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谈如何学好英语

2022-03-21 06:41: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名家谈如何学好英语》,欢迎阅读!
英语,学好,名家,如何

名家谈如何学好英语

英语学习,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其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有效,则事半功倍;学习方法效率低下,则事倍功半。同时,学习方法的效力还与每个人自身的情况有关。因此,对别人有用的学习方法不一定就适合自己;同理,对自己来说高效的学习方法也未必适合别人。所以,学习方法的选择要考虑到自身因素,不要盲目跟从。这里笔者选择一些国内有名的学者教授学习英语的经验和方法和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今后的英语学习有所帮助。 薄冰:

如果我是一个初学英语的小学生,我将多看故事多看画,多听句子多唱歌。语法我不学,完全靠模仿。

如果我是一个初学英语的中学生,我将把好的课文念得正确、流利、烂熟,睡梦中会说出来,作文中会用出来。我还要读课外读物,并用简单的英语向我的同学复述故事的内容。我将学一点基本语法知识,以加强学习的自觉性,但绝不去钻牛角尖。

如果我是一个初学英语的青年,我将尽量结合英语实践(读、听、写、说)先把法学好。就象查词典一样,我将经常查阅语法书。等我把基本语法掌握后,我将展开大量的英语实践,在实践中通过思考与总结解决疑难问题。同时,我将充分地利用好的词典、参考书,包括较高深的语法著作。 陆谷孙: 压力与兴趣:英语学习需要有 pressure pleasure的结合。今日的英语教学中,接踵而来的考试和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窒息了同学们活泼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学生应试技能一般较强,而口语表达技能相对薄弱,要翻个个儿,教师要使英语brainstorming)的同时,使学生开怀大笑几次。 “输入”与“输出”:保持两者大致相当的比例,譬如说“输入”一百万字的阅读量,最好保持一万字的写作“输出量”。写完最好找高手修改,且不断温习修改意见。

模仿与对比:英语要说得字正腔圆,只有亿万次的模仿;要减少母语干扰,对比最重要,譬如说对比出英语的动词时态意识、与汉语迥异的数字意识等。 李赋宁:

1.加强中学英语教学,其他课程主动配合。旧时代的某些经验仍有借鉴的价值。我的母校天津南开中学,从初一开始,数学课的教科书一律附有英文数学术语,数学老师要附带教给学生,并在考试中加以检查,日常讲课时随时自然运用英文术语。初三的平面几何课直接采用英文教科书,老师用英语讲授几何学,学生用英文解几何习题。这一切都来得自然,毫不费力。高中的数、理、化、生和世界史、地理课,无不采用英文教科书。学生的习题、实验报告、读书笔记也都要求用英文写,不知不觉也就为大学的不同专业打下了初步的英文基础。当前的困难是缺少既懂专业又懂英语的各门课的师资。不妨在少数中学试点,并积极为大多数中学准备合格的师资条件。

2.加强大学各专业课程的英文教科书、参考书、工具书、期刊的阅读和用英文做


读书札记,写读书报告或内容提要的训练。阅读和写作是最基本的基本功读书必须落实到笔头。这是古今中外学人的共同经验。湖南岳麓书院的一条校规就是:“读书必须过笔”。美国某大学校长也曾说:Every course we teach in this university is a writing course(我校所讲授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写作课。)也都是这个意思。 王守仁:

20多年前,我在南京大学外文系读书,我国著名英美文学专家陈嘉教授给学生作报告,谈到英语学习时建议:“利用一切机会去接触英语这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认为:学习英语应该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尽可能多接触英语 中国现在的英语环境已有很大改善,只要用心,就会发现接触英语的机会很多:打开电视有英语新闻;报摊上能买到《中国日报》21世纪报》等英文报纸;因特网的信息中,90%以上是英文;书店里各类英语书籍琳琅满目。面对丰富的英语资源,首先是要阅读。英语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阅读是基础。一篇语文章,如果读都读不懂,怎么能听得懂?怎么能用英语进行口头或笔头交流?阅读应该是精读和泛读相结合。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英语教材系统性强,可以作为精读材料,应彻底搞通弄懂。同时,要阅读其他英语材料。打个比方,精读是豆腐干,细嚼慢咽,吃一块是一块。但光靠豆腐干是吃不饱的,而泛读是杂粮,可以补充各种营养。英国著名小说家康拉德是波兰人,20岁时还不会讲英语。但他最后写出了《黑暗的心》《吉姆老爷》等脍炙人口的英语小说。康拉德主要是通过阅读英文报纸来学习英语。我不赞成只捧着一本教材翻来覆去地看。尽可能多读英语书刊文章,可以积累语言知识,巩固语法,扩大词汇量,提高速度,培养语感。

结合阅读,还要多听。我在英国留学时,每天坚持看电视新闻,同时阅读当天报纸。听不懂的地方,去查看报纸的相关报道,一下就明白了,收获很大。阅读时默读与朗读相结合,听英语时用心模仿,时间长了,就可以脱口而出,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培根说过:“写作使人准确。写电子邮件时尝试用英语进行交流,在使用中学习英语,交流目的明确,能使学习过程变得有趣、有效。 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可以相互促进。学习英语贵在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是永远也跨不进门槛。勤学苦练一年半载,坚持不懈,一定会有飞跃。 张中载:

学语言光听不说,光读不写,是学不好的。现在,有不少学生只知戴着耳机听英语,埋头读英语书,却不开口朗读、背诵名篇、名段,不开口练着说英语,也不动手做笔头练习,写英语文章。只有语言的“输入”(通过听、读吸收语言)却无语言的“输出”(通过口头和笔头表达思想,应用学到的语言),是学不好语言的。

学语言同学文化分不开。通过语言学英语国家的文化,通过文化学语言要听读题材广泛的书籍和文章(历史、文学、传记、科技、经济、政治、军事等),在提高语言水平的同时增长各种知识,并学到另一种文化的精华。 王逢鑫:

精通英语必须掌握大量的词汇如同修盖高楼大厦需要充足的建筑材料。学习词汇,如同交友,一回生,二回熟。从记忆,理解,到复用词汇,需要反复接触,反复练习。 说到记单词,初学者都希望别人告诉他窍门或捷径。入门阶段需要学会一千来个基本词汇。而死记硬背是必经之路。想不费功夫,就能记牢单词,恐怕是徒劳的。


其实,记忆英语单词的过程是学习科学思维的过程。单词学多了,就有规律可循。科学记忆有赖于读音规则、拼写规则和构词法。此外,不要孤零地记单词,要记住它的“左邻右舍”,即搭配;还要记住它的上下文,即语境。

理解词义,初学者都要经历一个字对字的过程, book是书,ball是球。由于英语具有一词多义和同形异义的特点,学习者会发现bookball还有别的意义。掌握词义,应知其一,知其二,甚至知其三。词义涉及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字对字地理解词义常常犯错误。例如,dormitory只指单身宿舍,不指家属宿舍。最好还是意念对意念地理解词义。

复用词汇,要学会同义表达(paraphrasing。初学时对待同义词应求大同,存小异,不必拘泥细微辨义。随着知识的增加,最终应知道什么地方用什么词最合适,即a proper word in its proper place 年轻读者们正值青春年华,是学习英语特别是记单词的好时光,千万不可错过。 庄绎传

我喜欢翻译,时常夜读,研究名家的译文。觉得仿佛在晴朗的天空下,在海滨漫步,到处是五光十色的贝壳,有时甚至能拾到珍珠。

两本书摆在我面前。一本是英文的,是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写的The Forsyte Sage,一本是周煦良教授的中译本《福尔赛世家》。翻开第一页,一句漂亮的英文展现在眼前:

Those privileged to be present at a family festival of the Forsytes have seen that charming and instructive sightan upper middle-class family in full plumage 译文是:碰到福尔赛家的喜庆的事情,那些有资格去参加的人都曾看见过那派中上层人家的兴盛气象,不但看了开心,也增长见识。

看了这样的译文,我感到兴奋,受到启发,比拾到珍珠还高兴。

名词前面的两个形容词charming instructive放到后面去处理,多么精彩。一个译例也许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看得多了,同类的例子积得多了,便可悟出一条规律。研究译文诚然是会有收获的,但不是最重要的。 “翻译重在实践。”傅雷说。要想提高翻译能力,必须亲自动手。听说有些自学者学我编著的《英汉翻译教程》和《自学辅导》,只看我怎么译,自己并不动手,这可不行。学翻译犹如学游泳。只在岸边看别人游,或只听教练讲解,是学不会的。

有一次,邓小平同志接见外宾,概述了我国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后他说:“如果说构想,这就是我们的构想。译文是:Wellthose are our plans译文使我激动,使我惊异,世上竟有这样简洁、生动而又恰到好处的译文。well一词,尽人皆知。为什么用不出来呢?缺乏实践。 译海无涯。赶快到水里来游一游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790f351f01dc281e53af04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