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元宵节资料

2022-04-03 05:4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资料》,欢迎阅读!
传统节日,元宵节,资料

传统节日元宵节资料

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因元宵是节日食物而得名,元宵节的要紧活动是观赏灯火,因此又称灯节。道教称正月十五为上元,合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的中元、下元为三元,分属天地水三官的诞辰。民间一样适应称作正月十五,或称过十五。曲阜、邹城、泗水一些地址称正月十五为“过小年”“小年”。十五是继春节以后的一个比较重大的传统节日,至今城乡仍然普遍庆贺。

唐朝以前,有腊月赏灯的风俗,是汉明帝从西域引进的。据《僧史》记载,西域腊月晦日,称为大神变,该日烧灯裱佛。汉明帝引进以后,慢慢进展为赏灯。唐朝把赏灯的时刻正式定为正月十五,唐玄宗时规定元宵节前后三天弛禁,开市赏灯。宋朝并颁诏令,把元宵赏灯作为一项制度确立下来。明太祖定都南京,为了招徕天下富商,放灯十天。清太宗时,仍然规定元宵三夜,开市赏灯。到了近代,全国各地赏灯的起止日期,良莠不齐,有的三夜,有的五夜,有的乃至长达十夜。民国时期规定,元宵节前后三天为灯节,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六日为残灯。这一风俗在德州、淄博等地至今不衰,其他地域一样只十五日一天,个别地域两天。 山东的花灯种类繁多,各有特色。胶东、鲁中和鲁西南地域适应用豆面和玉米面做成生肖灯,照家庭成员属相,每


人一盏属相灯,节日晚上共置一盘中点燃,俗传谁的灯燃亮的时刻长,谁必长寿。有的做全数十二生肖灯,寓意在于排除病灾,令人丁兴隆。另外做代表十二个月的月灯,用于祈祷各该月收成的农作物、水果和蔬菜取得丰收。做狗灯摆在门口,做牛灯、马灯送在牛棚、马棚,做鸡灯放在鸡窝上,做金鱼灯放在水缸里,做荷花灯、寿桃灯、娃娃灯放在居室遍地。乳山等地做一盏“看场佬”灯,形为一肩扛各类耕具的老人,节日晚上由家中男孩点燃送到打谷场园中间,燃尽以后由家中长者据燃烧情形预卜昔时各类作物的丰歉。也有的地址,元宵节黄昏,人们插上灯心,填进食油,然后庄重地址燃。听说从灯心燃烧后的形状能够取得各类“信息”如六月灯的灯心烧成米粒状,就预示小麦将取得丰收。民间传奇,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避邪除百病。因这人们往往端着灯相互照照脸庞,还要照一照屋内屋外的各个角落。诸城的风俗与胶东相似,不同的是女主人等家人入眠后,端着面灯逐个地照一下肛门,边照边念:“豆面灯,豆面灯,照照腚眼不招虫。”听说,如此做能够避免肠道传染病。

元宵节此日,一些地域庙会十分喧闹。费县玉皇庙会在元宵节此日举行“送驾”仪式。送驾队伍由八杆彩旗前导,继而是锣鼓队,高跷、旱船、狮子舞等尾随其后。进了庙宇,焚香献供,载歌载舞。最后将立春时做的“春公鸡”纷纷撒


下,兴尽而归。曲阜、邹城、泗水交壤处的尼山,是孔子诞生地,正月十五有夫子洞庙会(又有“圣庙会”“夫子洞会”等名称),会期三天,会场设在尼山孔庙门前,参加者多为年轻妇女与儿童,会中有卖玩具、小吃的摊贩,有唱戏等文艺活动,赶会的人常多达数万人。滕州的元宵节“打花”更是令人倾倒。人们用铁锨端着铁水,向树林中扬撒,火树银花,飞珠溅玉,令人鼓掌叫绝。

一些偏远农村,尽管没有什么灯会和庙会,但适应开展一些很有趣味的活动。鄄城的姑娘们在元宵节此日制作花树和花姑娘。她们先用枣枝和彩纸做成花树,再用秫秸和彩纸做成花姑娘,然后把花姑娘挂到花树上,最后把花树插到粪堆上,意思是希望棉花取得丰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72cd6d402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b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