutoCAD的“line(直线)”命令和“pline(多段线)”命令在当前屏幕直接绘制路线的交点导线,将导线调整好以后,打开主线平面设计对话框,单击对话框中的“拾取”按钮,在右键菜单中选择“E拾取交点线”或根据CAD命令行提示输入E回车,拾取屏幕中绘制的交点导线,系统即自动将其转换为HintCAD当前项目的交点导线。 3.4.3插入平曲线

1) 拖动主线平面设计对话框中的横向滚动条控制向前和向后移动,选择需要设

置平曲线参数的交点;

2) 单击“请选取平曲线计算模式”右侧的

根据交点曲线的组合类型和曲线

控制来选择当前交点的计算方式和各种曲线组合的切线长度反算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适合的计算或反算方式(图1-1-6单曲线、S型曲线



3


和回头曲线的具体设计方法见附录2



1-1-6平曲线计算模式

3) 根据计算模式输入相应的设计参数或者采用“拖动R或者采用“实时修改”

的方式获得平曲线设计参数;

4) 单击对话框上的【计算绘图】按钮,计算并显示平面线形。

说明:1“前缓和曲线”“圆曲线”“后缓和曲线”中的编辑框 “前缓和曲线”“圆曲线”“后缓和曲线”中的编辑框用来显示和编辑修改当前交点的曲线参数及组合控制参数。编辑框的控件组将根据选择的计算或反算方式的不同而处于不同的显示状态,以显示、输入和修改各控制参数数据。半径输入9999表示无穷大。

“半径RO“长度S1“参数A1”分别显示或控制当前交点的前部缓和曲线起点曲率半径、长度、参数值;“切线T1”当前交点的第一切线长度。

“半径Rc“长度Sc“外距”分别显示控制当前交点圆曲线的半径、长度、外距。

“半径RD“长度S2“参数A2”分别显示和控制当前交点的后部缓和曲线的终点曲率半径、长度、参数值;“切线T2”当前交点的第二切线长度。

2“拖动R”按钮

该按钮可以实现通过鼠标实时拖动修改圆曲线半径大小的功能。拖动过程中



4


按键盘上的“S”或“L”键来控制拖动步距。

3“实时修改”按钮

用动态拖动的方式来修改当前交点的位置和平曲线设计参数。 4“试算”按钮

计算包括本交点在内的所有交点的曲线组合,并将本交点数据显示于对话框右侧的“数据显示”内。在计算成功的情况下,点“计算绘图”按钮可直接实时显示路线平面图形;而当计算不能完成时,对话框中的数据将没有刷新,并且在AutoCAD命令行中将出现计算不能完成的提示信息,用户在调整参数后可继续进行计算。

5“控制..”按钮

单击“控制…”按钮,弹出图1-1-7所示的“主线设计参数控制”对话框。该对话框用于控制平面线形的起始桩号和绘制平面图时的标注位置、字体高度等。根据图形的比例来设置字体的高度,如果平面图的比例为1:2000,则宜按1-1-7设置标注文字的字高。注意在使用进行路线平面设计及拖动时,“控..”对话框中的“绘交点线”按钮点亮。



1-1-7主线设计及显示控制



5


6)注意对话框右侧“数据显示”中的内容,以控制整个平面线形设计和监控试算结果。结合工程设计中的实际情况,主线平面设计允许前后交点曲线相接时出现微小的相掺现象,即“前直线长”或“后直线长”出现负值。但其长度不能大于2mm,否则系统将出现出错提示。 3.4.4保存数据

“确定”按钮用于关闭对话框,并记忆当前输入数据和各种计算状态,但是所有的记忆都在计算机内存中进行,如果需要将数据永久保存到数据文件,必须点击“另存”或“存盘”按钮。“取消”按钮可以关闭此对话框,同时当前对话框中的数据改动也被取消。

“存盘”和“另存”按钮用于将平面交点数据保存到指定的文件中,得到*.jd数据和*.pm数据。使用时,最后会弹出如图1-1-8的询问对话框,询问是否将交点数据转换为平面曲线数据,一般选择“是”即可。



1-1-8询问对话框

3.5建立数字地面模型

通过数字地面模型内插纵断面和横断面地面线数据,是快速获得路线纵断面和横断面地面线数据的方法,为山区公路路线方案的优化和比选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支持。建立数字地面模型的操作过程如下: 3.5.1开始新数模

第一次建立数模,应先进行系统初始化。操作如下:

单击菜单【数模】→【新数模】,弹出图1-1-9所示“点数据高程过滤设置”对话框,设置对高程数据的控制。其中“采用高程过滤器”选项用于控制是否在读入数据时自动启动高程过滤器,即可将高程为零或高程超出用户指定范围的粗差点或废弃点自动剔除,保证数模构网的准确性。

6




1-1-9点数据高程控制

3.5.2三维数据读入

1) 单击菜单【数模】→【三维数据读入】→【dwgdxf格式】,根据提示选

取要读入三维数据的dwg文件,程序从中提取出所有的图层信息,列于图1-1-10所示的对话框中。

2) 单击计曲线所在的图层25,单击“数据类型”下方的下拉菜单,选择“约

束线”

3) 单击首曲线所在的图层27,单击“数据类型”下方的下拉菜单,选择“约

束线”

4) 单击地形点所在的图层29,单击“数据类型”下方的下拉菜单,选择“地

形点”

5) 单击流水线所在的图层34,单击“数据类型”下方的下拉菜单,选择“约

束线”

6) 单击陡坎所在的图层44,单击“数据类型”下方的下拉菜单,选择“约束

线”

7) 设置“SPLINE搜索”选项为“控制点”

8) 单击“开始读入”按钮,程序开始从该DWG文件中分类提取三维地形数据。

完成后,AutoCAD命令行中显示所提取到的三维点的总数目。

7




1-1-10读入dwg格式三维数据

3.5.3数据预检

在进行三角构网前对需要对原始三维数据进行检查,对已经读入内存的所有三维点进行排序、检索等操作,同时检查并逐一记录数据中出现的问题。 1) 单击菜单【数模】→【数据预检】,弹出数据预检设置对话框(图1-1-11 2) 选择需要控制的选项,单击【确定】按钮。



1-1-11设置数据预检选项

3.5.4数模构网

数模构网为根据已经读入的三维地形数据来构建三维数字地面模型。 单击菜单【数模】→【三角构网】,程序完成三维数字地面模型的构建。 3.5.5数模的优化



8


数模的优化主要考虑在三维数据采点的密度和位置不十分理想的情况下,形成的三角网格不能贴切地反应实际地面的变化,如出现平三角形等,需要进行优化。

1) 单击菜单【数模】→【三角网优化】,启动三角网优化程序,弹出对话框如

1-1-12所示;

2) 单击【开始优化】按钮,系统开始对当前数模中的三角网进行优化。优化完

成后将在命令行中显示优化结果。一般经优化处理后余留的平三角形以红色显示,这些平三角形都是无法避免的。



1-1-12数模优化

注意:优化程序只有在网格线全部显示的条件下才可以使用。 3.5.6数模组管理与保存

一般情况下,一个数模的总点数宜控制在20~60万个之间。如果路线里程较长,需要根据路线的里程和地形情况分若干段分别建模,同一个公路项目可以用数模组来管理。

1) 单击菜单【数模】→【数模组管理】,启动数模组管理功能,见图1-1-13 2) 单击【保存数模】按钮,保存数模。

9




1-1-13数模组管理

利用数模组管理功能可以建立、删除、激活某个数模。 数模组管理对话框中各个按钮的功能如下:

“打开数模”按钮将对话框中用户指定的某一数模打开(即激活),并读入到内存中,以便对其进行编辑、显示或进行数模的高程内插应用。

“新建数模”按钮的功能与“新数模”菜单项功能基本相同,用于关闭已打开的数模。

“添加数模”按钮用于将对话框中用户指定的某一数模添加到数模组中。 “删除数模”按钮仅用于将数模组中某一数模项删去,但并不直接将保存到硬盘上的数模文件(*.dtm)删除。

“保存数模组”按钮将用户在同一个项目中建立的若干个数模的信息保存到*.gtm文件(系统中称为数模组文件)中,并自动将*.gtm文件增加到“项目管理器”中,这样用户下次重新打开项目时,便可方便地浏览到上次所建立的各个数模。

3.6设置设计向导

平面定线完成后,使用 “设计向导”来设置与整个设计任务有关的其它计标准和参数。通过设计向导,软件根据项目的等级和标准自动设置超高与加宽过渡区间、以及相关数值,设置填挖方边坡、边沟排水沟等设计控制参数。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0


1) 单击菜单【项目】→【设计向导】,弹出图1-1-14所示对话框。 2) 选择项目类型;

3) 设置本项目设计起终点范围; 4) 设置项目标识、选择桩号数据精度;

5) 单击【下一步】,弹出图1-1-15所示对话框;进入本项目设置下一步;



1-1-14设置路线参数

11




1-1-15分段第一步

6) 在“纬地设计向导(分段1第一步)”对话框中输入项目第一段的分段终点

桩号,系统默认为平面设计的终点桩号。如果设计项目分段采用不同的公路等级和设计标准,可逐段输入每个分段终点桩号并分别进行设置。本实例项目不分段,即只有一个项目分段,则不修改此桩号; 7) 选择“公路等级” 8) 选择“设计速度”

9) 单击【下一步】,弹出图1-1-16所示对话框。

12




1-1-16分段第二步

10) 在“纬地设计向导(分段1第二步)”对话框中选择断面类型(即车道数)

选择或者输入路幅宽度数据;

11) 为路幅每个组成部分设置详细数据,包括宽度、坡度、高出路面的高度;设

置完成后,单击【检查按钮】来检查设置是否正确; 12) 单击【下一步】,弹出图1-1-17所示对话框。

13




1-1-17分段第三步

13) “纬地设计向导(分段1第三步)对话框中设置项目典型填方边坡的控制

参数,根据需要设置填方任意多级边坡台阶参数; 14) 单击【下一步】,弹出图1-1-18所示对话框。



14


1-1-18分段第四步

15) “纬地设计向导(分段1第四步)对话框中设置项目典型挖方边坡的控制

参数,根据需要设置挖方任意多级边坡台阶参数; 16) 单击【下一步】,弹出图1-1-19所示对话框。



1-1-19分段第五步

17) “纬地设计向导分段1第五步”对话框中设置项目路基两侧典型边沟的尺

寸;

18) 单击【下一步】,弹出图1-1-20所示对话框,进入项目分段设置第六步。

15




1-1-20分段第六步

19) 在“纬地设计向导(分段1第六步)”对话框中设置项目路基两侧典型排水

沟的尺寸;

20) 单击【下一步】,弹出图1-1-21所示对话框,进入项目设置第七步。



16


1-1-21分段第七步

21) 在“纬地设计向导(分段1第七步)”对话框中设置路基设计采用的超高和

加宽类型、超高旋转方式、超高渐变方式及外侧土路肩超高方式、曲线加宽类型、加宽位置、加宽渐变方式项; 22) 单击【下一步】,弹出图1-1-22所示对话框。



1-1-22加宽超高设置

23) 在“纬地设计向导(最后一步)”对话框中单击“自动计算超高加宽”按钮,

系统根据前面所有项目分段的设置,结合项目的平面线形文件计算每个曲线的超高和加宽过渡段;

24) 单击【下一步】,弹出图1-1-23所示对话框。

17




1-1-23结束项目设置

25) 在“纬地设计向导(结束)”对话框中可以修改输出的四个设置文件名称;设置桩号文件中输出的桩号序列间距; 26) 单击【完成】按钮,完成项目的有关设置。

最后系统生成路幅宽度文件(*.wid、超高设置文件(*.sup、设计参数控制文件(*.ctr)和桩号序列文件(*.sta,并将这四个数据文件添加到纬地项目管理器中。

注意:由设计向导自动生成的设置超高与加宽过渡区间、以及相关数值,置的填挖方边坡、边沟排水沟等设计控制参数只是项目典型参数,并不能完全满足设计的需要,用户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在控制参数输入或纬地数据编辑器中对有关设置参数进行分段设置或添加、删除等修改。

3.7数字地面模型内插纵断面地面线数据

1) 单击菜单【数模】→【数模组管理】,弹出图1-1-24所示“数模组管理”对

话框;

2) 选择已经建立的数模文件,单击对话框右侧的【打开数模】按钮,打开已经

建立的数模;

18


3) 单击对话框右侧的【关闭】按钮,关闭“数模组管理”对话框;

4) 单击菜单【数模】【数模应用】【纵断面插值】弹出图1-1-25所示“内

插纵断面地面线”对话框;



1-1-24打开数模



1-1-25内插纵断面地面线

5) 输入“桩号范围”,并选择“插值控制”中的选项;

“插值控制”中的“路面左边线”和“路面右边线”控制中桩插值时,是否同时内插出路基左右侧边线的对应地面高程,这主要为路基横断面设计和支挡构造物设计提供设计参考。只需要路线中线纵断面地面线时,不选择“路面左边线”和“路面右边线”选项,一般应该选择“包含地形变化点”选项;



19


6) 单击【开始插值】按钮,弹出图1-1-26所示的对话框,输入文件名*.dmx

后系统开始进行插值计算。

提示:“桩号范围”的默认值为路线的总长度,需根据当前数模的边界范围重新输入插值的起终点桩号范围,否则有些桩无法内插地面高程;如果项目中已存在该文件,系统会提示是否覆盖原地面线文件。



1-1-26输入纵断面地面线文件名

7) 单击菜单【设计】【纵断面设计】弹出图1-1-27所示纵断面设计对话框,

并自动显示纵断面地面线。



1-1-27纵断面设计对话框

3.8数字地面模型(DTM)内插横断面地面线数据



20


1) 打开数模(步骤与内插纵断面地面线相同)

2) 单击菜单【数模】【数模应用】【横断面插值】弹出图1-1-28所示“内

插纵断面地面线”对话框;



1-1-28内插横断面地面线

3) 选择“插值方式”,一般选择所有地形变化点;

4) 输入“两侧宽度”,确定内插左右两侧横断面地面线的宽度范围; 5) 设定“输出格式”,一般采用系统默认的方式即可。 6) 输入“桩号范围”

7) 单击【开始插值】按钮,指定横断面地面线数据文件名称,系统进行插值计

算。

提示:如果项目中已存在该文件,软件会提示是否覆盖原地面线文件,插值完成后系统自动将文件添加到项目管理器中。

8) 单击菜单【设计】【横断面设计绘图】打开“横断面设计绘图”界面(图

1-1-29

9) 单击【绘横断面线】,程序自动绘制所有中桩的横断面地面线。

21




1-1-29横断面设计-设计控制



22


二、中桩放样



纸上定线后需将道路中线在地面上标定,供落实核对以及详细测量和施工之用。实地放线就是将纸上定线定好的路线敷设到地面上。具体做法是以设计路线的中桩为待放样点,采用全站仪根据放样点坐标在实地标出放样点的平面位置。

1-2-1中桩组的仪器、物品



仪器名称

主机 1



脚架 棱镜

2 3 4

铁锤 记号笔 中桩记录本

数量 1 1 2 2 1 2 1

备注 含电池2 全站仪专用 与全站仪配套



序号 5 6 7

仪器名称 大、小背包 铁钉、红布、木桩

其它

数量 1+1 若干

备注

棱镜支

1.放样前的准备

1.1准备中桩数据

公路中线的位置是用“中桩”来表示和控制的,中桩包括公里桩、百米桩、曲线主点桩和加桩。每天出工放样前将足够多的中桩坐标数据输入全站仪中(见附录4

1.1.1 生成逐桩坐标表



23


1) 单击菜单【表格】→【输出逐桩坐标表】,弹出图1-2-1所示对话框; 2) 根据逐桩的桩号数据来源情况选择“桩号来源”,根据输出文件格式选

择“输出方式”,单击【输出】按钮,程序根据用户选择的“输出方式”启动相应的软件,生成逐桩坐标表。



1-2-1输出逐桩坐标表设置

说明:路线中桩间距不应大于表1-2-2的规定。

1-2-2中桩间距

线 (m)

50

25

线

25

线 (m)

R60 30R60

20

10

R30

5

1.1.2 设置加桩

纬地输出的逐桩坐标表不包括加桩。路线经过下列位置应设加桩: (1) 路线纵、横向地形变化处;

(2) 路线与其它线状物(道路、铁路、水渠、管道、电讯线,电力线等)交叉处;

(3) 拆迁建筑物处;

(4) 桥梁、涵洞、隧道等构造物的中心及大中桥,隧道的两端; (5) 土质变化及不良地质地段起、终点处; (6) 道路轮廓及交叉中心;

(7) 省、地()、县级行政区划分界处;

24


(8) 改、扩建公路地形特征点、构造物和路面面层类型变化处。

25




26


第二部分 内业

道路勘测实习的内业设计是外业工作的继续与深化,是在纸上定线和现场测量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资料的综合分析和研究,进一步完善路线的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使设计方案具体化。同时按照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的规定和《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的要求,进行设计文件编制,编写设计说明和施工图表等。

一、平面设计

实习内业设计中的平面设计只是生成相关的图表,不再进行平面线位的修改和调整。

1.生成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直线、曲线及转角表是路线平面设计的重要成果之一。它集中反映了公路平面线形设计的成果和数据,是施工放线和复测的主要依据。表中应列出交点号、交点里程、交点坐标、转角、曲线各要素值、曲线主点桩号、直线长、计算方位角、断链等,见表2-1-1

1) 打开“主线平面设计”对话框,单击“计算绘图”绘制出平面线形; 2) 单击菜单【表格】→【输出直曲转角表】,弹出图2-1-1所示对话框; 3) 根据需要选择“表格形式”,单击【计算输出】按钮,程序启动Excel程序,

生成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2-1-1生成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27


2-1-1



0

2





61





..

421485.1012 9110177632340

°°°°03590° 018110119 213

92574551)

73905 m(8

.....32722线4197210144811111)56135742线m(791354 1...7.352.0212107375961

线



8

5

1

719045 ... 813 6 1 132 693 +++ 235KKK



线2

8516719线1045....5

118136912

3382++++1235KKKK8810



49385193 4.... 2753 线144300161++++ 1235 KKKK

线

5889线3146线9341....36033

129687849++++0134KKKK线线 889 146341 ... 603 2 1 748 638 +++ 134KKK线770384140381....2353192319790 09809) ....m16225(1421 772线26622794 9

....7100

349469547941线

19738311 .... 9782 8 1792线3422

0007220线211 000 0000 6 06353119)

)

)

)YZYZ((((

5118 ....526621425 00511543°°°°250012222

6

2

0

2

0

512010776300.....4

+33854045302K01619+++++12356KKKKK)

71247383

Y836940(3.77... E733325512757 3820×357 × × 1798 )8909754865×X(2.91... 784933N32210011149932111111

1

234561DDDDDDJJJJJJ28






2.生成路线平面图

路线平面图是道路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2-1-2。该图全面、清晰地反映了道路平面位置和经过地区的地形、地物等,它是设计人员设计意图的重要体现。

平面图作为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组成部分,其比例尺一般常用的是1:2000在平原微丘区可用1:5000。在地形特别复杂地段的路线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可用1:5001:1000。若为纸上移线,则比例尺应更大一些。

路线带状地形图的宽度,一般为中线两侧各100200米。对1:5000的地形图,测绘宽度每侧不应小于250米。

路线一律按前进方向从左至右画,在每张图的拼接处画出接图线。在图的右上角注明共×页、第×张。在图纸的空白处注明曲线元素及主要点里程。

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均应展绘和测出各等级三角点、导线点、图根点、水准点等,并按规定的符号表示。各类构造物及其主要附属设施应按《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绘制在平面图上。

1) 单击菜单【绘图】→【平面图分幅】,弹出图2-1-3所示对话框;根据平面

图绘制的要求设置“分图比例与裁剪”“曲线元素表设置”“页码设置” 2) 单击【开始出图】,软件在布局内生成每张平面图。这种分图方法实际上并

未将模型空间地形图裁开,而只是分别设置了若干个布局窗口显示每页图纸,对设计和修改,保持原有图纸的坐标和位置十分方便。



2-1-3平面自动分图



29




30


2-1-2



线 1-8

31




二、纵断面设计

1.输入纵断面地面线数据

将在实习外业中实测的逐桩地面线高程数据输入HintCAD软件中。 1) 单击菜单【数据】→【纵断面数据输入】,弹出图2-2-1所示“纵断面地面

线数据编辑器”

2) 单击“纵断面地面线数据编辑器”的菜单【文件】→【设置桩号间距】设定

按固定间距自动提示下一个要输入的桩号;

3) 在“纵断面地面线数据编辑器”对应的“桩号”和“高程”列表里输入桩号

和对应的地面高程;

4) 输完所有数据后,在“纵断面地面线数据编辑器”的工具栏上单击【存盘】

按钮,系统将地面线数据写入到指定的数据文件中,并自动添加到项目管理器中。

提示:1每输入完一个数据后要按回车键确认输入的数据。输入高程数据后回车,系统自动向下增加一行,光标也调至下一行,同时按设定的桩距自动提示桩号。

2)也可以用写字板、editWordExcel等文本编辑器编辑输入或修改纵断面地面线数据,但数据的格式为HintCAD要求的格式,并且存盘时必须保存为纯文本格式,最后向项目管理器中添加纵断面地面线数据文件。





32


2-2-1纵断面地面线数据输入

2.标注控制点数据

控制点是指影响路线纵坡设计的高程控制点。如路线起、讫点的接线标高,越岭垭口、大中桥涵、地质不良地段的最小填土高度和最大挖方深度,沿溪线的洪水位,隧道进、出口,路线交叉点,人行和农用车通道、城镇规划控制标高,以及其它路线高程必须通过的控制点位等,都应作为纵断面设计的控制依据。在纵断面设计之前应该将控制点的数据输入到HintCAD中,以便在纵断面纵坡设计时显示在图形中,为设计提供参考。

1) 单击菜单【数据】→【控制参数输入】,弹出图2-2-2所示“控制参数输入”

界面;

2) 单击对话框中的【桥梁】【涵洞通道】【隧道】等选项卡; 3) 单击【插入按钮】,添加新的控制对象,并输入相关的详细数据。



2-2-2输入控制参数

提示:其它高程控制如沿线洪水和地下水水位控制标高、特殊条件下路基控制标高等数据无法用HintCAD软件输入,需要设计人员根据控制的里程和高程手工在AutoCAD图形中标注出来,为设计提供参考。这些控制高程点可以在桥梁控制数据中输入,输入时桩号为控制点的桩号,“桥梁名称”输入为控制点名



33


称,“跨径分布”和“结构型式”输入一个空格;“控制标高”输入控制点的控制高程,选择合适的“控制类型”。最后输出图形和表格时注意删除这些数据。

3. 纵断面设计与修改

3.1设计方法

1) 试坡

试坡主要是在已标出“控制点”的纵断面图上,根据技术标准、选线意图,结合地面起伏情况,在这些点位间进行穿插和裁弯取直,试定出若干坡度线。经过对各种可能的坡度线方案进行反复比较,最后选出既符合技术标准,又能满足控制点要求,而且土石方数量较省的设计线作为初定坡度线,再将前后坡度线延长交会,即可定出各变坡点的初步位置。

拉坡时,还应注意下列几点:①在回头曲线地段拉坡,应按回头曲线技术标准先定出曲线部分的纵坡,然后从两端接坡,同时注意在回头曲线地段不宜设竖曲线。②竖曲线与平曲线重合应注意保持持均衡,应尽量避免在竖曲线的顶部或底部插入平面急弯或设反向曲线拐点;③大桥的纵坡不宜大于4%,桥头引道纵坡不宜大于5%,引道紧接桥头部分的线形应与桥上线形相配合;小桥与涵洞处的纵坡应随路线纵坡设汁。④隧道内的纵坡应大于0.3%并小于3%,但短100m的隧道不受此限;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中、短隧道,当条件受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后最大纵坡可适当加大,但不宜大于4%。⑤平面交叉范围内,两相交公路的纵面宜平缓;主要公路在交叉范围内的纵坡应在0.15-3%的范围内,次要公路紧接交叉的引道部分应以0.5%~2.0%的上坡通往交叉。 2) 调整

试定纵坡后,首先将所定的坡度与选(定)线时考虑的坡度进行比较,两者应基本符合。若有较大差异,则应全面分析,找出原因,然后对照《标准》检查设计的最大纵坡、合成坡度、坡长限制等是否超过规定限值,以及平面线形与纵面线形的配合是否适宜等。若发现有问题,应进行调整。

调整时应以少脱离控制点、少变动填挖值为原则,以使调整后的纵坡与试定期纵坡变化不太大。 3) 核对

34


根据调整后的坡度线,选择有控制意义的重点横断面,如高填深挖、陡峭山坡路基、挡土墙、重要桥涵等断面,在纵断面图上直接读出对应中桩的填(挖)高度,检查是否有填挖过大、坡脚落空或挡土墙工程过大等情况。若发现有问题,应及时调整纵坡。 4) 定坡

经调整核对无误后即可定坡。所谓定坡就是逐段把坡度线的坡度值、变坡点位置(桩号)和高程确定下来。坡度值要求取值0.001%,变坡点一般要调整到10m整桩位上,其位置可直接从图上读出桩号,变坡点的高程是根据坡度、坡长依次推算而来。 5) 设计竖曲线

竖曲线应选用较大的半径。当条件受限制时,宜采用大于或接近于规范规定的竖曲线最小半径的“一般值”;地形条件特殊困难而不得已时,方可采用竖曲线最小半径的“极限值”。当竖曲线上有比较严格的控制标高限制时,其竖曲线半径应根据控制标高计算得到,且计算值应大于规范的规定值。当竖曲线的起终点位置受到诸如平纵配合中平曲线的位置、大中桥位等因素影响时,其竖曲线半径可以根据限制的曲线或切线长来确定。

竖曲线半径确定后,就可计算竖曲线要素,进行高程计算。

3.2计算机辅助设计

3.2.1打开纵断面设计对话框

单击菜单【设计】→【纵断面设计】,弹出图2-2-3所示纵断面设计对话框。

35




2-2-3纵断面设计对话框

此对话框启动后,如果项目中存在纵断面设计数据文件*.zdm系统将自动读入纵断面变坡点数据,并进行计算和显示相关信息。 “纵断面数据文件”编辑框用来输入纵断面变坡点的数据文件路径和名称,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在此输入任何信息,软件根据项目的设置自动显示数据文件的名称。 3.2.2设置变坡点

1) 在“桩号”编辑框输入路线起点桩号,在“高程”编辑框输入设计高程; 2) 单击纵断面设计对话框中的【插入】按钮,可以连续增加新的变坡点或在两

个变坡点之间插入变坡点。

说明:1“选点”按钮可以在屏幕上直接点取变坡点,也可以通过键盘修改变坡点的桩号和高程。

2“插入”按钮用于通过鼠标点取的方式在屏幕上直接插入(增加)一个变坡点,并且直接从屏幕上获取该变坡点的数据。“删除”按钮用于删除在屏幕上通过鼠标点取需要删除的变坡点。

3)凹显的“高程”按钮右侧的编辑框用来直接输入当前变坡点的设计高程。为了使路线纵坡的坡度在设计和施工中便于计算和掌握,系统支持在对话框中直接输入坡度值。鼠标单击凹显“高程”按钮,右侧数据框中的变坡点高程值会转换为前(或后)纵坡度,可输入该变坡点前后纵坡的坡度值。

36




2-2-4纵断面设计拉坡图

3.2.3设置竖曲线

1) 通过滚动纵断面设计对话框中的上下滑动块选择要设置竖曲线的变坡点; 2) 单击纵断面设计对话框“计算模式”右侧的3) 根据不同的计算模式输入相应数据; 4) 单击【计算】按钮,完成竖曲线半径的设置。 3.2.4修改调整设计线

1) 单击纵断面设计对话框上的【实时修改】按钮;

2) 根据命令行提示,从图中点取需要修改的变坡点(图中变坡点上的小圆圈) 3) 根据命令行提示,选择合适的修改方式,对变坡点、坡度线或竖曲线进行实

时修改,随着鼠标的移动,图中的变坡点、竖曲线或坡度线会实时计算刷新,同时屏幕左上角参数框动态显示当前变坡点相关参数; 4) 移动鼠标到合适位置单击左键确定变坡点新的位置。

说明:1利用“实时修改”功能,可以对变坡点的位置进行沿前坡、后坡、水平、垂直、自由拖动等方式的实时移动,也可以对竖曲线半径、切线长及外



37

,选择竖曲线的设置模式;


距进行控制性动态拖动;另外也可以对整个坡段实现绕前点、后点或整段自由拖动的实时修改。SL”键控制鼠标拖动步长的缩小与放大。

2“填挖检查”按钮可以实时显示当前鼠标位置所在桩号处的填挖高度、设计高程、地面高程以及坡度。设计时用该功能查看填挖高度。

3.2.5保存数据在操作过程完成后,应该用“存盘”或“另存”命令对纵断面变坡点及竖曲线数据进行存盘。 “确定”按钮保存纵断面设计对话框中的数据,并关闭对话框。

4.输出纵断面设计成果

4.1输出纵坡竖曲线表

1) 单击菜单【表格】→【输出竖曲线表】,弹出图2-2-5所示对话框; 2) 选择表格输出方式,输出纵坡竖曲线表,如表2-2-1所示。



2-2-5生成纵坡竖曲线表 2-2-1纵坡、竖曲线表





38


4.2绘制纵断面图

路线纵断面图是公路设计重要技术文件之一,它反映路线所经地区中线地面起伏情况与设计标高之间的关系。纵断面图采用直角坐标,以横坐标表示距离,纵坐标表示高程,为了明显地表明地形起伏,通常横坐标的比例尺采用1:2000纵坐标采用1:200。公路路线纵断面图见图2-2-6所示。

1) 单击菜单【设计】→【纵断面绘图】,弹出图2-2-7所示“纵断面图绘制”

对话框;



2-2-7绘制纵断面图

2) 设置“绘图”控制中的选项。一般情况下设置的“纵向比例”应该为“横向

比例”的10倍。

3) “绘图栏目选择”。一般情况下,施工图按图2-2-7的设置即可,单击【高

级】按钮可以为每个绘图栏目进行详细的设置(图2-2-8

39




2-2-8纵断面绘图栏目设置

4) 设置纵断面图中的“构造物标注”和“网格设置”。一般情况下全部选中。

在设置网格间距时的“水平间距”和“垂直间距”时,单位均以米计,如果图纸横向比例为1:2000,网格的水平距离输入20米,则打印输出的图纸中网格线的水平间距为1厘米。

5) 设置绘图范围。绘制全线的纵断面图时,单击【搜索全线】按钮,软件自动

搜索出全线的起始桩号和终止桩号。

6) 单击【批量绘图】按钮分幅绘制纵断面图。根据提示,输入起止页码和图形

插入点;单击【区间绘图】按钮不分幅绘制纵断面图,根据提示,只需要输入图形插入点。

40


2-2-6

线 4-8

41






三、 横断面设计

横断面设计是在路线平纵面设计完成后进行的。

1.横断面设计步骤

一般情况下,横断面设计按下列步骤进行。 1) 路基设计计算

路基设计计算包括每个横断面方向上的宽度及设计标高的计算(即路基加宽和超高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入路基设计表。 2) 确定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路基横断面的形式及其横断布置、构造尺寸(主要包括路幅尺寸、坡度值、边坡高度、护坡道宽度、边沟尺寸、排水沟尺寸、截水沟位置与尺寸、挖台阶的宽度等)和选用条件均要参考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进行设计和绘制,所以应先绘制路基标准横断面图。标准横断面图中应包括路基横断面中各种可能的形式及有关的支挡防护形式。例如路基横断面中出现了低填方、高填方、全挖方、半填半挖、路堤墙五种形式,则绘制标准横断面图中就应包括上述的五种横断面的形式。双车道公路常见的路基标准横断面如图2-3-1所示。

横断面中的边坡坡率、边沟尺寸、地表处理、挡墙断面等必须按现行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42


11:m

1:m

1

21:m

一般路堤

11:m

路肩墙路基

1

1:m

1:m

1:m

2

沿河路堤

1:n

1

n1:

2

路堤墙路基

1:n

1

1:n

1

1:n

1

n1:

2

1:m

1:m

半填半挖路基

1:n

1

n1:

2

护脚路基

护肩路基

1:m

n1:

2

1:m

全挖路基

矮墙路基

1:n

2-3-1 常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1

1:n

1



3) 绘制路基横断面图

在横断面地面线基础上,根据路基设计表中的有关数据,绘制路幅的位置和宽度;参照路基标准横断面图绘制路基边坡线与地面线相交,并在需要设置支挡防护处绘制支挡结构物的断面图;检查弯道路段横断面内侧的视距是否满足要求,是否需要清除障碍及设置视距台;根据综合排水设计,绘制路基边沟、排水沟和截水沟等在横断面上的位置。 4) 土石方计算和调配

通过计算横断面的面积和体积,即获得土石方数量,然后进行土石方调配,以便确定填方用土的来源、挖方弃土的去向,以及计价土石方的数量和运量。通过调配,合理解决各路段土石方数量的平衡与利用问题,在符合国家政策和技术经济的原则下,降低计价方数量,避免不必要的借方和弃土。

2.计算机辅助设计

43


2.1输入横断面地面线数据

通过外业实测得到的逐桩横断面地面线数据,采用HintCAD软件提供的“横断面数据输入”工具输入。

1) 单击菜单【数据】→【横断面数据输入】,弹出图2-3-2所示桩号提示对话

框;

如果已经输入了纵断面地面线数据,则应该选择“按纵断面地面线文件提示桩号”这种提示方式可以避免出现纵、横断面数据不匹配的情况;否则选择“按桩号间距提示桩号”,并在“桩号间距”编辑框中输入桩距。



2-3-2桩号提示

2) 单击桩号提示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弹出图2-3-3横断面地面线数据输

入工具;

2-3-3所示的横断面地面线输入界面中,每三行为一组,分别为桩号、侧数据、右侧数据。

3) 在确认或输入桩号后回车,光标自动跳至第二行开始输入左侧地面线数据,

每组数据包括两项,即平距和高差。左侧输入完毕后,直接按两次回车,光标便跳至第三行,输入右侧地面线数据,如此循环输入;

4) 输完数据后,在工具栏上单击【存盘】按钮,将横断面地面线数据写入到指

定的数据文件,并自动添加到项目管理器中。

说明:1横断面地面线输入界面里的平距和高差既可以是相对于前一地形变化点,也可以是相对于中桩的;但最终的横断面地面线数据里的平距和高差必须是相对于前一地形变化点的;如果输入时每个地形变化点的平距和高差是相对于中桩的,则输入完成后,必须通过菜单【数据】→【横断面数据转换】→【相对中桩→相对前点】进行转化。

2)也可以使用写字板、editWordExcel等文本编辑器编辑修改横断面地面线数据,但请注意数据的格式为HintCAD要求的横断面地面线格式,并



44


且存盘时必须保存为纯文本格式,最后在项目管理器中添加横断面地面线数据文件。



2-3-3横断面地面线数据输入

2.2支挡防护工程数据录入

在横断面戴帽子时,必须将路基沿线左右侧设置的路基支挡防护工程型式及其段落数据录入到Hint CAD系统中,系统在横断面设计绘图时可以直接在横断面图中绘制出支挡防护构造物的断面图,并准确计算路基填挖的土方面积和数量。

2.2.1设置支挡防护构造物的几何尺寸

Hint CAD系统提供了部分标准挡墙的型式及其尺寸,但在实际设计项目中,系统提供的标准挡墙可能无法满足设计的需要,此时可将设计项目特殊的挡土墙型式和尺寸添加到标准挡墙库中,以满足工程设计需要。添加新的标准挡土墙的步骤和方法如下:

1) 单击菜单【设计】【支挡构造物处理】打开“挡土墙设计工具”窗口(图2-3-4

“挡土墙设计工具”窗口分为三个区域:左侧为树状的“挡土墙编辑管理”



45


窗口(简称树窗口);右上为挡土墙的“图形显示编辑窗口”(简称图形窗口)右下为“挡土墙属性窗口”(简称属性窗口)。三个窗口的大小均可自由调整。 2) 单击树窗口内展开的“标准挡墙”下的“左侧标准挡墙”,按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增挡墙”(如果用户需要新建一组不同高度的标准挡墙,选择“新增目录”

3) 在属性窗口修改新建挡墙的名称;

4) 在图形窗口中用鼠标绘制出该挡墙的大致断面形式,完成后单击鼠标右键; 5) 在属性窗口修改新建的挡墙名称;

6) 单击树窗口内展开的“标准挡墙”下的“左侧标准挡墙”左侧的“-”,变成“+”后再单击该“+”展开“左侧标准挡墙”,这样软件自动刷新属性窗口的数据;

7) 单击树窗口内新建的“示例挡墙”

8) 在属性窗口输入该新建标准挡墙的“墙顶填土高度”“墙身高度”“墙底埋深”等属性,并修改挡墙断面各边的尺寸,输入准确数据(图2-3-5

提示:其中坡度为0时,表示垂直方向|坡度为9999时,表示水平(—)坡度大于零表示向右倾斜(/,小于零表示向左倾斜(\;高度大于零表示向右或者向上,小于零表示向左或者向下。





46


2-3-4挡土墙设计工具



2-3-5修改挡墙断面尺寸

9) 选中树窗口内新建的“示例挡墙”,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填土线”,启动“设置填土线”对话框(图2-3-6



2-3-6设置墙背填土线

“填土线”是挡墙断面中与路基填土相接触的一条或几条连续的边。如图2-3-7所示,挡墙断面中L5为填土线,A点是近路面点(L0线段的起点),也就是挡墙断面的插入点。系统将在横断面设计时自动搜索断面填土线,从而与横断面地面线相交,准确计算在设置挡墙情况下的路基土石方面积。

47




2-3-7墙背填土线

提示:1)添加“右侧标准挡墙”的方法与左侧相同;也可直接选择“左侧标准挡墙”中的挡墙,然后拖放到“右侧标准挡墙”中,选取该挡墙,按鼠标右键菜单中的“垂直镜像挡墙”命令,系统自动将其镜像为右侧的标准挡墙断面。

2)可以通过鼠标拖动或复制某一已有的挡墙断面,然后进行挡墙属性的修改,得到新的标准挡墙。 2.2.2为当前设计项目设置挡墙

设置好标准挡墙后,根据设计路段支挡工程的设置情况为每个段落选择挡墙型式,并设置挡墙属性。设置挡墙的步骤如下(以设置左侧挡墙为例) 1) 单击树窗口内展开的“挡墙文件”下的“左侧挡墙”

2) 在属性窗口输入“左侧挡墙”的“起点桩号”和“终点桩号”,一般直接将其设定为路线的起终点桩号;

3) 单击树窗口内展开的“挡墙文件”下的“左侧挡墙”,按鼠标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增挡墙分段”并修改此范围内挡墙的名称“所有的护坡”输入该范围内所有挡墙的起终点桩号;

提示:可以用建立挡墙分段的方法来管理相同类型的挡墙;如果当前工程项目中的挡墙型式单一、数量不多,可以省略此步骤。

4) 在树窗口中,从“左侧标准挡墙”中选择某一类型的挡墙,拖放到“挡墙文件”下新建的“左侧挡墙分段”中,或者“挡墙文件”下的“左侧挡墙”中(图2-3-8

48






2-3-8拖放标准挡墙到挡墙文件中

5) 在属性出口输入该段挡墙的起终点桩号;

6) 单击该挡墙,按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自动变换墙高度”,横断面设计绘图时,系统会针对每个断面不同的填土高度自动在该侧同类型标准挡墙中调用不同墙高的挡墙进行横断戴帽。对于路堤挡墙,在弹出菜单中可以设置“自动变换墙高度”或“自动变换填土高度”两种变化形式。要在挡墙的外侧设置排水沟时,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墙外设置排水沟”

提示:设置完毕后分别单击“左、右侧挡墙”,按鼠标右键,选择弹出菜单的“排序”,对各段挡墙按桩号自动进行排序处理,若排序时系统未提示出错信息,说明挡墙设置基本正确。

右侧挡墙的设置与左侧相同。

2.3路基设计计算

1) 单击菜单【设计】【路基设计计算】打开“路基设计计算”窗口(图2-3-9

49




2-3-9路基设计计算

2) 单击窗口右侧的,指定路基设计中间数据文件的名称和路径;

3) 输入“计算桩号区间”,或单击“搜索全线”按钮来指定计算整个路段; 4) 单击【项目管理】打开项目管理器,检查当前项目的超高与加宽文件以及其它设置是否正确;

5) 单击【计算】按钮来完成路基计算。

注意:如果项目中已经存在路基设计数据文件,系统会提示询问是覆盖文件或在原文件后追加数据,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分段计算时,应该选择覆盖原来的数据;每次修改了设计项目的类型、超高旋转位置与方式、加宽类型与加宽方式、超高和加宽过渡段等内容之后,必须重新进行路基设计计算。

2.4横断面设计与修改

2.4.1横断面设计

1) 单击菜单【设计】【横断面设计绘图】打开“横断面设计绘图”界面(图2-3-100

50




2-3-10横断面设计-设计控制

2) 设置“设计控制”选项

1)左右侧沟底标高控制

只有进行路基排水沟的纵坡设计,并在项目管理器中添加了左右侧沟底标高设计数据文件,“沟底标高控制”中的“左侧”和“右侧”控制才可用。在绘制横断面图时,可选择是否按排水沟的设计纵坡进行排水沟的绘制,且可选择是否按照变化的沟深进行设计(默认方式为固定沟深)

2)自动延伸地面线不足

当横断面地面线测量宽度不够,会导致戴帽子时边坡线与地面线无法相交,不能计算填挖面积。选择“自动延伸地面线不足”时,系统可自动按地面线最外侧一段的坡度延伸,直到边坡线与地面线相交。

注意:当最外侧的地面线铅垂时,即使选择了“自动延伸地面线不足”也无法使边坡线与地面线相交。不建议使用该功能,当地面线宽度不够时,应该补测或者设置支挡构造物收缩坡脚。

3)矮路基临界控制

当路基边缘填方高度较小时,外侧应该直接按照挖方路段一样设置边沟。

51


选择此项后,应输入左右侧填方路基的一个临界高度数值(一般为边沟的深度)当路基填方高度小于临界高度时,不按填方放坡之后再设计排水沟,而是直接在路基边缘设计边沟。

利用此项功能还可以进行反开挖路基等特殊横断面设计。

4 下护坡道宽度控制



2-3-11下护坡道示意图

用来控制高等级公路填方断面下护坡道的宽度。支持两种控制方式,一是根据“路基高度”控制,用户输入路基填土高度后,再指定当路基高度大于该数值时下护坡道的宽度值和小于该数值时下护坡道的宽度(图2-3-11二是根据“数据文件”控制,软件根据设计控制参数中路基左右侧排水沟的尺寸控制。

如果采用第二种控制方式,路基左右侧排水沟数据的第一组数据必须是下护坡道的数据,且其坡度值为0如果采用第一种控制方式,系统会自动忽略左右侧排水沟数据中的下护坡道控制数据

5)扣除桥隧断面

用户选择此项后,系统将不绘制桥隧桩号范围内横断面图。 6)沟外护坡宽度

用来控制戴帽子时排水沟(或边沟)的外缘平台宽度,用户可以分别设置沟外护坡平台位于填方或挖方区域的宽度。当沟外侧的边坡顺坡延长1倍沟深后判断是否与地面相交,如果延长后沟外侧的深度小于设计沟深的2倍时,直接延长沟外侧坡度与地面线相交;反之则按原设计边沟尺寸绘图,在沟外按用户指定的护坡平台宽度生成平台,最后继续判断平台外侧填挖,并按照控制参数文件中填挖方边坡的第一段非平坡坡度开始放坡交于地面线。 3) 设置“土方控制”选项

52




2-3-12横断面设计-土方控制

1)计入排水沟面积

计算横断面的挖方面积时是否记入排水沟的土方面积。 2)计入清除表土面积

横断面的面积中是否计入清除表土面积。清除表土的具体分段数据、宽度以及厚度由控制参数文件中的数据来控制。

3)计入左右侧超填面积

横断面面积计算中是否计入填方路基左右侧超宽填筑部分的土方面积。左右侧超填的具体分段数据和宽度见设计参数控制文件。

4)计入顶面超填面积

主要用于某些路基沉降较为严重,需要在路基土方中考虑因地基沉降而引起的土方数量增加的项目。顶面超填也分为“路基高度”和“文件控制”两种方式,路基高度控制方式,即按路基高度大于或小于某一指定临界高度分别考虑顶面超填的厚度(路基高度的百分数)

5)扣除路槽土方

横断面面积中是否扣除路槽部分土方面积。可以选择对于填方段落是否扣



53


除路槽面积和挖方段落是否加上路槽面积。路基各个不同部分(行车道、硬路肩、土路肩)路槽的深度在控制参数数据中确定。



2-3-13横断面设计-绘图控制

4)设置“绘图控制”选项

1)选择绘图方式

根据不同设计单位的设计文件格式以及其它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绘图方式以及绘图比例。其中“自由绘图”一般用于横断面设计检查和为路基支挡工程设计时提供参考的情况,在仅需要土方数据或横断面三维数据等情况下,采用“不绘出图形”方式。

2)插入图框

在横断面设计绘图时是否自动插入图框,图框模板为HintCAD安装目录下 Tk_hdmt.dwg”文件,也可以根据项目需要修改图框内容。

3)中线对齐

在横断面绘图时是否以中线对齐的方式来对齐,默认方式是以图形居中的方式排列。

4)每幅图排放列数



54


指定每幅横断面图中横断面排放的列数,一般适用于低等级公路横断面宽度较窄的情况。

5)自动剪断地面线宽度

在横断面绘图时,根据指定的宽度将地面线左右水平距离超出此宽度的多余部分裁掉,保持图面的整齐

提示:当设计边坡后的坡脚到中线的宽度大于此宽度时,系统将保留设计线及其以外一定的地面线长度。

6)绘出路槽图形

在横断面绘图时是否绘出路槽部分图形。 7)绘制网格

在横断面设计绘图时是否绘出方格网,需要绘制方格网时,可以指定格网的大小。

8)标注部分

根据需要选择在横断面图中标注不同的内容,包括:路面上控制点标高及标注型式、沟底标高及精度控制、坡口坡脚距离和高程、排水沟外缘距离和标高、边坡坡度、横坡坡度、用地界与用地宽度以及横断地面线每一个折点的高程等。每个横断面的断面数据的标注可以选择“标注低等级表格”“标注高等级表格”和“标注数据”三种方式。

9)输出相关数据成果部分

在横断面设计绘图时,选择输出横断面设计“三维数据”和路基的“左右侧沟底标高”,其中“三维数据”用于结合数模数据建立公路三维模型。“左右侧沟底标高” 数据输出的临时文件为HintCAD安装目录下的\Lst\zgdbg.tmp和“\Lst\ ygdbg.tmp”文件,可以为公路的边沟、排水沟沟底纵坡设计提供地面线参考,利用HintCAD的纵断面设计功能进行边沟或排水沟的设计,完成后选择保存为“存沟底标高”,再次进行横断面设计,并按沟底纵坡控制模式重新进行横断面设计。 5)生成土方数据文件

选择是否需要生成土方数据文件,如果选择生成土方数据文件,需要指定数据文件名称和路径。 6)绘图范围



55


从右侧显示的断面桩号列表中选择起点桩号,单击“起始桩号”编辑框后

按钮;选择终点桩号,单击“终止桩号”编辑框后的

按钮,完成绘图

范围的指定。

7)单击【设计绘图】按钮,开始进行横断面设计和绘图。 2.4.2横断面修改

因地形和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不管采用什么辅助设计系统,无论把系统做的多么完善,总会有一些不合实际的设计断面出现,需要设计者进行修改。HintCAD提供了基于AutoCAD图形界面的横断面修改功能,操作步骤如下:

1) 打开或用“横断面设计绘图”功能生成横断面图;

2) AutoCAD中,将横断面图中的“sjx”图层设置为当前层; 3) AutoCAD的“explode”命令炸开整条连续的设计线,并对其进行修改;

4) 在完成修改后单击【设计】→【横断面修改】,按照提示点选修改过设计线的横断面图中心线,系统开始重新搜索修改后的设计线并计算填挖方面积、坡口坡脚距离以及用地界等,同时弹出横断面修改对话框(图2-3-14

5) 根据需要修改对话框中各个选项的内容,修改完成后单击【修改】按钮,系统刷新项目中土方数据文件*.TF里该断面的所有信息和横断面图形,实现数据和图形的联动。

56




2-3-14横断面修改



说明:1)修改横断面设计线一定要在设计线图层(sjx)上进行,不要将与设计线无关的文字、图形绘制到设计线图层中,以免影响系统对设计线数据的快速搜索计算;

2)修改后的设计线必须是连续的,且与地面线相交,否则无法完成横断面修改;

3)截水沟也在设计线图层上修改,系统不将截水沟的土方计入断面面积中,但会自动将用地界计算到截水沟以外;

5横断面修改功能所搜索得到的填挖方面积只是纯粹的设计线与地面线相交所得到的面积,并未考虑路槽、清表等。 2.4.3横断面重新分图

修改完个别横断面后,横断面的大小可能发生了改变,为了保证最终生成的横断面图整齐美观,需要重新调整排列横断面在图框中的位置。“横断面重新分图”功能可以解决横断面自动排版分图的问题。

1) 在所有横断面修改完并最终确定后,单击【设计】→【横断面重新分图】



57


弹出横断面重新分图对话框(图2-3-14

2) 单击重新分图对话框中的“设置”选项,切换到设置界面(图2-3-14。在设置界面内完成有关的绘图设置(设置的内容与前面的横断面设计对话框中的“绘图控制”相同)

3) 分图参数设置完成后,单击【横断面】选项,切换到横断面桩号列表栏,选择分图范围。此时系统默认所有桩号全部选中,桩号列表显示为蓝色,使用鼠标右键菜单的“全选”命令来选择全部桩号进行分图,还可以使用“shift”键选择桩号列表中某一区间范围的桩号重新分图;

4) 重新分图的桩号范围选定后,按鼠标右键,选择“分图”命令,并根据AutoCAD命令行提示“选取绘图起点:,在图形屏幕上点选绘图起点位置,系统在当前位置开始对所选范围桩号范围的横断面全部重新分幅排列。



2-3-14横断面重新分图



3.输出横断面设计成果

3.1输出路基设计表

路基设计表是公路设计文件中的主要技术文件之一,它是综合路线平、纵、横设计资料汇编而成的,在表中填有公路平面线形、纵断面设计资料以及路基加宽、超高等数据。它是路基横断面设计的基本依据,也是施工放样、检查校核及竣工验收的依据(路基设计表表例见表2-3-1、表2-3-2



58


1) 单击菜单【表格】→【输出路基设计表】,弹出图2-3-15所示对话框;



2-3-15输出路基设计表

2) 选择【表格形式】

3) 选择路基设计【输出方式】。一般情况下,建议使用“CAD图形”的输出方

式;

4) 设置路基设计表中是否标注“高程”值和输出高程或高差值时小数点后保留

的小数位数。不选择的情况下,输出横断面上各高程点与设计高之高差; 5) 输入“绘图区间”的起始桩号和终止桩号;

6) 单击【计算输出】按钮,在当前图形的模型空间或布局窗口中自动分页输出

路基设计表。



59


2-3-1



60






2-3-2

61






3.2绘制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横断面图的输出与横断面设计界面相同。横断面图中各个断面的排列顺序是按里程从左向右、从下到上排列,每个断面图上一般需要标明桩号、左右路基宽度、中桩填挖高、填挖面积,如图2-3-16

3.3路基土石方数量表

1) 单击菜单【表格】→【输出土方计算表】,弹出图2-3-17所示对话框;



2-3-17输出土方计算表

2) 选择【计算模式】。若选择“每公里表”选项,在土石方计算表输出时会每

公里作一次断开,便于查询统计每公里土石方计算表;

3) 输入土方和石方的“松方系数”。松方系数是指压实方与自然方之间的换算

系数;

4) 选择【计算控制】。可以选择在输出土石方计算表时是否扣除大中桥、隧道

的土方数量,本桩填方是否利用本桩挖方中的石方;

5) 选择【输出方式】。选择土石方计算表为“Word”格式还是Excel格式 6) 单击【计算输出】按钮,输出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如表2-3-3所示。

提示:输出路基土石方数量表之前,需要在控制参数输入中分段输入土石分类比例。

62


2-3-16

63






2-3-3



5

8

4

0

9

36192 75834.....)00000m K(626

7

383 0224973 1732844....... 2000000

1

3

9

3

4

0

......

746638 3

508106 m512762 225900 111611 0

4

2

3

0

9......3

6

.54286.1



0 341195872936906431 m34052768199377444 )m K( 0.1

)3m0 (

8

1

2108

2

3

4

)859612615 309545870 mK......... 011111001 (



1639298

1..5.4....9.9.578.1 3

1429601704 m21774994675580815624252823137161)297

7

3

0

9

3

0

2

1

8

m437553322322K 161000001020(............000000000001 918221385

9

5

1

8

5

7

3

8

5

242454937449923843 116003111024010130.................. 000001000000000000

4

290..7

4

6



..7.5

1

8

7

......0 3

0928..9587508676 m509716076963 54988715715419327545126306232 1 7742223

1616.......6...4

6

.7

.0099.4378

.1343899...8..6 37965662716175047262m40011598539487875477807585804742233711135231282316536806971

0

0

.......5 ..3347195.1821839677611 m984517688337314242116794.....408.08521..060.......75) 671973..23231413285.736.8 m0448..993006252193584(710005573563650654311211284191681321363401029833..8975.....7..26.6 30950.77..0408)

m50617667387653

5083132343288m54083008211266558234(1 3409166552740.4....8.......4.427..8

9.

050.42413.75.3..0054453955928325.2128749 3 m4788612328092187810444 9028496862032731732618 22498123136443317161011321381 6 360

6

6

339170.6....8

9

1

.......4

.9392...8

9.

050.42020.52.2..63m004453619620480925269747438849231289634168644096288162740357301506172249231484434382696141443817387171...5...46.56483120662874462631714131 19345791614. ...2.......8 4445504993.9 815826396265 082287399344 431469618290 13141 92

1

..7

1

3

2

6

1

1

8

....8

)....03

17..286796237m2581564218(02077175668 1555412857323211141621 8

9

1

2

21

2...1.3

1

..0

.6

0

62.4..45.1..0

8.

21373342722320 19685745810205 15724125245210 1131891421224

1 8 13.42.32.467..9

2

31. ...5

7

.88..7..3 06948

1

..233653.54.88. 5549..689221588240873 883006312308040599010 4021249664923870711799113013531427970 . 0580.

12.72.45.0.03.9283....57.49...0..84.099481..0667592320915849..68959627453761580300631085255403500647312495380429862401182142161231521

1)4

000005075×

m0008000000216

105055(90032040000360049025

5×1116175001112601125097134×00000000000050050500800400020000205×00300700000400904++++++++++00+++++++ 089012245670+2456900 80

8899999999000010000011 40.02222222222055003333333KKKKKKKKKK2..03KKKKKKK 6+9704+34+K0 08000000000073300050050 +26K00080000009+33000000208000300500029+K0000400902++++++++++K9929++++++++K7890123456K2012456908889999999K00000001222222222233333333KKKKKKKKKKKKKKKKKK64






四、设计说明书

道路勘测实习说明书应包括外业勘测和内业设计两个方面。外业勘测说明应包括实习路段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路线设计依据与设计标准,路线布局方案,以及实地定线方法、程序和各作业组的基本工作内容。内业设计说明应包括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设计原则、指标采用、计算说明以及设计成果等。

设计说明书目录示例:

1.设计概述 - 1 - 1.1目的和要求 - 1 - 1.2 设计依据 - 1 - 1.3 公路设计概况 - 1 - 1.4 公路起讫点桩号和坐标 - 2 - 1.5 设计三级公路的意义 - 2 - 1.6 所选地形地貌及沿线情况简介 - 2 - 2.平面设计 - 3 -

2.1直线在平面设计时长度的限制 - 3 - 2.1.1直线的最大长度 - 3 - 2.1.2直线的最小长度 - 3 -

2.2圆曲线最小、最大半径及超高 - 4 - 2.2.1圆曲线最小半径 - 4 - 2.2.2圆曲线最大半径 - 5 - 2.2.3圆曲线的超高 - 6 - 2.2.4圆曲线的要素 - 6 - 2.3 缓和曲线设计依据 - 7 -

2.3.1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应满足以下几方面:2.3.2缓和曲线的形式 - 7 -

2.3.3缓和曲线选择时考虑的因素及作用 - 7 - 2.3.4各级公路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 - 8 - 2.4平曲线线形设计 - 8 - 2.4 .1平曲线线形选择原则 - 8 -

65

- 7 -
2.4.2平曲线最小长度 - 9 -

2.4.3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 - 9 - 3.定线 - 10 -

3.1平原、微丘区定线的步骤。 - 10 - 3.2选线的依据和原则 - 10 - 3.2.1选线的依据 - 10 - 3.2.2选线的原则 - 10 - 3.2选线的一般步骤 - 11 - 3.3纸上定线 - 12 -

3.3.1交点间距、坐标方位角及转角值的计算:3.3.2直线上中桩坐标计算: - 12 - 3.3.3简单介绍单曲线中桩坐标计算 - 13 - 4.路线方案的拟定和比选 - 15 - 4.1路线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 15 - 4.2路线方案的比选: - 15 - 5.纵断面设计 - 19 -

5.1 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 19 - 5.2纵断面设计方法与步骤 - 19 -

5.3 纵断面设计最小纵坡和最大纵坡 - 20 - 5.3.1最大纵坡 - 20 - 5.3.2 最小纵坡 - 21 - 5.4坡长限制 - 21 - 5.4.1最小坡长限制 - 21 - 5.4.2最大坡长限制 - 22 - 5.5视距的设计 - 22 - 5.6、平、纵曲线组合 - 23 - 5.6.1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 - 23 - 5.6.2平、纵组合的基本要求 - 24 - 5.7竖曲线 - 24 - 6.横断面设计 - 26 - 6.1横断面设计原则 - 26 -

66

- 12 -
6.2道路横断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 26 - 6.3横断面设计步骤 - 26 -

6.4 线性组合(平曲线、纵断面、横断面)线形组合设计原则 - 27 - 6.4.1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原则 - 27 - 6.4.2线形组合的基本要求 - 27 - 7. 土石方量计算及调配 - 28 - 7.1 土石方数量计算 - 28 - 8.设计图纸及计算说明部分 - 29 - 8.1计算说明部分(附表) - 29 - 8.2图纸部分(附图) - 29 -

67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6204c1bba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