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小先生与民众教育》读书心得范文笔记

2023-02-21 12:3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陶行知《小先生与民众教育》读书心得范文笔记》,欢迎阅读!
陶行知,小先生,民众,范文,心得

陶行知《小先生与民众教育》读书心得范文笔记

首先,我来解释下何为“小先生”。在文章最后一页陶行知说到:“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自己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从他的话语中,我理解的“小先生”就是学生并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也可以做“小先生”,向别人传授知识,每个学生都可以并有义务去参与知识信息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承。

民众教育即把教育、知识化作新鲜空气,普遍的光及于大众,人人可以按其需要,自由呼吸,因而增加大众以新的生命活力。陶行知把教育作空气,让人人都可以呼吸,人人都可以共享教育,这也体现了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在文中,陶行知也阐述了“民众教育”的必要性。“我认为民众教育的根本意义,就是教人把知识广散给大众,不是像金钱一样,把它封锁在少数人的脑袋里,把头弄得大大的。”这就是民众教育的意义。陶行知希望人人都能够接受教育,打破了“教育只能被少数人占有”的观念。

为什么要推行“小先生”教育?在文中,陶行知从四个方面去论述了这一个问题。

1、在中国的封建教育,最难普及的是女子教育。因为在中国,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深入人心,男女生的正常交往也会受到别人非议。就算女先生去教,但由于学校环境条件太艰苦,也会把女先生吓跑。但是,要是推行小先生去教学,小先生把自己从教堂上学到的知识教女子,做到“即知即教”,女子教育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3、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教育是被少数人给占有。但要是推行小先生的教学方法,做到“即知即传人”,使得“知识变为共有”,就能够打破


这种古老的观念,让教育、知识化作空气,知识共有,人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机会,而且推行这种教学方法,一分钱也不用花,经济实惠。

在文章的最后一大段,陶行知也说到,民众教育就是要让民众队伍中最进步的人帮助人们格外进步,由他们联合自动,领导人民一同进步。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无处不蕴含着"即知即传""文化共有""教育民主""人人有才""教学做合一"等基本价值和教育理念,这无论是对于当时的中国还是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教育都是十分必要的。

读书心得笔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744112fb8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