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丹:一个风投眼中的黑色世界

2022-05-25 00:51: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崔丹:一个风投眼中的黑色世界》,欢迎阅读!
眼中,黑色,一个,世界,崔丹:

崔丹:一个风投眼中的黑色世界

市场与投资 2009-05-22 09:10:03 阅读33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不像很多从硅谷回来的海归风投,整日在公众面前大谈自己的十条创投经验、二十条必守准则、五大朝阳产业等,风光无限。王先生(一家浙江民间PE的掌门人,应其强烈要求,本刊匿名处理)就是那种非常务实、闷声发财的本土创投人士。

对于所谓的阳光行业阳光投资,王先生不置可否。他谈论更多的是其所经历的黑色案例。我想你知道,VCPE就是那么一回事,一切是为了利益。他淡淡地说。

公众眼中的一家高科技生物制药公司,背后可能是毒贩子的帮凶;一种美容新药物,产自死婴;一家神秘的军工企业,引上百家风投竞折腰;一家金融中介,其实可能在二级市场做老鼠仓……

这样的公司,王先生常常要跟他们打交道,当发现越深入问题越多的时候,他要么干脆不干了,要么就赌进去。没有办法!王先生这么解释,我只是在尽职工作,为LP赚更多的钱而已

良心买卖

去年,某高科技园区,当地政府向他们大力推荐一家生物医药企业,王先生带着投资团队就去了。 进入一栋灰色的办公楼,推开一个大实验室,上百个十七八岁的貌似技校生一样的年轻小孩儿,穿着白大褂,面前瓶瓶罐罐摆了一大堆。 第一道加热,第二道加一种神秘的添加剂,化学反应后,提炼出某种物质,再蒸馏提纯,全手工操作,产品就出来了。公司老总轻松地介绍。核心团队之前都是在国家级生医药科研所做过的博士。

就算团队科研能力很强,这也就是一个作坊,怎么谈得上高科技。王先生心里埋怨当地政府走了眼,浪费他的时间。不过既然来了,就聊聊吧。这个东西量少,都是按克卖,几克就是上百美元。这可是黄金啊!王先生觉得太惊艳了。

一年也就78千万的收入,2千万的利润吧。博士接着说,就靠这一百多人做出78千万的收入,2千万的利润。王先生心里扑通扑通乱跳,好运来了,要钓到一条大鱼。

技工们精心手工操作的药物,是氨基酸结构。传统医药无非是中药、化学药物,而传统的化学药物是无机的,跟人体的有机蛋白质必然是有排斥的。氨基酸药物是有机的,相对来说抗性比较小。

原来有一些氨基酸药物从动物或植物中提取的,但这家加工厂能做人工合成。很简单,在无菌的实验室状态下,这些技工通过显微镜,拿非常纯净的小分子,一个一个嫁接下去,把低分子变成高分子,做出的药物纯度高,而且跟人的反应小。

这药肯定也比中药好,中药能看得见的也就是六味地黄丸等,就这么一个疗效,但它们是怎么样一个一个分子,经过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最终治愈疾病,不知道。但是,这种药物是针对你缺少的东西,一个一个基因、一个一个分子,对症下药,博士介绍。

不过,细看财务报表时,博士说的8000万元销售额,少了2000万,利润也不见了500万。那2000万确实卖出去了,博士解释,只是没从公司走,都是个人交易,像在茶馆喝茶。一个美国人来了,再找一个第三方,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没有合同、没有收据,没法做进账里。

我做的是医药中间体,这个东西的成药可以是普通药品,也可能是毒品。博士看王先生有点愣,补充说,来的人是毒贩子还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这两千万就是这样一个交易情况。 你信他吗?你能信吗?你不信也不行啊!


王先生发了狠,管他是暗盘交易、跟黑社会交易、跟走私犯交易,都无所谓,钱挣得到就行。要卖也是卖给国外的吸毒人员,卖给国外的走私人员,关自己什么事儿。

这种边缘性的企业,就凭良心做事。王先生说:我们只能看这个团队了,这帮人千万不要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冒杀头的危险。

可是这种风险,太难控制了。是啊,我们不懂的,我们把命运是交给他的。王先生慢慢在做博士的工作,让他上市。对方也知道这当中有灰色地带,正想着怎么规避这些东西。如果能把这些需要规避的东西想明白了的话,就可以上市了。王先生觉得。

人胎素生产企业,是王先生几年前遇到的另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企业。这家公司,氨基酸黄金药厂一样,同样是在破败的实验室里飞出的金凤凰。

老板声称,公司生产的针剂,是从死婴的脊髓里抽取原材料,再加工而成,注射到皮肤内,对去皱美肤有奇效。死胎从乡镇小医院或者一些街边私人诊所里收取,一个不过几十块,可制成针剂后,一针就是上万。

针剂只对几家医院定点供应,对外声称是高科技美容药品。在珠海的一家定点医院,一个香港著名的男影星刚打完人胎素美容针,从王先生面前飘了过去。我可是亲眼所见。王先生信誓旦旦地讲。 更离谱的是,这种见不得人的生意,对方还试图包装成高科技生物医药,上市圈钱。但这种药品,不能人工合成,只有从生物体中抽取。虽然很赚钱,但是后患也无穷,王先生想了想,没有投。后来这家人胎素公司怎么样了,王先生再也没接触过。

神秘的军工

去年投资狂热的时候,上百家风投疯了一样追逐一家生产红外线热成像仪的军工企业,一轮又一轮。 红外线热成像仪对温度很敏感,依靠温差成像,晚上漆黑一团什么都看见了。首先是军用,一是观测瞄准,二是消防安全。

王先生是通过投资圈里的朋友介绍去的,结果,对方的副总说没时间,根本懒得接待他们。十几家风投围坐在一个大会议室里,都见不到企业负责人,就对着录像看企业讲解,就靠着这个决定投不投、投几千万。王先生一赌气不投了,但是有别人投。

这家公司的背景很高深,据说上边有人。每年能拿到总参上亿的订单,利润率高达50%多。可王先生只能看见有这么多利润,但是不知道利润的构成是哪些项目,不知道赚了哪些钱,赚的谁的钱,订单什么时候签,什么时候预算,什么时候结算,什么时候拿到钱,搞不清楚。对方只是说军方的、总参的、总后的、总装备的。王先生想请对方公开这些信息,对方小声地告诉他,不能讲。

后来,在一家证券公司召开的会议上,王先生碰到了军工的竞争对手,另一家上市公司告诉他,军工今年没有拿到总参的订单。收入没有了,报表做不出来了。

投进去的风投们怎么办?没有办法,就像你在二级市场买了股票赔了一样。王先生说,很多散户抱怨在级市场被骗了,但VCPE只会比资本市场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信息更加不对称。

但是,故事后来的发展,让老王目瞪口呆,所有的投资人都告诉他,自己跑了出来,股份都被一家高调的政府基金截走了。甚至去年上半年投的,下半年就跑光了。理论上讲,这是不可能的。那肯定是亏了。王先生说。没亏,对方还加了15%的价。他朋友得意地笑了。这下,王先生瞪大了眼睛。

钱路不明


2007年,王先生帮另一家投资机构判断一个项目。对方是做基金分销等金融中介的,商业模式很简单,就是为银行销售基金、保险、期货、黄金等理财产品,按照销售额提成。

但不简单的是,这家金融中介公司声称每年有两千万的利润。在投身风投之前,王先生做过十多年的金融业务,凭他的经验,直觉这种利润不靠谱。

不可能!王先生的一个朋友听说后,直接就否定了。该朋友是一名海归,创业时干过跟这家公司同样的模式,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全部尝试过一遍,结果发现利润太稀薄,根本做不下去。

银行理财这些基础性理财产品,一般收益不到4%,再加上营销费等,一般给代理商的佣金连1%都不到。而且银行卖理财产品是人海战术, 还得懂有金融的高素质人才组成的人海,因而人力成本巨高。但这家公司竟然每年有2千万的利润,这就意味着它每年代销几十亿的金融产品。就算能卖几十亿的产品,也才有几千万的收入,这几千万的收入就可以做到两千万的利润,这家公司简直是生金蛋的母鸡。

既然不可能在正常业务赚取暴利,那这家公司的两千万金蛋从哪里来的呢?肯定有一块暴利在里面。 海归朋友告诉王先生,最大的金矿就是去二级市场炒股票,一旦市场好的时候,发财机会就在这儿。比如有一些VIP客户,双方相互信任,跟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关系又不错,就可以靠做老鼠仓、提前知道内幕消息等在二级市场炒股赚钱。按照海归朋友的分析,这家公司很可能并且只有做同样的事情。 这样一来,就跟其金融服务的商业模式完全不同了。对于投资人来说,被投企业的商业模式要非常清晰,可复制,可以不断地扩张,但这种打法律擦边球的、未获证监会批准的业务,万一出了问题 ,一般金融机构根本承担不了。

跟金融中介的CEO坐在一起,王先生感觉对方的目光有些游移,说起自己的商业模式,不自信、不坦然。不过,王先生没有提到二级市场炒股这个对方最忌讳的问题,他觉得,去问这种问题没有必要,即使问,对方也会说我们绝对不干。 这次,王先生帮的那家投资机构没有投。但不久之后,王先生从媒体报道得知,有国外和本土好几家知名基金进入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7c7d934eefdc8d376ee32e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