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诗词赏析

2022-08-03 11:3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轼《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诗词赏析》,欢迎阅读!
述古,虞美人,苏轼,赏析,诗词



苏轼《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诗词赏析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代: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译文

登高远眺,千里美景尽收眼底。大自然的湖光山色,要数这里最美。你这一去,何时才能返回?请痛饮几杯吧,但愿醉倒再不离去。 看,沙塘里华灯初放。听,是谁把动人心弦的《水调》来弹唱?当夜深风静我们扶醉欲归时,只见在一轮明月的映照下,钱塘江水清澈得象一面绿色的玻璃一样。 解释

湖山信:元祐初,学士梅挚任杭州太守,宋仁宗曾作诗送行曰:“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此句即从仁宗诗来。梅挚到任后筑有美堂于吴山。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杭州太守陈襄(述句),将调往雨京(今河南商丘)行前宴客于美堂。席间苏轼作此词。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称呼,此处指陈襄。汉时称刺史为使君,汉以后




用以尊称州郡长官。

沙河塘:位于杭州东南,当时是商业中心。 水调:商调名,隋炀帝开汴渠,曾作《水调》 阑:残,尽,晚。 赏析

关于此词的写作,宋人傅榦的《注坡词》所叙甚详。傅云:《本领集》云:陈述古守杭,已及瓜代,未交前数日,宴僚佐于有美堂。侵夜月色如练,前望浙江,后顾西湖,沙河塘正出其下,陈公慨然,请贰车苏子瞻赋之,即席而就。

上片前两句极写有美堂的形胜,也即湖山满眼、一望千里的壮丽。二句从远处着想,大处落墨,境地阔大,气派非凡。

“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这两句反映了词人此时此刻的心情:使君此去,何时方能重来?何时方能置酒高会?他的惜别深情是由于他们志同道合。据《宋史·陈襄传》,陈襄因批判王安石和“论青苗法不便”,被贬出知陈州、杭州。然而他不以迁谪为意,“平居故意以讲求民间利病为急”而苏轼亦因同样的缘由离开朝廷到杭州,他自言“政虽无术,心则在民”他们共事的两年多过程中,能协调全都,组织治蝗,赈济饥民,浚治钱塘六井,奖掖文学后进。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的确做了不少有益于人民的事。此时马上天隔南北,心情岂能安静? 过片描写华灯初上时杭州的繁华景象,由江上传来的流行曲调而想到




杜牧的扬州,并把它与杭州景物联系起来。想当年,隋炀帝于开汴河时令制此曲,制者取材于河工之劳歌,因而声韵悲切。传至唐代,唐玄宗听后伤时悼往,凄然泣下。而杜牧他的的《扬州》诗中写道:“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直到宋代,此曲仍风行民间。这种悲歌,此时更增加离怀别思。离思是一种抽象的思绪,能感觉到,却看不见,摸不着,对它本身作详细描摹很困难。词人借助灯火和悲歌,既写出环境,又写出心境,极见功力之深。

结尾两句,词人借“碧琉璃”喻指江水的碧绿清亮,生动形象地形容了有美堂前水月交辉、碧光如镜的夜景。走笔至此,词人的感情同满江明月、万顷碧光凝成一片,仿佛临时忘掉了适才的宴饮和世间的纷扰,而进入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奇妙境地。这里,明澈如镜、温婉静谧的江月,象征友人为人高洁耿介,也象征他们友情的纯净深挚。写有美堂上所观夜景。

此词以美的意象,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词中美妙蕴藉的意象,的感情与外界景物发生沟通而形成的,是词人自我情感的象征。那千里湖山,那一江明月,是心灵深处缕缕情思的出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7b951e4cb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