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说课稿

2022-07-20 09:38: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狗包弟》说课稿》,欢迎阅读!
小狗,包弟》

《小狗包弟》说课稿

说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小狗包弟》是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选的是写人记事的散文,些文章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重在帮助我们增长见识,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小狗包弟》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首先在于它的认识作用,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动乱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的人们普遍的命运穷困、人性扭曲的状况,由此而产生课文应有的认识教育作用,包括现在的高中生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那个年代;课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老年的巴金显示出一个正直的成熟的作家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进而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这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作品的相关背景,分析理解巴金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把握散文的情节结构,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能力目标

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及记叙与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

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说教法

本文故事虽小,意义却很深广。让人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让人看到“文革”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真切地体会到所谓“浩劫”的含义;让人看到一个知名作家,一个经历了几十年的社会动荡、社会变迁而执著地保持一颗清醒头脑的老人,真诚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读者;看到一个不合理的时代的结束,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时代的到来。这些思想价值学生未必都能想到,这需要教师循循善诱的启发也需要设置


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体会探究、发现的乐趣。

说学法

1、学习本文,可以从两个视角切入:一是从小狗包弟的角度,看看在作者笔下,包弟的遭遇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二是从作者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只是单纯地写小狗包弟吗?借包弟的遭遇表达怎样的主旨?

2、课前搜集一些有关“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资料,了解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课后还可以读巴金的《随想录》,进一步走近巴金。

说教学过程

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一些有关“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资料,从而了解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教师课前把搜集的有关文革的“图片”文字材料以及课文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

其次说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分成4个环节

导入:列宁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就通过文革见证者巴金老先生《小狗包弟》来感受那个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窥视我们民族这段不被我们熟悉的历史。

走近一个忏悔的灵魂——整体把握 (一)把握情节 学生快速默读然后复述情节

1、阅读前提示: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看情节是怎样围绕小狗包弟展开的? 2、学生浏览文本归纳情节然后复述情节

3、教师综合学生意见后概括补充形成板书:(多媒体显示) 引子(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包弟来历)

发展(在家七年,与包弟相处很好) 结局(痛别包弟) (二)情感把握

1.师导:该篇叙写了一个凄婉的故事,也流泻了一段复杂的心理历程,溶入了作者的悲欢怨恨之情。让我们紧贴作者的心,仔细品读感受作者的情绪流程。

2.学生品文体验作品感情然后各抒己见 3.教师综合学生意见形成板书:(多媒体显示)

伤感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三)究文旨、品味语言


探究、讨论、交流:

1、包弟讨人喜欢,作者却不得不将它送走,为什么? 2、送走包弟后,作者为什么先是感觉轻松,随后觉得沉重? 3、“您的小狗怎样?”这句话反复出现,有什么用意? 4、“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整整”一词有什么作用? 5、“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这句话如何理解? 6、“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如何理解?

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结合材料发表看法明确总结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得出作者这发之心底的语言,不仅仅是歉意,更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忏悔!是对生命的尊重,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反省历史的呼号。

“认识你自己”——忏悔意识与我

引导学生正视和反省成长过程中曾犯下过错。

并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在本周随笔中谈反省忏悔后的感受。

强调:或许在我们说出隐藏在我们心底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羞愧难当、地自容,但在我们将自己大白于众人拷问完我们的灵魂之后就会发现我们如释重负、内心更和谐、人更真实,其实我们已经完成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和人格的升华。希望生活中的我们“一日三省吾身”!

课堂总结:

(一)、本文故事虽小,意义却很深广。让人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让人看到“文革”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

(二)、巴金是现代中国不多的文学大师、思想家之一,他以丰硕的文学成果以及一生坦荡无瑕圣哲般高贵的人品,向世人证明了爱心的价值、真诚的伟大,以及天才的光芒,他的名字必将与鲁迅等人一样,长留青史,像北斗一样在天空闪烁!让我们记住这位老人并学习这位老人的不断进取的精神和严于解剖自己灵魂的勇气,铸造一种坦诚真实的人格。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9b01efe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