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杨炯《战城南》王昌龄《塞下曲其二》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2022-08-10 02:1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文阅读】杨炯《战城南》王昌龄《塞下曲其二》阅读答案对比赏析》,欢迎阅读!
王昌龄,古诗文,阅读,城南,其二

【古诗文阅读】杨炯《战城南》王昌龄《塞下曲?其二》阅读答案

对比赏析

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两首诗的题材都是 ,都描写了

的自然景象。(3分)

2)《战城南》中“寸心明白日”一句所表现的情感,与《塞下曲》的整体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 参考答案

1)战争(战事、征战等)(1分);秋风凛冽、河水冰寒、黄沙飞舞的苍凉辽阔。2分)

2)“寸心明白日”一句,表现出战事虽然艰苦,但征人仍有光明的内心世界,体现了他们立志杀敌的情感(2分);而王诗写出了四季黄尘弥漫、战死者尸骨遍野的惨状,表现了诗人愤激反战的情感(2分)。


对比赏析

《战城南》是用乐府旧题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诗歌虽然以征战者的口吻讲述了远征边塞的军旅生涯,但已不同于汉乐府中的《 战城南 》那样写得血流成河、惨不卒读了。诗中的主人公在叙述战争时,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充满了胜利的希冀。诗的格调雄浑激越,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之情。

王昌龄《塞下曲·其二》作于盛唐时期,作者为王昌龄。这首乐府曲以长城为背景,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描绘了战争的悲惨残酷,体现了诗人对不惜民力,穷兵黩武的反对情绪。这首乐府曲是以长城为背景,描绘战争的悲惨残酷。诗的前四句写塞外晚秋时节,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后四句写长城一带,历来是战场,白骨成丘,景象荒凉。 全诗写得触目惊心,表达了非战思想。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96176ad2c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6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