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龙泉驿区近20年气候特征

2023-06-27 13:05:4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成都市龙泉驿区近20年气候特征》,欢迎阅读!
龙泉驿区,成都市,气候,特征

成都市龙泉驿区近20年气候特征

摘要:龙泉驿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内气候温和,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常有强降温天气过程,夏季气温较高,降雨集中,多暴雨雷电等强对流天气,秋季气温下降,多连阴雨天气,冬季相对湿度下降,干燥少雨,大气扩散条件差。因此研究龙泉的气候变化特征对桃花花期的准确预测具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成都市;龙泉驿区;20年;气候特征;分析 1.气温特征

龙泉驿区的年平均气温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其逐年倾向率为0.03/a,有较为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龙泉驿区经历了冷5个变化阶段,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年份为200120022006200720092013年,其中年平均气温最高的一年为2013年,达到18.10,是龙泉20年以来最暖的一年;年平均气温较低的年份为200020042005201020112012年,其中年平均气温最低的一年为2000年,达到16.5,是龙泉20年以来最冷的一年。龙泉驿区的年平均最高气温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其逐年倾向率为0.04/a,上升幅度较年平均气温快,有较为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变化趋势与年平均气温相似,年平均最高气温也出现在2013年,达到22.5。龙泉驿区的年平均最低气温也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其逐年倾向率为0.03/a,上升幅度较年平均气温一致,有较为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变化趋势与年平均气温相似,年平均最低气温也出现在2000年,为13.3

龙泉驿区的月均气温、月均最高气温和月均最低气温变化趋势相同,1-6月呈上升趋势,7月达到最大值,8-12月呈下降趋势。7-8月为全年气温最高的时段,月均最高气温分别为31.1730.65,均在30以上,易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上年12-2月为气温最低时段,月均最低气温为13.62,易出现低温霜冻天气。 2.相对湿度特征

龙泉驿区1999-2018年年均相对湿度处于较高的数值,均在70%以上,其中,最高值出现在1999年和2018年,达到82%,最低值出现在2013年,为71%,2007年和2013年相对湿度较低,1999-2005年和2015-2018年相对湿度较高。从1999年开始,总体趋势呈现下降趋势,至2013年达到最低值后开始上升,逐年平均相对湿度经历下降-上升-下降-上升-下降-上升6个阶段,年际差异显著且有较明显的波动特征。

20年来龙泉驿区相对湿度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存在周期振荡。龙泉驿区相对湿度存在明显的准6年和准16年特征时间尺度。在4-8年的特征时间尺度上,

1999-20002004-20052009-20112015-2018年为高相对湿度区,2001-20032006-20082012-2014年为低相对湿度期。在13-18年的特征时间尺度上,1999-2006年和2015-2018年为高相对湿度区,2007-2014年为低相对湿度期,相对湿度变化的年代际周期特征较明显。

从龙泉驿区国家站1999-2018年的月均相对湿度变化曲线,可以看出1-5月均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5月月均相对湿度最小,为68%6-9月迅速上升,最大值出现在9月达83%10-12月呈缓慢下降趋势。其中成都地区主汛期7-8月平均相对湿度均在80%以上,加之7-8月为全年气温最高的时段,水汽条件和能量条件都较好,易出现暴雨、雷暴等强对流天气。1-3月为桃花花期,湿度逐月明显下降。


3.降水特征

1999-2018年龙泉驿区年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逐年倾斜率为4.76mm/a降水量存在显著的年际差异,在2006年降水量最少,只有503.1mm,在2018降水量最多,达1339.4mm,年际差异达836.3mm 年降水量还存在波动变化,2000年起,龙泉驿区经历了多雨少雨多雨少雨8个变化阶段,存在4左右为周期的波动特征。

从年降水量的小波分析图可以看出,20年来龙泉驿区降水量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存在周期振荡。龙泉驿区降水量存在明显的准4年和准9年特征时间尺度。在2-6年的特征时间尺度上,2000-20012003-20042007-20092012-20142017-2018年为多降水期,20022005-20062010-20112015-2016年为少降水期。在7-14年的特征时间尺度上,1999-2002年和2007-2011年为多降水期,2003-2006年和2012-2017年为少降水,降水变化的年代际周期特征较明显。 4.日照特征

1999-2018年日照在800-1300h之间,2005年和2014年的日照时间较短,2006-200720132018年日照时间较长,其中2014年日照最少为808h2018年日照最低为1281.5h,年际差异473.5h。整体日照呈上升趋势,逐年倾向率为3.21h/a,年际变化特征不明显。

1999-20181-12月日照年际变化中,各月日照的年际变化特征不明显。1月日照在全年中最少,20年中最大值84.6h2007年),最小值11.5h2013

年),年际差异最小为73.1h2月日照在20072016年较高,在2000201220142017年较低;3月日照在1999-2012年年际差异不大,2013-2018年年际差异增大,最大值154.5h2013年),最小值31.2h2017年),年际差异为123.3h4月日照时数明显增多,2010年为62.5h以外,基本在100h以上;5-6月日照年际变化特征不明显,7日照倾向率为1.79h/a2015-2017日照最多,20年中最大值244.6h2017年),最小值73.2h2005年),年际差异最大为171.4h8月日照随年份呈上升趋势,日照倾向率为3.88h/a,且具有波动特征;9月日照年际变化特征不明显;10月的日照除2007年的161h较大外,日照均较少;11-12月日照进一步减少,年际差异不明显。 5.地温特征

龙泉驿区2006-2018年地温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变化趋势与年平均气温相同。2006-2018年龙泉驿区地温经历了高3个变化阶段,年平均地温较高的年份为2006-20072013-2018年,其中年平均地温最高的一年为2015年,达到20.4;年平均地温较低的年份为2008-2012年,其中年平均地温最低的一年为2010年,达到18.6。年平均20CM地温的年际变化趋势与气温和地温相同,说明浅层地温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大,2006-2018年也经历了高3个变化阶段,年平均20cm地温较高的年份为也2006-20072013-2018年,其中2015年最高,达到19.6;年平均20CM地温较低的年份为2008-2012年,其中2012年最低为18.1。年平均80CM地温的年际变化趋势与地温和20CM地温相关性不大,说明深层地温受太阳辐射和地球长波辐射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2015年最高达到19.12011年最低为18.6

根据龙泉驿区2006-2018年月均地表温度、月均20CM地温和月均80CM温变化曲线。可以看出月均地表、月均20CM地温和月均80CM地温变化曲线变化趋势相同,1-7月呈上升趋势,8月达到最大值,9-12月呈下降趋势。7-8月为全年地温最高的时段,月均地表、月均20CM地温和月均80CM地温分别为29.0


27.625.8。上年12-2月为地温最低时段,月均最低地表温度为17.3易出现低温霜冻天气。地温的月变化趋势与气温相同,具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1]梁爽, 肖天贵, 刘碧全,. 成都龙泉山脉近37a气候变化特征研究[C]// 35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3 高原天气气候研究进展. 0.

[2]霍雅姝, 肖天贵, 刘碧全,. 龙泉驿区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特征[C]// 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0.

作者姓名:张媛(1990-),女,汉族,新疆喀什人,本科,工程师,-从事综合气象业务工作。

基金项目:成都市龙泉驿区气象局科研项目(2020H1132020H114)共同资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6a9ac6886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3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