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

2022-04-01 00:07: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要的是葫芦》,欢迎阅读!
葫芦,我要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阅读等途径,采用多种方式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2.能在初步读通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故事;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逐步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观察图画;利用插图,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进行迁移想象,进而说几句连贯的话。 4.通过读书自悟,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一道理。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要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学会基本标点符号的用法和读法。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以字理识字为切入点,了解藤和果实的关系。

1.出示葡萄、丝瓜、黄瓜、扁豆、葫芦等图片,让学生叫出它们的名字。学习生字“葫芦”师生交流,引导发现这些植物的生长特点——都长在藤上。出示生字“藤”的楷体字和古代的篆书,结合生活中的发现,说说对生字的理解。 (设计意图:学生识字的过程也是感受祖国文字魅力的过程,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同时也初步了解藤和果实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和理解课文作好了铺垫, 2.了解学生在生活中是怎样认识“葫芦”的。

请学生说出对“葫芦”的一般感知。通过师生交流,学生要知道葫芦的形状、用途、葫芦这种植物的生长特点以及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

3.过渡:葫芦因其形状特殊,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要学一个有趣的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故事中的人特别想要葫芦,他要到了吗?为什么没有要到他想要的葫芦呢?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体现了在生活中学语文的特点。 二.初步阅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书,然后师生交流。 ⑴出示重点句子。

⑵了解学生读书的初步收获,理清文章的思路。 三.重点感悟,品味语言,体会寓意。 1.让学生自由发现,根据学生的思路定教。

方案一:小葫芦一开始长得很好,可以通过观察课文中的插图看出来。 方案二:小葫芦一开始长得很好,也可以从课文中的句子读出来。 2.抓住重点句子,理解感悟。

⑴“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⑵“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⑶“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3,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自然段,充分感受小葫芦是多么可爱,种葫芦的人是多么兴奋和着急。 (设计意图:在感受语言描述准确、生动的同时,为体验小葫芦落了的遗憾作伏笔。


四.品读重点句子,探究葫芦落下的原因 1,。出示最后一段,有感情地阅读。

2.自由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探究小葫芦落下来的原因。 ⑴带着问题,学生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 ⑵讨论交流。

①重点句子: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设计意图:学生体会到种葫芦的人不知道蚜虫的危害,不知道果实与枝叶的关系,太自以为是,体现了学生自读自悟的学习过程。 ②重点句子: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五.提升认知,拓展思维

1.谈话:后来呀,蚜虫一天比一天多了,本来那些可爱的小葫芦啊,没有葫芦藤和叶子送来的营养,慢慢地变黄了。它们浑身没有力气,枯萎了,一个个都落了。你有什么话要对那个种葫芦的人说呢?

2.结语: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通过自己读书、思考,不但记住了一个小故事,还学到了很多道理;不但学会了好几个生字,还知道了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子来表达。 3.(设计意图:对全文的重点内容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和整理,便于学生梳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886d7f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2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