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游移:网络社会逻辑及其后果探析

2023-04-16 03:24: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公私游移:网络社会逻辑及其后果探析》,欢迎阅读!
公私,游移,探析,逻辑,后果





作者:门豪

作者机构: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长春130012 出版物刊名:知与行 页码:104-110 年卷期:2017 2

主题词:公私游移 网络社会学 后现代主义



摘要:“合私为公”是古已有之的社会传统,“公私群己”边界不清、公域私域互侵杂糅。匿名脱域、收编整合,超空间的网络是一种新的社会存在结构,网络拓扑节点平等多发、热度叠加、行动串联。通过“自我技术”实现微权力、吸附力及话语建构,造成社会整体处于“混沌纷争”,公私游移即为网络社会之表征。立体可视化平台、市场商业化产品实现了实体脱域与场景再现的统一,社会存在由实化虚,情感情绪、观点立场“瞬时变幻”“顺势倾倒”。网络行动范式自主、规范悬置,话语原创多元,建构解构共生,公私区隔模糊暧昧,出现了“去中心主义”的“小叙事”后果。信息交互异步、社会情境线索缩减、临场感丧失与“全景敞视主义”,投射且加剧了“公私游移”的社会意涵及其后现代危机实质。去规范、消解过程结构,公私游移是后台展演与现代“自我技术”的夹逼,复杂社会系统的治理情境亟待回应。网络社会包纳收编“生活世界—系统”的本质,是行动者由私及公微权力的肆意蔓延,公力及私最终又导致个体化的困惑无奈和孤独失语。网络空间及其营造出的内爆与空虚,是“网络青春期”的逆反,公私游移。这需要网络文化“否定之否定”的转型整合,需要参与自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86ed5b1af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