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浣溪沙·漫兴作翻译赏析

2022-04-21 09:1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浣溪沙·漫兴作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浣溪沙,古诗,赏析,翻译

古诗浣溪沙·漫兴作翻译赏析

《浣溪沙·漫兴作》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未到山前骑马回。风吹雨打已无梅。共谁消遣两三杯。 一似旧时春意思,百无是处老形骸。也曾头上带花来。 【赏析】 这是一首即兴之作。漫兴,即乘兴作诗,或者说兴之所至,率然成诗,都是写一时的个人感受的。 词的上片写春日游山所见所感。第一句写未至而返。春日骑马游山,可见作者原来游兴甚浓。“未到山前”而回,说明已无兴致。为什么呢?一是“风吹雨打已无梅”,他花未开而梅花已落,已无花可赏,当然就没有兴致。二是无人共饮,生活落寞。在这里,作者使用“消遣”二字,把饮酒与娱乐联系了起来。既然不能“共谁消遣两三杯”骑马而回便是必然的了。这是作者“未到山前骑马回”的客观原因。那么有无内在原因呢?有的。作者在下片接下去说:“一似旧时春意思”,即是说这次春日骑马游山,和旧时的春游在意味方面并没什么区别,都是亲朋相聚,饮酒赏梅,消遣消遣,不同的是人变老了,而且落了个“百无是处”,原来就没有多少好心情,加之无梅可赏,无友可会,当然就不去了。这又说明了“未到山前骑马回”的内在依据。《世说新语·任诞篇》说:“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既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此词所写,大体上与之相似。 据王定保《唐摭言》卷三说:“薛监()晚年厄于宦

1


途,尝策羸赴朝,值新进士榜下,缀行而出。时进士团所由辈数十人,见逢行李萧条,前导曰:‘回避新郎君!’逢冁然,即遣一介语之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中华书局1960年出版)“也曾头上戴花来”似套用薛逢语意,言其少年时游春,兴致不浅,也曾把花戴在头上。事实上,《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所说:“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一脉相承,运用今昔对比,写南渡后老年落寞的处境,以轻松的语调,写难言的悲愤。寓意是极其深刻的。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7703c5a35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