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内外对休闲体育研究的综述

2023-01-09 21:20: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国内外对休闲体育研究的综述》,欢迎阅读!
综述,国内外,休闲,研究,体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国内外对休闲体育研究的综述

作者:金显春

来源:《大观》2015年第04

一、关于国外对休闲体育的研究

休闲学源于美国,其标志是1899年凡勃伦发表的《有闲阶级论》,他主要是从经济学度研究休闲的,他提出休闲己成为一种社会建制,人的一种生活方一式和行为方式。1918美国联邦教育局将休闲教育列为高中教育的核心,休闲教育就是对个人休闲行为的选择和价值判断能力的培养,在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休闲教育几乎是所有人的必修课,通过学习获得休闲的技能和本领。美国学者依索阿霍拉在《休闲与娱乐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认为:休闲就是人们自由选择的、实现自我、获得心醉神迷的心灵体验。美国哲学家查理斯波瑞特比尔在《挑战休闲》和《以休闲为中心的教育》两部书中提出了休闲伦理和休闲教育的问题,主张我们应该改变价值观念,普及休闲教育,使人们都能以欣赏之态做心爱之事。 在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提出:休闲才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是科学哲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只有休闲的人才是幸福的,这一思想已成为西方文化的传统,深刻地影响着西方文明的演化和发展。近代启蒙思想家斯宾塞认为各种趣味的陶冶和喜悦(指消闲)不但是重要的,而且在我们即将到来的时代里,这些趣味比现在会远远地占有人生的绝大部分。1952年出版的瑞典天主教哲学家皮普尔的《休闲:文化的基础》一书,被誉为西方休闲学研究的经典之作,并指出休闲的三个特征,指出休闲是人的一种思想和精神态度,它不是外部因素的结果,也不是由空闲时间所决定的。德国2002年版《休闲体育手册》从基础理论和定义;休闲体育历史与发展;德国的休闲体育;休闲体育的参加者等方面对休闲体育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法国学者罗歇·苏认为:体育休闲时身体活动的较高阶段,它需要更强的、更持久的身体努力,但是不能将它完全与真正意义的体育活动混淆。西方社会的享乐消闲之流发展到近代工业革命后终于形成巨大洪流,著名的学者和政府机构对休闲体育给予了合法合理的地位,如:1970年,欧洲娱乐会议发表了《休闲与娱乐宪章》,1975年,欧洲共同通过了《大众体育宪章》,1952年创建世界休闲组织,1957年创建美国休闲与娱乐协会,1981年创建加拿大休闲研究协会,1991年创建欧洲旅游与休闲教育协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休闲研究协会。日本休闲体育振兴协会将休闲体育定义为:不管什么体育运动项目,只要把它作为一种休闲体育活动,从而达到欢欣鼓舞、身心快乐、心情舒畅、消除疲劳等目的时,都可称为休闲体育。

从上述资料来看,国外对休闲与休闲体育的研究领域很宽,欧美等发达国家积累了较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但是对休闲体育的界定不是很明确,只要是满足身体和心理的需求的就可以称为休闲活动或休闲娱乐。 二、关于国内对休闲体育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马惠娣是我国第一位参与国际休闲学术研究的大陆学者,提交《文化精神领域的休闲理论》一文,对休闲本质和休闲传统进行了探讨。由王雅林、董鸿扬主编《闲暇社会学》于1988年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从社会学角度对闲暇问题进行了研究。李文波从消费社会学和体育社会学的角度入手,以大众消费文化为切点,分析了休闲体育作为当前大众消费的新热点其文化和社会的符号性意义,认为在大众消费社会里,休闲体育运动已经成为文化记号和被消费的对象,是大众文化之符号消费的一种,成了符号消费的对象,即被消费的休闲。 卢元镇在《中国体育社会学》一书中指出:余暇时间是创造体育文化的重要条件,是人们直接参加体育活动和接受体育文化的基本前提条件,闲暇从来都是与人类文明有着不解之缘的,古代社会当有闲阶级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从务实劳作中转移出来的社会角色。安愧、陈萌生等人在《体育大辞典》中提出:休闲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在闲暇时间以增进身心健康,丰富和创造生活情趣,完善自我为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舒盛芳在《闲暇体育的社会价值》中说:将体育纳入休闲的具体内容,休闲方式中就有了余暇体育体育休闲,这种观点从人类余暇与人类文明角度揭示了休闲体育与人类文明进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余暇时间,休闲体育就无从谈起。曹卫认为休闲体育是紧张劳作后的积极休息,是压抑和束缚的解放,是摆脱贫乏与困窘的丰足,其最佳体验是一种舒畅的状态。卢锋从体验强度、社会状况性质和活动与活动强度这三个维度出发,将休闲体育定义为:在相对自由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条件下,人们自愿选择并从事的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的统称,它是体育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体育的一种存在状态,是社会休闲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 三、研究结论

(一)很多学者说我国即将进入休闲时代,但是目前我国休闲娱乐特色还没有形成,实践远远落后于理论研究。

(二)国外学者对休闲体育的研究比我国对休闲体育的研究要早,研究更加系统。国外政府更加重视休闲体育文化的建设,人们对休闲生活和活动有一定认知。

(三)对农村休闲体育和休闲生活方式研究比较少,如何根据我国国情和地方经济建立特色的农村休闲体育。

(四)作为休闲生活方式的体育休闲将更多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从休闲体育与大众的关系和休闲体育的发展趋势中显示出休闲体育将成为体育的发展趋势。

(五)休闲体育在我国本来起步较晚,使得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展还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对于休闲体育的管理还存在滞后现象;对于休闲体育的发展,缺乏科学的引导和指导;参与休闲体育的人群存在严重不均衡现象。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马惠娣.西方休闲学研究述评[J].新华文摘,200108

[3]宫新清.中西方休闲体育文化的比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 [4]卢锋.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6c86c0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