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史历史分期

2022-07-14 09:42: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电影史历史分期》,欢迎阅读!
电影史,分期,中国,历史

中国电影史历史分期:

拓荒期(1896-1932)中国电影的传入以及第一个黄金时代 探索期(1932-1949)中国点一个的初步成熟 发展期(1949-1966)新中国十七年电影创作 停滞期(1966-1976)文革十年的中国电影 复苏期(1976-1984)新中国电影的恢复

繁荣期(1984至今)飞速发展的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中国电影的发展特点

1:社会历史变革直接影响着中国电影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变革 2:受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的审美心理传统的深刻影响 3:中国戏剧和文学保持了一种特殊联系,尤其是戏剧的影响更加明显 4:与世界电影相比,中国电影相对来说一直比较落后 5:各个创作部门的发展不平衡

中国第一座专业影院1908年西班牙人雷玛斯在上海建起—虹口大戏院 电影创作:

1913 《难夫难妻》(郑正秋导演编剧) 中国故事片开端 1913 《庄子试妻》(黎民伟) “香港电影之父” 20年代 《阎瑞生》(任彭年导演) 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中国电影探索期结束 《车中盗》(任彭年导演) 中国最早类型片,确立了娱乐观众的方向

商业投机性:决定中国工业从一开始就缺乏坚实的经济技术基础,创作上一味迎合观众的低级趣味,粗制滥造模仿外国商业影片

1920年商务印书馆为 梅兰芳 拍摄《春香闹学》《天女散花》 郑正秋电影成就:

1922年与张石川等组成明星电影公司,是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

艺术主张:艺术形式进行社会教化,把丰富的戏剧经验运用到电影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电影创作: 《难夫难妻》中国第一部故事片 《孤儿救祖记》(是中国电影成为一种艺术特色,独立的艺术形式的一种开端) 《玉梨观》 《劳工之爱情》(滑稽短片) 《自由之花》 《姊妹花》(最早有声故事片) 1923年明星电影公司 《孤儿救祖记》(郑正秋编导) 我国第一部艺术,打破了外国影片独占我国电影市场的局面,掀起了国产电影创作的阵阵高潮。中国电影创作正式进入长片创作阶段。

郑正秋的制片思想:主张有一选定的教育作用的通俗的大众化的商业电影制片思想。 要贡献:电影事业的开创者,开创了中国电影从现实社会生活和戏剧舞台方面吸 取丰富的创作养料的优良传统,为中国电影艺术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张石川:中国电影的先驱 开创了导演艺术的基本形态,以戏剧观念处理电影场面,以再现戏剧化场面为导演创作中心 影戏电影特点: ❤❤❤❤❤❤

1:多披着社会教化的外衣,鼓吹“含有褒善贬恶之意义”的主旨

2:创作原则是以戏剧化冲突原则为基础的,把讲故事即情节的曲折生动作为衡量影片叙事的基本标准

3:时空表现上以较大的叙事段落的戏剧场面中展开的故事来完成影片主要的表意任务,并把镜头语言的时空构成主要用于展现这种戏剧性的段落场面

4:在环境镜头语言中重指示性轻再现性,表演与场面调度上注重单向,平面,大景别 影戏电影原则: ❤❤❤❤❤❤


从政治社会的功能出发,以叙事(特别是戏剧性叙事)为核心,使电影试听服从和服务于叙事,成为一种叙事技巧,这是中国影戏传统的基本原则

1924年第一个电影剧本《申屠氏》 作者:洪深 中国现代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长城电影公司) 第一次以景为单位 剧本由镜头组成 1926 南国电影社 田汉组织 1926 天一电影公司最早投入古装片拍摄

1928 《火烧红莲寺》是中国早期中国电影的类型:第一部武侠片 1932

《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片(编剧:洪深 导演:张石川 主演:蝴蝶) 运用片边光学声带录制《歌场春色》《雨过天晴》 左翼电影运动 时间:1932-1937 标志:《电影艺术》创刊

背景:国内九一八 一二八事变激发起民族意识,拍摄爱国意识电影,多有革命功利主义色 彩,是为党服务的。 特点:1:让时代生活真实的出现在荧幕上

代表:夏衍 1933年《狂流》是左翼电影的第一部作品1933年被称为左翼电影 第一次在电影中提出反帝反封建口号,从社会变革的思想高 度出发,把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原则与革命文艺倾向性原则结 合起来,开创了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

1933年《春蚕》对社会现实直接描述细节与环境处理与蒙太奇电影 思维相结合 《狂流》评析

导演:程步高 编剧:夏衍 出品:明星电影公司

第一次描写农村的阶级斗争,镜头处理灵活真实,水灾场面用长江新闻片的真实画面 标志着中国电影新时代的开始 《春蚕》评析 原著:矛盾 导演:程步高 编剧:夏衍

①既忠于原著又发展了原著②新文学作品搬上荧幕的首次成就③拍摄手法非常写实④多长 镜头,移动镜头取代剪接 2: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代表:田汉 《三个摩登女性》《母性之光》 孙瑜《大路》《风云儿女》 蔡楚生:

1932 《南国之春》《粉红色的梦》 1933 《都会早晨》 1934 《渔光曲》 是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新女性》

1936 《迷途的羔羊》 是我国第一部以流浪儿童为题材的影片 早期电影特点:①情节曲折结构完整通俗易懂

②注重剪裁节奏起伏张弛有度

③人物形象鲜明 ④注重叙事传统,讲究故事性和趣味性注重电影化的叙述,形成幽默化风

吴永刚:(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 1934 《神女》

出品:联华 导演:吴永刚 主演:阮玲玉

评析: 无声电影的高峰之作,揭示了当时时代和当时不合理的人际关系

有意无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宁静淡远恬静的审美渗透到影片中来,场景简约空灵,拍摄 角度多变 开始涉及靠从叙事和造型不同方面结合的综合效果尝试电影的民族化意蕴的表 无论题材、人物的心理状态和形式的表现方面,都渗透出民族情趣,形成委婉含蓄的民族风格 淡化外部冲突

追求细节描写与刻画 追求再现与抒情统一,使影片渗透出一种诗情


沈西苓: 1933《女性的呐喊》 上海24小时》 是我国两部最早描写工人阶级生活的影片 1937《十 字街头》 评析:

街区社会生活横断面,将历史思考与轻喜剧的艺术风格和谐统一 注重细节描写和展示人物关系,注重电影结构

将苏联蒙太奇经验和好莱坞叙事剪辑技巧相融合,形成轻快明朗的镜头节奏

有声电影的艺术探索:(从配音到有声:1931-1936)最具影响的还是电影音乐和歌曲的成 初部配音片:《野草闲花》1930 主演:阮玲玉

1934 第一家有声电影的左翼电影公司:电通影片公司 在上海成立 电通的主要作品:

1934年《桃李街》是最早以有声电影手法创作的影片,音响第一次成为中国电影的一种艺术元素 插曲:《毕业歌》 (田汉作词 聂耳作曲) 导演:应云卫 《都市风光》:我国第一部音乐喜剧 《马路天使》:被誉为三十年代最好的影片 导演:袁牧之 主演:周旋 赵丹 重要考点:从《一江春水向东流》看影戏电影的创作原则 补充:

1938 中央电影制片厂拍摄 第一部描写抗战的宣传故事片 《保卫我们的土地》 上海“孤岛”(未被日军侵占的租借地区) 拍摄的《木兰从军》(欧阳予倩编剧 卜万苍导演) 两家民营电影公司:昆仑 文华 两部经典作品问世:《一江春水向东流》 (昆仑 蔡楚生、郑君里) 《小城之春》 (文华 费穆)

1938 开始拍摄人民电影事业的第一部短片《延安与八路军》(编导:袁牧之) 1946 立了“东北电影制片厂”

《一江春水向东流》【空镜头、平行线所、对比平行、圆月、第一部史诗片 时间:1947 发行出品:联华 导演:蔡楚生、郑君里 结构:《八年抗战》《天亮前后》 评价: 典型的戏剧式叙事结构,情节完整曲折 戏剧式框架浓缩了众多的人物和复杂关系,把戏剧式电影具有的以线性结构为核心的基 本特点,与叙事过程中几条相对独立的情节线索共同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高度概括的结构方 把社会历史人物性格因素巧妙结合,推动情节发展,反映时代历史真实 人物形象刻画突出(张忠良蜕变过程) 把电影艺术技巧运用与影片内容表现成功结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7e6cce8d6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1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