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撤回键”和“强迫症”

2022-12-10 11:3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生活随笔:“撤回键”和“强迫症”》,欢迎阅读!
强迫症,撤回,随笔,生活

生活随笔:“撤回键”和“强迫症”

编者按:在我们的人生的键盘上,只有“回车键”,没有“撤回键”。为了人生无悔,就需要强迫自己永远踏步向前。

经常看到你的微博和微信对话栏上,留下一道消息被“撤回”的痕迹,你也经常会三思而行后,果断按下“撤回”键,迅疾回收了你发出的消息或文字,图片。

“撤回键”消解了你一时的顾虑和担忧,鲁莽和不慎,却平添了对方朋友的疑虑,猜忌,不安和茫然。

“撤回键”的设计功能很人性化,有欲言又止,甚至有故弄玄虚,欲罢不能的点醒作用。

“撤回键”也是出于一种短暂的无奈和反悔,甚至有一丝息事宁人的包容。

再亲热,再口无遮拦的朋友,聊起天来,总是有底线和承受力的。一句话的轻重,快慢,一个遣词造句的随意和缜密,一个微表情的火候和适度,一张图片的。。。。。。

新型人际社会交往和通信方式,从书面体书信,到电话,可视电话,到B.B.机,手机,短信,彩信,msn,QQ,微博,微信,朋友圈,陌陌。。。。。。。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变迁和轮回,人们彼此间的关系和感情看起来越来越近,其实是越来越远,越来越疏离,淡漠。

手机和电脑屏障成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最大,也是最无形的屏障。这也是现今社会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强迫症”和抑郁症最新的表现方式。

“撤回键”背后,往往潜藏着人们的某种焦虑和彷徨,坦诚和信任危机。触碰和按下“撤回键”的同时,也是不自信和不踏实,不落忍,不勉强的心理状态。

一旦有机会坐下下闲聊,朋友们的话题,都会不经意扯到各自的“强迫症”上,你有,我有,他也有,到了一把年岁,好像无一例外。

诸如;出门总会觉着房门没锁上,开车人停下车,走出好远,总觉着是不是忘锁车了,出门时,空调,电灯究竟关还是没关,家里东西


摆放的位置动也动不得,移动一下就觉着不得劲儿。手上沾了黏糊糊的,总会洗个没完,大小饭局动筷子之前,先要拍几张餐桌上的美食图片,拍完自拍,合影,必须美颜p图才可以发出。。。。。。奇里古怪的症状,有类似的,也有奇异超群的。

我也许比别人更邪乎;出门前手机,电脑,所有随身携带的电器必须“满格”电。开车时,汽油仪表盘必须显示“满格”,油表下降一半左右,非去加满不可。每天上班前,必须换上不一样的衣服出门,不管去哪儿,出门前,必须好好洗上一把脸(尽管已是一张老脸)。每晚必须看着电视入眠(用电视来引瞌睡虫出动,一见瞌睡虫踪影,随即关电视睡下)。每天清晨必须发出一则《晨语》,一则《每日晨曲》,家里每个我要常呆的地方,必须放一副老花镜,一本书,或一台笔记本,出门别的可以忽略不计,老花镜非带不可。 三天两头,非吃一盒或一袋方便面不可,而且非“k师傅红烧牛肉面”不可。

最羞于说出口的,是从小莫名其妙染上的,也是追随我大半辈子的一种强迫症“咬手指”。过去常听老人们说,这又是一种“恋母”情结在作祟。人前人后控制不住的在“咬”。“不知羞耻”一晃也有几十年了,小时候爸妈恐吓,威逼,打骂,手指上涂抹辣椒水都试过,都不管用。

也有大人们恐吓说,会的一种“钩虫病”,这种虫子很厉害,上下一勾,会。。。。。。

后来说,吸烟会分散注意力,结果吸上烟了,也上瘾了,“手指”照“咬”不误。知道这样在别人眼里很幼稚,很难堪,也很猥琐,可就是治愈不了。

发呆的时候会“咬”,思考的时候会“咬”,愉快的时候会“咬”,郁闷的时候会“咬”。常常“咬”的手指血肉模糊,惨不忍睹,“咬”的自己无地自容,羞愧难当。而且常常面临尴尬的“停工待料”局面,无指甲可咬。

如此“强迫症”已经达到自黑,自毁形象的地步,又不能自拔,难以改悔。

网上一搜,“强迫症”属于“脑科”病态一种,医生出来答疑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8df741a80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