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习致良知

2022-04-29 21:16: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为什么要学习致良知》,欢迎阅读!
良知,为什么,学习

为什么要学习致良知



致心友们

赵淑红家书《为什么要学习致良知》

很自然接触到致良知,很喜欢就学了,并不知道为什么学习致良知。初学致良知,有了乍见之欢---为什么自己做有些事情之后,会非常纠结?原来是没有用良知做判断呀!再学致良知—致良知就是拍着良心做事,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实修实证就可以了。随着学习实践的深入,发现大部分时间自己并不能证得,反而是毛病更多了,有几分懊恼,感觉有点灰头土脸。再深入学习,知道这是自己有了反求诸己的心,只是心上还没有生出力量,还不能在私欲升起时,当下觉知。于是有了戒慎恐惧的心。反复学习《答欧阳崇一书》,明白了为什么学习致良知: “必有事焉”,无论吃饭、睡觉、天塌地陷,这所有的事,只是为了“集义”。义,宜也,心得其宜就是“集义”,心安理得就是“集义”。“能致得良知则心得其宜,故“集义”亦只是致良知。”

“君子之筹措万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无非是致其良知是以求自慊而已”。原来致良知是为了心得其宜,是为了自慊,是为了自己心安理得。

“安而后虑,虑而后能得”,心安之后能得什么呢?致良知能得什么呢?得诚,得明,得信。至诚则神!“至诚之道,可以前


知……”至诚自能担当大任。

明,“如明镜之悬,而物之来者自不能遁其妍媸矣”明则对问题洞若观火,自然而然找到解决方案。自信而明,信自己、信他人、信圣贤,信不言之言,信客户没有说出的困惑,信客户的呼唤。致良知不仅仅是凭良心办事,致良知是大智慧,学习致良知可以获得能量增长智慧,致良知可以让我们无畏的走在大道上。 肖剑雄

读第一遍是最难的,读到100遍是喜悦的,是感动的。2018228(补昨天27),启明书院光头叔叔肖剑雄于广州鸣泉居。读经打卡77天。诵读《大学》2遍,累计154遍。诵读《中庸》全篇1遍,累计34遍。 诵读《论语》全篇1遍,累计41遍。 诵读《老子》全篇0遍,累计7遍。诵读《圣经·箴言》0章累计5.5遍。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新开始,马上就开始读起来吧。分享:

1. 学习语言最好的、最先进的方法在中国:第一,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第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第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第四,一回生,二回熟!我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些名言,但可惜的是,没有几个人能做到!所以,成功的人永远是少数!

2. 语感就等于文章朗读和背诵的遍数!

3. 背诵的最佳状态:第一、对自己的记忆力充满信心;第二、


不要管能不能背下来,只管重复得够不够!只要重复得够,再难的课文都能脱口而出!

今晚读经心语: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磨镜生

因为学习《传习录》,进而学习《大学》《中庸》,学习大中对传习录的体悟也更深了。如果传习录是“用”,那大学中庸是“体”,传习录源自大中,而比大中更易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传习录博大精深如长江黄河,大学中庸就如同喜马拉雅山上的皑皑白雪,洁白而无垠。学习传习录而不习大学中庸,如同饥饮长江之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习传习录三日若有一得,学习大学中庸再学传习录会一日而有三得。其进也速也,其得也深也。 传习录的功夫细小且精微,如果不深入传习录的本源大学中庸,在传习录的修习中会流于表层,想深入而不得,勉强深入会力不从心。

一道三纲七证八条目是传习录的内核,不能对以上有心悟而求知行合一致良知,会事倍功半,反之能事半功倍。此为心友分享选编第17篇请心友将修习中的问题和困惑、感悟发至以下邮箱,我们请老师为您解答187270597@qq.com心友一起互动交流请加微信号hzxianlinshuyuan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94d8c4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