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师驾驭课堂语言的艺术

2022-08-06 23:20:0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老师驾驭课堂语言的艺术》,欢迎阅读!
驾驭,课堂,语言,老师,艺术

浅谈驾驭课堂语言的艺术

封国俐

暑假期间,参加了由中央财经大学举办的教师高级研修班,历时两周的培训,内容丰富多彩,专家、教授的教学风格各异,回顾其间的所见所闻,收获和感受很多,在深刻认识到教师进修充电必要性的同时,也对如何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练的业务技能,更要有娴熟的组织课堂教学语言的技巧,才可能使渊博的知识得以在课堂向学生传导,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具艺术性。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水准将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对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培养显得十分必要。 一、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课堂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是一种专门的行业交际语言,对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一定要规范、严谨、准确。“观点正确,说理明白”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教学时要力求概念准确、逻辑严密,准确地进行讲解,让学生正确地理解,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教师对原始概念的剖析,对定理、原理的阐述等都必须用专业术语来准确表达,坚决摒弃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活化教材,不断更新和完善已有的知识体系,从而准确地把握现行教材的每个知识点,做到在教学中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二、教学语言的情感性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工作是一种富有情感色彩的工作,而感情充沛课堂语言是创造和谐课堂情境的关键。教师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对学生的听课情绪有着直接影响。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丰富的情感,不单是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还是教师道德情操的要求。正如演员“入戏”一样,登上讲台就应当全身心地投入,进入“角色”。以自身的投入和激昂的热情感化、引领学生进入亢奋的学习状态。教师的语言中体现出来的情感应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表达教学内容的自然情感即对所教授学科的喜爱和专注;二是对学生的期望情感即营造课堂师生互动氛围的期许;其三情感也是对事业热爱的一种体现。实践证明,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增强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 三、教学语言的节奏感

演戏要有舞台节奏,上课应有课堂节奏。课堂教学语言的节奏,主要是紧慢疏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检验教学语言是否达到最佳节奏就看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是否协调同步。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学生听课的最佳思维状态。


课堂讲授的节奏感应当避免走两个极端:一是教学语速太快,学生的思维跟不上,他们没有琢磨消化的时间,听课就感到吃力,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学习的知识也容易“夹生”。二是语速太慢,讲述的知识跟不上学生的需要,他们的思维活动不能展开,必然影响智力活动的顺利发展;讲课声音太高,语言的刺激太强,会影响学生注意力的保持;讲课声音太低,学生听课吃力费劲,会引起听觉的紧张而产生疲劳。因而,讲课过程中的语言一定要注意快慢适中、高低适宜。戏剧念白的十六字诀,对于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表达是一个很好的借鉴.这就是“快而不乱、慢而不断、高而不喧、低而不闪”。具体来说,它要求运用快节奏时不能像放机关枪似的乱赶,应保持吐字清晰,语意明确;运用慢节奏时,要字断情不断,音拖而情激;高声讲话时要音高不噪,不能声嘶力竭;低声讲课时,虽音低声小,但要把字清晰地送出去,不要闪掉某些字,而要以最后一个座位上的学生听清为准。

教学法的语言节奏,要根据教材内容、实验安排和课堂上学生的情绪而巧妙地控制与调节。讲到教材的重点、难点或关键的地方,语言应该放慢,语气应适当加重;讲到疑点之处,声调可以提高,尾音适当拖长;课堂秩序出现混乱,不妨有意变换声调,压低嗓门,使之声缓而语重。 四、教学语言的趣味性

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是指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富于理趣、情趣,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喜欢上某些课,他们津津有味地听老师讲明道理,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自觉自愿地按教师提出的要求去做;而有些教师上的课学生们却兴趣索然,味如嚼蜡,巴不得早点下课。十分显然,前者的课是成功的,有效的;后者的课是失败的,微效的、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教师语言艺术水平是一个关键。理学家告诉我们,每节课刚上课时,学生比较容易集中精力,这种最佳状态一般能维持1525分钟,时间一长,注意力便会分散。约瑟夫?特雷纳曼提供了更为确切的数据,他认为听课开初15分钟记住所讲内容的41%,听了30分钟后,则能记住最初15分钟内所讲内容的23%。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在教学中以趣味性的教学语言艺术将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听课上面。

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是指以生动的表述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多用大众化的谚语、歇后语、习用语,多用比喻性词语和摹状词语,多用摹声和儿化韵等方式,充分发挥语言的直观功能,在描述事物时具体逼真,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地掌握知识。同时,现代教学论的一个趋向就是探讨如何把苦学变为乐学,其中就要涉及教学的趣味性,而语言的趣味性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声情并茂,妙语连珠,妙趣横生。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多给学生点"兴奋剂"少制造点"疲劳素"有些教师认为"好不如妙,妙不如迷",就是利用趣味的教学语言编口诀、歌谣、顺口溜,穿插小故事、摹态拟声,夸张戏剧性的冲突,烘托小说性的情节,渲染诗朗诵的激情,从而使教学妙趣横生,学生学起来欲罢不能。教学的趣味性即所谓“寓教于乐、寓庄于谐”。但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提醒教师:“如果你把课讲得生动些,那么你就不会担心儿童闷得发慌,但是要记住,在学习当中,并不是所有东西都是有趣的,一定有,而且也应当有枯燥无味的东西,应当教导儿童不仅去


做有趣的事,而且要做没有趣味的事,即为了完成自己的责任而做的事。”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不要为了趣味而趣味,要将趣味性与科学性和教育性结合起来,不应招欢买笑,追求噱头与掌声的低级趣味,以及热热闹闹的“表面文章”。此教学的语言必须力求形象生动,富有情趣,教育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像一块大磁铁把所有的学生都长时间地吸引住。 五、教学语言的激励性

新的课程改革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倡导赏识激励教育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中不时地流露出对学生的理解、持、尊重、信任等一些激励性语言,就会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其求知欲望,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从而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赏识激励就象沐浴学生心田的阳光的雨露。学生健康茁壮成长,永远需要这种特殊的养料。常言道:“忠言逆耳”,其实也不尽然。只要时机成熟,方法得当,“忠”言也同样可以“顺耳”!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同学会对某一问题“打破沙锅问到底”。果你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的发问草率处理,说他钻牛角尖,就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其对该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如果你说:“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很好”,或者说:“这位同学勇于提出问题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然后话锋一转,说:“由于时间关系,你提出的问题咱们课后再讨论”。这样既不伤学生的自尊心,又不至于在课堂上耽搁太长时间,同时又能使该学生保持对该学科的学习热情,一举而数得。 六、教学语言的时代性

新的课改理念要求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能熟练地运用专业用语,同时还要善于在“标准化”的语言中适时地加入一些幽默的、富有时代特色、贴近现实生活的语言,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调味剂”,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缓冲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教育家彼得斯认为,幽默对教师有非常大的帮助,幽默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研究表明幽默能够使记忆保持率从15%提高到50%。笑的时候,更多血液输入大脑,同时带来更多的氧。笑还能导致大脑向血液中释放一种化学物质,减轻学习的痛苦感,并使人感到舒服。幽默能够创造积极的情感氛围,并有助于高学生的注意力。伟大的教师们,一方面能够依循较为严格的方式来导引学生,另一方面又能用幽默的语言来营造气氛,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事实证明,幽默的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是联系师生感情的纽带,能够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培养一定的幽默感和教育智是调节师生情绪状态所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缺少幽默感和教育机智,常会在师生之间筑起无法理解的高墙,增加许多无谓的矛盾。富有幽默感和教育机智的教师,容易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更善于缓和课堂中的紧张局面,也更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处理矛盾,从而造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 七、课堂教学语言的多样性

教师的教学语言包括口头教学语言,书面教学语言,体态教学语言等。其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口头语言要求包括讲文明,讲礼貌;能尊重学生人格,协调师生


关系;同时还要准确简练,通俗易懂。课堂教学语言要尽量讲书面语言,说好普通话,且生动形象。语言要具有逻辑性,用词要恰到好处,能准确的表情达意,语句要有条理,观点鲜明,结论正确。

在善用口头教学语言和规范书面教学语言的同时,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形体语言。教师在讲课时,如果教态僵化,面无表情,毫无动作的配合,直挺挺的站在讲台上,学生好像是听广播讲座一样,就不能使学生的兴趣持久,同时会给学生造成压力,容易厌倦和疲劳。这时教师如能恰当的运用体态语言,就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还能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内容和含意。因此要善于“以姿势助说话”所谓“以姿势助说话”是对克服呆板教态而言的,我们训练学生,就是要使他们的手、脑、眼、口、鼻、耳等各种感觉器官同时得到并用,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课,除耳听以外,还有视觉的感知。因而,在运用教学语言的同时,辅之以必要的动作、姿势和眼神,如用教鞭当作导线;用粉笔盒当被研究的物体;两手水平伸出当天平;两掌合拢与收放喻示两个事物的关系等。教师虽不是演员,但为了使教学语言协调的运用,也应注意动作美的锤炼。也就是说教师如果语音悦耳,语调柔和,具有音韵感,会让学生充满信心;应当注意的是,体态语言应杜绝华而不实,不能过于夸张,表情要轻松、自然、适度,要学生能够接受,相反如果教师不能准确的把握表情和节奏程度,会导致相反的结果,甚至会损害教师的威信和形象。 总之,教师培养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是提高21世纪素质教育的起点,正像《教师的修养》一书中所说的那样"但愿我们每个教师在讲台上用语言弹出交响乐,能在知音者——学生的头脑里回响共鸣,收到最佳的效果"。因此我愿意,也希望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共同摸索和探讨,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努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63b174a1d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6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