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知兄弟登高处少一人是谁

2022-12-10 03:1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遥知兄弟登高处少一人是谁》,欢迎阅读!
一人,高处,兄弟

少的是作者自己,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作品简介

王维是一位早熟而高产的作家,少年时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写的一首思乡怀亲之作,题中的“山东”不同于现代的山东,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这首诗和他后来那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诗不同,主要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思乡怀亲之情。

作品赏析及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是诗词中常见的意境的结构特征。实指的是实写,实实在在地展示出人物、景物或事情等,虚指的是虚写,是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想象空间,虚实相生就是指把直接的具体有形的描写与间接的虚幻无形的或者想象的描写结合起来的写作方法,以达到虚实与共,相辅相成的表达效果。

本诗题目是写实,“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实写了时间,作者的情感和思念的人。

前两句写实:“独在异乡为异客”,诗人开篇一句写出了诗人身


在异乡的孤独情境,是实境;“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二句承接第一句写出自己每到佳节时就更加思乡怀亲的心情,是实情。诗人在这短短的一句话中用了一个“独”、两个“异”字,强调客居他乡的孤独之感,以“倍”字强调佳节之时对家乡亲人的强烈思念。

后两句写虚:以“遥知”一词引出对“山东兄弟”佳节时所作所为作思的描写,遥想兄弟们在重阳佳节登上高山,身上插着茱萸,快乐地嬉戏。想象到家乡的兄弟“遍插茱萸”的时候也会发现“少一人”,言下之意是自己没有在家乡和亲人们欢度佳节,所以亲人在插茱萸时也会发现少了我一个人,他们一定会思念我的。 兄弟们在重阳佳节时亲人团聚,登山望远,身上插茱萸的时候也在想着我,这是作者想象出来的虚境,但这里的虚境是因为前面的实境诱发而生,而这曲折有致,出乎常情想象之情境,又进一步突出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真实情感,所以称为虚实相生或虚实结合。

另外,诗人之所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也是因为诗人曾经和那些兄弟实实在在地一起“登高”,一起“插茱萸”,这虚境也出自于曾经的实境。

虚实相生,既写出“我”在思念故乡的亲人,也想象着故乡的亲人在思念着我,更突出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

高适的《除夜作》与此类实相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81a5628f6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