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解析00005 凉州词(二首●其一) (王翰)

2022-08-20 09:1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古诗词解析00005 凉州词(二首●其一) (王翰)》,欢迎阅读!
凉州,二首,古诗词,其一,语文

小学语文古诗词解析00005 凉州词(二首●其一) (王翰)

编辑:崔学峰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拼音版注音】

pú táo měi jiǔ yè guāng bēi 葡萄美酒夜光杯,

yù yǐn pí pá mǎ shàng cuī 欲饮琵琶马上催。

zuì wò shā chǎng jūn mò xiào 醉卧沙场君莫笑,

gǔ lái zhēng zhàn jǐ rén huí ? 古来征战几人回?

【作者简介】

王翰(公元687~726年),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

与王昌龄同时期,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14首。

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



【题目解析】

这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一篇咏边寒情景的名作,具有浓郁的军旅特色,诗人成功的描绘了一副塞上军旅饮宴图。

凉州词,又称《凉州曲》。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原文、注释及译文】

原文 注释 译文

葡萄美酒夜光杯, 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

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据精美华贵的酒杯, 《海内十洲记》所载,为周穆王时西胡所献之宝。

欲饮琵琶马上催。 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当将士们正要畅饮的时候,乐

声音时用的。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队奏起了琵琶,那急促的旋作鸣奏助兴。 律,好像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

饮,快点上前线作战。

醉卧沙场君莫笑, 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将士们说:"如果我们在战场上

场。君:你。 醉倒了请你不要笑话(我

们)

古来征战几人回? 征战:打仗。 因为从古至今,征战沙场的将

士又有几个人能够平安归来?"

1 / 3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主题】

凉州词(二首●其一)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



【赏析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前两句是用比喻修辞手法,来为后边两句做好铺垫,然后后边两句再用反问修辞手法,已达到诗人想要的意境。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表现了将士们战前劝酒的场面。将士们那种不惧战争,酒醉心没醉。将士们面对战争,仍然你斟我酌,畅怀痛饮,有的想放下酒杯,但是,有的却高喊: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又何妨?有的在告诉他人,不要小看自己,俺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可见“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三、四两句是在描写劝酒场面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境。它虽然有几分“谐谑”,但是,也是为尽情酣醉,寻得具有欢快环境和显露将士性格特征来寻找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的不仅仅是勇敢,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气概,应该说,这与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

这是一个欢快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所展现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两句在告诉我们,无论怎样的场面,只要运用好修辞造句,那么,作者的意境就会给读者留下深深的思索。《凉州词》就是很好的范例。



【赏析二】

凉州词二首·其一赏析: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 “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

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象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

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习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 这里的“催字”,有人说是催出发,和下文似乎难以贯通。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

“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诗的三、四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

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

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

2 / 3




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

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xuè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佣说诗》



之所以说“作悲伤语读便浅”,是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



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



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可见这三、四两句正是席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



“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



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展现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也有人认为全诗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这就使人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



【试题1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答案】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 归。

【试题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运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答案】运用了反问修辞手法。 【解析】

句子先用疑问的方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人人心里都明白,不需要回答,因为答案寓于问语的反面。这个反问的作用就在于加强语气,表示强烈的情感,以引起读者的深思。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64be205b7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c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