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模式下事业单位财务转型的思考

2023-04-21 23:4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财务共享模式下事业单位财务转型的思考》,欢迎阅读!
财务,转型,事业单位,思考,模式



财务共享模式下事业单位财务转型的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的竞争不断升级。随之而来的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界面越来越窄,财务工作任务越来越繁忙。如何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实现转型发展?财务共享是一种创新的思路,值得了解和借鉴。 一、实现财务共享的概念和作用

财务共享是将多个单位或组织的财务系统、流程、人员等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共享平台,实现物质或信息的共享并提高效能的一种管理方式。财务共享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财务合理利用。通过共享机制,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2.提高财务工作效率。财务共享可以去除重复,通用资源,减少人力成本,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3.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财务共享可以形成统一的业务管理体系,实现全面数据共享,便于财务风险的监控和控制。

4.推进事业单位财务转型升级。作为创新思路,财务共享可以拓展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思路,推进财务管理的深化和优化,推动事业单位财务转型升级。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日益迅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形式和任务发生了重大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财务共享模式成为实现事业单位财务转型发展必不可少的途径。其主要原因如下:

1.财务业务工作越来越繁琐。目前国家和地方的行政管理越来越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不仅涉及到一般的财务管理、预算编制,同时还包括了审计、稽核、财务咨询等工作。这些工作如果由事业单位自行完成将对财务管理人员产生很大的压力。

2.财务人员素质需要提升。当前社会经验发展越来越快,财务管理也相应变得复杂,需要更高素质的人才,然而要培训这样的人才需要巨大的资源投入。如果能够实现财务共享,将可以通过共享专业专长,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

3.资金流动的电子化越来越成熟,财务共享成了必需的。在现代环境中经营流程越来越数字化,一个企业/机构的资金流程要和其他企业/机构的流程相连通,共同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系统,只有这样,财务共享的途径才能更好地实现。 三、财务共享的建立和流程实施


实现财务共享的第一步是建立合适的共享平台,该平台包括网络技术平台、运营管理平台及服务支持平台等。在平台建成后,应当实施以下几个流程:

1.共享资源的挑选和就位。共享资源包括技术设施、人员、管理方法、产品、信息等各种财务管理资源。在财务共享平台建设之前,需要先挑选和确定共享资源的就位; 2.财务共享协议签订。各共享单位应当签订协议以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最大限度解除压力。

3.财务共享的信息搜集和整理。以常规操作为起点,各共享单位应向其他共享单位汇报自己的实施情况,并逐步构建财务信息共享,做到全面搜集、汇集和加工。

4.财务共享的业务合作。共享平台的建设,为各单位的合作创造了前提条件。各共享单位应积极协作、开展实际业务,共同完成新的任务。 四、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财务共享的不断推进,也需要逐渐适应实际生活的需求。如何解决财务共享的各种问题,才是一个好的管理和实施。

1.信息共享和维护管理。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其财务管理系统相对较为封闭且需要不断更改。如何实现财务信息共享需要着重考虑此问题。

2.风险控制问题。财务共享的同时,也伴随着由其中一个单位操作不清所带来的风险问题。因此建立完整的共享风险管理体系,将是财务共享实现的重要保障。

3.关键技术体系的建设。财务共享涉及到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一定的技术支持,因此需要充分事先研究和确定关键技术的体系,注重技术标准的制定与维护。 四、总结

财务共享作为事业单位财务转型和管理创新的一种思路和方式,对财务管理的深化和优化,推动事业单位财务转型升级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在财务共享实施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解决信息共享、风险控制、关键技术体系建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方面密切协作,形成整个财务共享体系的深入发展模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7d9bc1502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1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