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是什么_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2)

2023-09-20 15:5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是什么_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2)》,欢迎阅读!
臭氧层,破坏,原因,主要,什么

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是什么_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2)



臭氧层破坏带来的危害

臭氧层破坏是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自70年代以来就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自1976年起陆续召开了各种国际会议,通过了一系列保护臭氧层的决议。尤其在1985年发现了在南极周围臭氧层明显变薄,即所谓的“南极臭氧洞”问题之后,国际上保护臭氧层的呼声更加高涨。

一、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可引发和加剧眼部疾病、皮肤癌、传染疾病;

二、50%以上的陆生植物,如土豆、瓜类、番茄、甜菜等,产量会急剧下降;森林草地衰退,危及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三、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使浮游生物受到危害,导致海洋食物链中基础食物数量减少,使生活在浅水里的鱼类和贝类很难生存;

四、使人工高分子或天然高分子材料加速老化,如建筑物、喷涂、包装等物质老化,使其变硬、变脆、缩短使用寿命,并能使接近地面的有害臭氧浓度增加,尤其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可引起光化学雾污染;

五、全球气候变暖,产生“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 臭氧层被破坏的现状

由于臭氧有其特殊的性质,并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臭氧层又是十分脆弱的。卫星观测资料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臭氧总量明显减少,1979年~1990,全球臭氧总量大致下降了3%。南极附近臭氧量减少尤为严重,大约低于全球臭氧平均值30%40%,出现了“南极臭氧洞”。自1985年发现“臭氧洞”以来,1987年它变得既宽又,1988年虽然有所缓解,1989年以后到90年代的前几年里,每年南半球春季都出现很强的“臭洞”,1994年到1996年南极臭氧洞还在扩大。最近,从安装在俄罗斯和美国卫星上的探测器发回的数据获悉,“南极臭氧洞”面积已达2400平方千米,最薄处只有100多布森单位


(100dobson,相当于1毫米厚度) 臭氧层保护对策

臭氧减少带来的危险已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了保护臭氧层免遭破坏,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国际上保护臭氧层的行动已持续了20余年。

1、建立国际间和各国的臭氧层保护法律约束机制,控制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

国际上先后通过了《关于臭氧层保护计划》、《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我国于19916月签署了《议定书》的伦敦修正案,目前《议定书》的缔约方已达168个。1994年第52次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916日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我国正在为实现《议定书》规定的指标而努力,制定并实施了20余项有关保护臭氧层的政策。这对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浓度及保护臭氧层具有重要意义。

2、加强氟里昂代用品的研究开发力度

氟里昂替代品的开发受到了广泛受到重视,目前主要包括含氢的氟里昂,其在到达臭氧层之前的对流圈被分解。或者用不含氯的氟里昂,F32,F215,F134aF143等,即使它们到达臭氧层也不会产生破坏作用。有的替代品则是不含FCl的有机物,如精制的石油气和二甲醚、烷烃、氮气、二氧化碳等。此外,回收和分解氟氯烃的研究工作也正在进行。

3、提高对保护臭氧层的认识,牢固树立环境意识

尽管人类企图寻找另一个与地球相近、可供人类生存的星球,但不得不承认地球仍然是人类的唯一家园,人离开地球将无法生存。因此,必须善待地球、善待自然,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强调发展的速度与数量。相反,应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资源的持续利用,认识臭氧层的作用,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共同维护地球。

猜您感兴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88a3d3321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