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

2023-12-28 15:26: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欢迎阅读!
厌学,心理辅导,小学生,案例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



XXX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男生,他身体健康但研究成绩差,好动且经常逃学。他上课不听讲,尤其不喜欢上文化课,经常不完成作业,认为这些事情根本不重要。此外,他不喜欢管理严格、要求高的老师,也不喜欢交朋友,认为与同学、朋友交往是可有可无的事情,经常和同学打架。



进一步了解情况,我们得知他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文化较低,生活不规律。爷爷奶奶都比较溺爱,无条件答应他的任何要求。



为了解决XXX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与家长多次长时间的沟通,达成一致的意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应该重视、关心孩子的研究。我们建议家长每天都应该过问、关心一下孩子的研究情况,比如今天学了什么,做什么作业,完成了没有等等。对于比较懒惰的孩子,家长应该督促严点,同时多表扬、鼓励孩子,采取正确的方法,不要听到孩子犯了错误就往死里打。此外,家长也应该多与学


校、老师沟通,随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特别是不在家的家长,如爷爷、奶奶带着孩子,也要多关心孩子的研究,让做父母的多打打电话,多了解孩子的研究情况,别让爷爷、奶奶惯坏孩子。



2.教师的教育也很重要。要使学生从持续紧张的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只能从减轻学生负担入手,相对地压缩研究时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社会、学校及家庭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通过适当降低理论要求、降低教学难度、减少作业量和考试频度,来减轻学生的研究负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从事自己喜欢干的事,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研究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持旺盛的精力,能够情绪饱满地投入到研究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基础布置不同的作业,让学生都能轻松完成,不把研究看成负担。



3.这个成功的案例给我们很多启示。排除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材的社会大环境,深化改革,确实减轻学生负担,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9ab4ca8ae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