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情人节民间习俗活动主题策划

2022-08-29 09:50: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七夕情人节民间习俗活动主题策划》,欢迎阅读!
习俗,七夕,情人节,民间,策划

七夕情人节民间习俗活动主题策划

七夕节穿针乞巧,这是最晚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穿孔。

七夕节喜蛛应巧,这也是较途径已先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说; “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上时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七夕节投针验巧,这是七夕穿针乞巧习俗白安琪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盛行七夕节是谓。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

七夕节种生求子,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所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七夕节为牛庆生,儿童会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 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随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鱼鳞去见织女。

七夕节晒书晒衣,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外交政策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旧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张齐趁机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董卓也在家中晒书。

七夕节供奉“磨喝乐”,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传为半臂长发,手持荷叶。每年七


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东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

七夕节拜织女,“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735af2aac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