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浙江省调研试题】洪迈《有若》(《史记·有若传》云:“孔子没,弟子以若状似孔子)译文

2022-04-09 17:3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2浙江省调研试题】洪迈《有若》(《史记·有若传》云:“孔子没,弟子以若状似孔子)译文》,欢迎阅读!
孔子,史记,洪迈,浙江省,译文

2012浙江省调研试题】洪迈《有若》(《史记·有若传》云“孔子没,弟子以若状似孔子)译文

高考新题目 2012-02-10 1114



[南宋]洪迈



《史记〃有若传》云‚孔子没,弟子以若状似孔子,立以为师。他日,进问曰‘昔夫子当行,使弟子持雨具,已而果雨。弟子问何以知之,夫子曰

《诗》不云乎?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昨暮月不宿毕乎?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商瞿年长无子,孔子曰瞿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敢问何以知此?’有若无以应。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予谓此两事殆近于星历卜祝之学,何足以为圣人而谓孔子言之乎?有若不能知,何所加损,而弟子遽以是斥退之乎!

《孟子》称‚子夏、子张、子游,以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曾子不可‛,但言‚江汉、秋阳不可尚‛而已,未尝深诋也。《论语》记诸善言,以有子之言为第二章,在曾子之前;使有避坐之事,弟子肯如是哉?《檀弓》载有子闻曾子‚丧欲速贫,死欲速朽‛两语,以为‚非君子之言‛,又以为‚夫子有为言之‛。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则其为门弟子所敬久矣。太史公之书,于是为失矣。且人所传者道也,岂应以状貌之似而师之邪?世所图《七十二贤画像》,其画有若遂与孔子略等,此又可笑也。(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①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意思是月亮靠近毕宿,就会滂沱大雨。毕,二十八星宿之一。

1)指出认为《史记》关于有若的记载失实的依据。 2)本文运用哪些方法来增强说服力?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①认为《史记》记载关于有若的事近于迷信,不可能是孔子的话语。②根据《孟子》、《论语》和《檀弓》等经典的有关记载。③后人传承的是道,不会因为行貌相似而拜师。


2)①运用不同的句式,或反问,或感叹,有力反驳《史记》有关记载的谬误。②摆事实讲道理。引经据典来证明,使论述严谨有力、具有说服力。



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他日,弟子进问曰「昔夫子当行,使弟子持雨具,已而果雨。弟子问曰『夫子何以知之?』夫子曰『诗不云乎?「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昨暮月不宿毕乎?』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商瞿年长无子,其母为取室。孔子使之齐,瞿母请之。孔子曰『无忧,瞿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问夫子何以知此?」有若默然无以应。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

【参考译文】

孔子逝世以后,学生们都很怀念他。有若长得很象孔子,学生们共同拥戴他当老师,就象当年侍奉孔子一样对待他。有一天,学生进来问他说“从前先生正要出行,就叫同学们带好雨具,不久果真下起雨来。同学们请教说‘先生怎么知道要下雨呢?’先生回答说‘《诗经》里不是说了吗月亮依附于毕星的位子上,接着就会下大雨。昨天夜里月亮不是宿在毕星的位子上吗?’可有一天,月亮又宿在毕星的位了上,却没有下雨,这是为什么呢?商瞿年纪大了还没有儿子,他的母亲要替他另外娶妻。孔子派他到齐国去,商瞿的母亲请求不要派他。孔子说‘不要担忧,商瞿四十岁以后会有五个男孩子。’过后,果真是这样的。请问先生当年怎么能够预先知道的呢?”有若沉默无以回答。学生们站起来说“有先生,你起来吧,这个位子不是您能坐的啊!” 【原文】

《史记.有若传》云“孔子没,弟子以若状似孔子,立以为师。他日,进问曰‘昔夫子当行,使弟子持雨具,已而果雨。弟子问何以知之,夫子曰,

《诗》不云乎?月离于毕,俾滂沦矣。昨暮月不宿毕乎?他日,月宿毕,竞不雨。商瞿年长无子,孔子曰瞿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敢问何以知此?’有若无以应。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予谓此两事殆近于星历卜祝之学,何足以为圣人,而谓孔子言之乎?有若不能知,何所加损,而弟子遽以是斥退之乎?孟子称”子夏、子张、子游,以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曾子不可”,但言“江、汉秋阳不可尚”而已,未尝深低也。《论语》记诸善言,以有子之言为第二章,在曾子之前;使有避坐之事,弟子肯如是哉?《檀弓》载有子闻曾子”丧欲速贫,死欲速朽”两语,以为“非君子之言”,又以为“夫子有为言之”。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则其为门弟子所敬久矣,太史公之书,于是为失矣。且门人所传者道也,岂应以状貌之似而师之邪?世所图《七十二贤画像》,其画有若遂与孔子略等,此又可笑也。 【译文】


《史记》中的《有若传》说“孔子亡故,弟子们因为有若的相貌近似孔子,就立他为老师。后来,向他请问说“从前夫子要出行,让弟子拿着雨具,后来果然下雨。弟子问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夫子说‘《诗经》上不是说过,月亮挨着毕宿,就会大雨滂沱。昨天晚上月亮不是挨着比宿吗?后来月亮挨着比宿,竟然没有下雨。商瞿年纪大了而没有儿子,孔子说商瞿四十岁以后会有五个男孩子,以后果然如此。请问夫子是怎么知道这样的。’有若没能回答。弟子们站起来说‘有子(有若)躲开这里吧,这不是您的位置。’”我认为这两件事近乎天文学和占卜学,就凭这些哪里足以是圣人,而还非要说成是孔子的话呢?有若不能知道,对他又有什么损害,难道师兄弟们因此就立刻斥退他吗?《孟子》中称“子夏、子张、子游认为有若像圣人,想用侍奉孔子的礼节侍奉他,曾子不同意”,也只是说“孔子的道德学问就像在长江、汉水中洗涤过,没有杂质,就像在盛夏的太阳底下晒过,光明洁白,没有能够赶得上的”,如是而已,也没有进行严厉的批评。《论语》是部记录孔门师徒美好的言论的书,把有子的一段话排在第一章的第二段,在曾子的前面;假如真有离开座位的事情,弟子们肯这样编排吗?《礼记?檀弓》记载有子听到曾子述的“丢失官位、流亡他国之人还是尽快穷下来的好,人死了还是快快腐烂了好”两句话,认为“这不是有道德的人说的话”,又认为“这是老师有所指而发的义愤之辞”。子游了解老师说话的背景,慨叹道“有子的意见多么像老师的啊!”那么,有子被师兄弟们尊敬亦非一朝一夕之事。太史公的《史记》,在这件事上的记述是错的。况且徒弟所传承的是老师的道德学问,哪能因为相貌像孔子就以他为师呢?世人所画《七十二贤画像》,他们画的有若就跟孔子像大致相同,这又是很可笑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7155052ba1aa8114531d91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