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茶”道“廉”

2022-07-08 05:09: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说“茶”道“廉”》,欢迎阅读!
廉”

说“茶”道“廉”

作者:李长山

来源:《前进》 2019年第6



“茶”,有“廉”之神;“廉”,有“茶”之韵。茶树,生长在山野的烂石堆或砾壤的黄土地,却不失坚强、幽深,这是“廉”的风骨;茶叶,凝聚阳光雨露的精华,其“性洁不可污,叶苦味甘甜”,这是“廉”的禀性;茶水,晶莹多清澈,清香怡人心,给人以智慧和幽雅的韵致,这是“廉”的风采。茶,纳天地之灵秀,钟山川之灵气,经酷热之灵动,历炼造、复制作、强炮制,其质纯真、其味纯正、其色纯美,清香四溢,这不正是廉之魄吗?茶的清雅、清香、高洁,已成人们美好精神的寄托。党政干部以“茶神”培育廉洁的情操,才能获得精神上的洗礼和人格上的澡雪。说“茶”道“廉”,把茶韵、茶品、茶德、茶俭、茶清、茶洁、茶廉、茶风融入党的清风正气、廉洁从政之中,融入思想政治领域之中,融入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使之成为精神上的一种品格、一种动力、一种风范,一种抗拒歪风邪气的力量,显得尤为重要,既有人生价值,又有政治意义。

茶之性,俭也,要“以茶养廉”而俭朴。茶之俭,是悟道悟俭之后的智慧,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对茶的终极追求。贵在崇尚“茶道”的俭朴性,这与今天反腐倡廉的价值取向有着高度的统一。以茶敬客,以茶代酒,减少“洋饮”,节约外汇,正是茶之性对于俭的彰显,也是“廉”字的写照。在古代,不论是清贫自守的士大夫还是身居高位的官员,以茶相会,“一杯芳茗成清宴”是社会的时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茶宴、茶会、茶话演化而成今日的茶话会,亦即茶宴取代酒宴,用于社交活动的方方面面,已成良好风气。茶话会以其简朴无华风行全国,纯洁人们的心灵、节约了开支、提升了思想境界。茶之清,在于茶乃兴俭德之风。以茶养廉、反对奢侈,这不正是党中央今日所提倡的吗?茶与廉融为一体,于是“以茶养廉”的精神就定格为“茶风”而长存不衰。茶文化兼容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大思想体系的精神,而不融合其糟粕。于是,把整个世界融入了一盏盏清茗之中,人们在品味茶的过程中,自然会自品、自鉴、自赏、自叹、自怜,用茶俭、茶德、茶廉激励自己,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荣辱沉浮、事业挫折,以及种种诱惑,都不沉沦。今天,我们应发扬光大“以茶养俭”的“茶神”魅力,并使之成为一种风俗、一种习惯、一种执政风尚。

茶之本,清也,要“以茶养廉”而清白。茶之清,在于茶出清静、清净、清明、清晰、清贫、清正、清奇、清磊……显然,这里的清,不仅是一种色彩,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人格、一种品位。茶质的净、清、洁,不与脏、臭、污水为伍、融合、混合。用“纯净水”一样的品质来养廉,从政才能洁身自好;用“冰镇水”一样的品性来守廉,制欲才能清醒自觉;用“清茶水”一样的品味来促廉,用权才能目明耳清。所以,饮茶能使心灵变得净、洁、美,显示出“历经艰辛成极品,自甘恬淡散清香”的高洁。正是这种清洁,“以茶养廉”方可“明廉、敬廉、促廉”。在社会生活中,不是有“一杯清茶问今古,两袖清风为苍生”的清廉爱民之举吗?不是有“茗溢芳醇满天地,人修廉洁和乾坤”的执政风范吗?不是有“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的奔放激情吗? 今天我们生活在“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新时代,党政干部不应以“茶德”为魂做到清正廉洁吗? “座上清茶依旧,国家景象常新”。让我们“清茶一杯”,以茶代酒,以茶养廉,弘扬光荣传统,倡导清风明月,净化社会风气,营造和谐环境,展现清淡如水、正气满天、高风亮节的风清气正!

茶之味,苦也,要“以茶养廉”而奋斗。茶中有苦,茶味先苦,先苦后甜,苦尽甘来。刚泡好的茶,是苦涩的。正是这种“苦味”,让人回味无穷。人们需要“清”、崇尚“清白”,并需要头脑冷清,这种素养往往来自于苦寂。凡耐不得苦寂者,也就难以有冷静、清白和艰苦的精神。茶是饮品,但“品茶”不完全是为了“解渴”,而是一种精神食粮,要上升到精神文化层次,提升到“以茶养廉”的境地才是最终目的。味尚中,茶之味苦与甘为两极,茶之真味在甘苦之外。苦中孕甘,甘中孕苦。苦甘合于中,系茶之真味,茶之灵韵。这样,你才能真正


地享受到茶之新、茶之清、茶之醇、茶之芳、茶之酽。茶中有苦,苦中有甜,引申到廉政建设上,我们干事业,要以苦为上、以苦为先、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在新时代赶考的新长征征途上,要牢记“两个务必”,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本色,在政治上永不变质。

茶之功,醒也,要“以茶养廉”而清醒。饮茶能让人通仙灵,通杳冥,尘心洗尽,羽化登仙,胜于炼丹服药。显然,茶文化蕴含着人生的理智。思想上清醒,才能理智地看待世界,理智地看待人生,理智地看待自己,理智地看待职责。茶与水的相融、绽放是绝妙不俗的境界,释放的是璀璨的光华。饮茶可醒神去燥、醒身去毒、醒酒去昏,“令人有力、悦志”,人的悟醒、清醒,产生于与自然拥抱的洒脱。当你于林间清泉侧畔鼓琴烹茶,泉水声、松涛声、水沸的韵响声与你的心声浑然交织成一曲天籁,会激起你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激发爱国爱民热情,激发对人民的亲和力;于江畔品茗,望大江东去,惊涛裂岸卷起干堆雪,在自我胸怀里泛起一幅美丽的蓝图,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会激起你献身事业的忘我和无私。所以,清醒地面对现实清醒地适应新生活,清醒地保持自我魅力,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茶境,清醒着我们的人生哲理,反映了一种清洁雅致的处世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茶境使官员感悟对廉政的清醒、激情、坚守。所以说,茶之功,醒也。她醒于当官从政要立廉洁之志、要做廉政之人、勤政之人,梦想之人、追梦之人、圆梦之人。以茶养廉是中国的茶统,以茶代酒是传统的美德,以茶当宴用茶待客是传统的俭行。先人创造的茶神、茶德、茶风,我们应从廉政的高度有所思、有所悟、有所省、有所感、有所行。毛泽东同志在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时,曾与柳亚子前往“妙奇香”茶馆品茶韵叙往情,升华思想佳境,他们在多年之后想到这一往事,自然想到柳亚子赠毛泽东诗“云天倘许同忧国,粤海难忘共品茶”时,二人颇有同韵、同心、同情、同神之感。今天,当官从政的党员干部要以“君子之交淡如水,为政之道清似茶”为“座右铭”,抓好反腐倡廉,用清风正气净化党风、社风、民风,使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作者单位:中共河南省西华县委宣传部)

责编:龙门理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64df5ff01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9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