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思潮的定义

2023-04-17 19:2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思潮的定义》,欢迎阅读!
社会思潮,定义

社会思潮

所谓社会思潮,可以尝试下这么一个定义:社会思潮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形式,是一定历史时期在一定的社会阶级阶层中流行,具有一定的理论作为主导。并通过一定的社会心态、社会行为、观念文化和学术理论而得到显著表现的社会思想潮流的总和。一般来说,社会思潮具有阶级性、流变性、促动性、群发性、显现性以及符号性等特征。社会思潮是对社会变迁的一种观念反映。同时它的流行和传播在特定的时期对特定的群体具有促发特定行为倾向的作用。社会思潮的总体态势是衡量社会肌体和谐与否的重要指标。而社会思潮的紊乱无序。说明社会肌体出现病灶:社会思潮的健康发展。则标志着社会肌体的健全和和谐。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不同阶级阶层中流行的各种思想潮流的总和。它既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思潮,也包括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还包括新保守主义、后现代主义、实用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对社会变迁的观念反映,社会思潮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关于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性质。以作出如下基本判断:

第一个基本判断: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旋律是科学发展和社会


和谐。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科学发展的道理深入民心,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成为统领各项事业发展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愿景。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认同。振兴中华爱我中华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和凝聚全民族发奋图强的精神符号。爱国主义成为具有最高显示度的社会思潮。而集体主义传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的改善。也获得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并在抗震救灾等重大考验面前显示出新的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在人类历史的新世纪。使社会主义焕发出了绚丽的青春。社会主义好复又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歌咏的华章。因此。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总体态势是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思潮总体的引导、引领作用是显著的、有效的、成功的。

第二个基本判断: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后,改革发展到了关键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在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中。既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流。也有这样那样非主流的思想意识和观念的存在。对于这些差异性和多样性,我们要给予尊重和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81526e632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