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2022-07-12 08:06: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社会生活,密度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高青四中 周晓丽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密度概念及其测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应用密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对密度知识的拓展。具体来说,节从密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入手,从而引出温度对密度的影响,进而引出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如何利用密度鉴别物质,深化对密度的理解。既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渗透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具有综合性强、实用性强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有较强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同时敢于讨论和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物理这门课也充满兴趣。在学习本节知识前,学生对密度这一物理量的定义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对基本的密度计算也能基本应对。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密度没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让学生利用实验认识到气体和液体的上浮、下沉原因是比较重要的,在此基础上再去深入探究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利用密度鉴别物质就显得比较容易。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2、知道温度对密度的影响。

3、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气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尤其明显。 2、学生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重点

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密度与物质鉴别。 五、教学难点

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因为水的反常膨胀现象生活中不常见,学生易受热胀冷缩的习




惯思维影响,将理论和实际脱节) 六、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视频:选种

师:从录像中我们看到用密度的知识解决了选种的问题。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运用密度可以做什么吗?

(二)新课教学: 一、密度与温度 视频:龙卷风

1、平时生活中的风、龙卷风的形成与我们所学的密度知识是否有关呢?

实验一: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过一会儿,你发现什么现象?

实验二:按课本图11.5-1做一个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 结论:由于ρ=m/v,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 1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

(2)、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固体、液体影响较小。

2、生活中的物质大多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也有物质是喜欢“热缩冷胀”

提问:冬天气温在0℃以下时,湖面结成了冰,行人可以在湖面上行走,那么湖底还有鱼存活吗?(多媒体展示冰面下水中嬉戏的鱼) 演示实验三:冰熔化体积缩小和水的反常膨胀 教师演示时请学生观察1kg冰化成水后的体积变化情况。

先将装置中的烧瓶装满水,塞紧装有温度计和玻璃管的胶塞,使玻璃管中保持适当高度的水柱,再将烧瓶置于盛有冰盐混合物的大烧杯中,等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取出。 总结水的特点。 二、密度与物质鉴别

阅读情况,讲讲自己的理解。

观察实验, 思考得出结论。

1 具体的实

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留心生活

是学好物理的前提。 3 运用比较

法培养学生同中求异,异中 求同的思 维能力。

多媒体展示,

发学生 好奇心与求知






提问:(1)怎样能知道这块“运动会的金牌”是 不是纯金的? 思考并独立解题。 例题1:“市中学生运动会的金牌质量为29.5克,体积为5.2厘米3,它是真金的吗?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2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其他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

师:与上题的道理相同,利用密度知识还可以鉴别牛奶、酒的优劣,在地质勘探中鉴别矿石。

例题2:有一大型油罐,里面注满了石油,外侧标有“易燃品——严禁烟火——50m³”等字样。你能否想出一个简单的办法,很快知道这个油罐里所装石油的质量?

33

例题3:铁的密度为ρ =7.9×10kg/m ,一个

3

铁球的体积为11cm ,质量为79 g ,试通过计算说明铁球是实心还是空心?

(三)达标检测:

动手动脑学物理 四)小结:

板书设计:



密度与社会生活



1教育学生利情。实现学以致用。

2、在交流中发误。



1、密度与温度关系:

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 2、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3、密度与物质鉴别

七、教学内容预设

1、本节教材中没有安排演示实验,为了能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物理规律,学习物理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自己设计补充了一个演示实验。而由于温度计示数和水柱学生直接观察较困难,条件允许的话可用实物展台或摄像头来解决。

2、本节内容主要是应用密度知识,但要涉及到计算,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运算能力还较差(特别是单位换算和指数运算),所以在课堂上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在计算上,使这一堂课的教学时间很紧。我认为若课上时间不够充分时,可让学生把最后一题留作课下作业,课上只一起分析一下解题思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909081752d380eb62946d6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